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83篇
  免费   2063篇
  国内免费   1303篇
医药卫生   22849篇
  2024年   89篇
  2023年   272篇
  2022年   732篇
  2021年   937篇
  2020年   774篇
  2019年   403篇
  2018年   376篇
  2017年   606篇
  2016年   462篇
  2015年   829篇
  2014年   1062篇
  2013年   1327篇
  2012年   1899篇
  2011年   1933篇
  2010年   1736篇
  2009年   1533篇
  2008年   1609篇
  2007年   1537篇
  2006年   1224篇
  2005年   922篇
  2004年   722篇
  2003年   608篇
  2002年   424篇
  2001年   349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2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2年   2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61.
术中皮质体感诱发电位与电刺激术定位脑功能区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探讨脑功能区手术中利用脑皮质体感诱发电位(SEP)及直接皮质电刺激定位脑功能区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10例脑功能区病变病人在唤醒麻醉下进行手术,利用皮质SEP及皮质直接电刺激定位感觉区、运动区及语占区,住保护脑功能区的前提下,手术切除病变。结果7例病人利用SEP及皮质电刺激确定出运动感觉区,其中4例利用SEP位相倒置确定出中央沟,3例病变位于左侧额颞叶的病人通过皮质直接电刺激确定出语言区?术后功能均较术前明显好转。结论术中SEP及直接皮质电刺激可准确、实时确定脑功能区,最大程度地保护功能,切除病变。  相似文献   
62.
陈旧性Denis 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陈旧性Denis 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方法。方法:取60具骶骨干标本及26具完整骨盆标本,测量S1棘突与S1后孔同位置关系、骶前区血管、骶神经及梨状肌之间关系;对14例陈旧性DenisⅡ型骶骨骨折合并骶神经损伤患者,在常规骨盆X线片,CT,螺旋CT三维重建的同时,又采用显示骶神经全长的骶骨斜冠状位MR扫描,观察神经走向及眦领关系。11例行自行设计的后略骶神经管扩大减压术,3例行非手术治疗。结果:S1棘突于S1后孔中上1/3者占90%,骶前区主要血管有骶外侧动静脉和骶外侧血管、骶正中血管及臀上血管进入骶前孔的分支。血管位于骶丛神经腹侧,骶外侧斑管距离S1前孔大于10mm,S2前孔大于5mm。骶骨斜冠状位MR扫描可以显示骶神经全长及周围眦领关系。骶神经损伤时,发现有神经根走行改变(13例),损伤处神经很周围脂肪消失(11例),神经根管狭窄(10例)。14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7.1个月,术后改善情况,优9例,无变化1例。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及骶骨斜冠状位MR扫描对于骶神经损伤的定位及定性诊断有重要价值。后路骶神经管扩大减压术是针对骶神经管、骶前孔处神经损伤的较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脑组织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浓度及行为学改变的影响。方法: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AD模型组和尼莫地平组,采用大鼠脑组织立体定位微量注射技术,尼莫地平组和AD模型组用鹅膏蕈氨酸(IBO)1μl(5μg)损毁大鼠双侧迈内特基底核(nbM)建立AD动物模型,空白对照组以0.1mol/L pH7.4PB液代替IBO。尼莫地平组给予尼莫地平0.5mg/kg,空白对照组和AD模型组以生理盐水代替尼莫地平,连续灌胃60d,每d2次,每次2ml。做迷宫试验及跳台试验测学习记忆能力,然后将大鼠断头处死,分离海马及大脑皮质,分别检测NO,NOS含量。结果:AD模型组较空白对照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降低,海马及大脑皮质NO,NOS含量显著升高,尼莫地平较AD模型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升高,海马及大脑皮质NO、NOS含量显著降低。结论:用IBO损毁大鼠双侧nbM可建立AD动物模型,尼莫地平可显著改变AD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降低海马及大脑皮质NO、NOS含量。  相似文献   
64.
老年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景明  白波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78-1379
目的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血糖的控制方法和对手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老年糖尿病髋关节置换手术治疗围手术期血糖调控情况。结果32例患者入院时空腹血糖(12.8±1.7)mmol/L,经术前用胰岛素控制空腹血糖至(7.1±1.2)mmol/L后,分别接受全髋关节置换、股骨头置换手术,术中及术后继续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至基本正常水平。本组术中血糖为(8.9±1.1)mmol/L。32例中,仅1例(3.2%)伤口愈合不良,未发生感染等其他明显并发症。结论老年糖尿病患者经正确的围手术期处理,将血糖控制至基本正常水平,可耐受髋关节置换手术。  相似文献   
65.
目的:观察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脑外伤患者的疗效。方法:对96例脑外伤患者采用高压氧、针灸配合药物进行综合治疗。同时,对83例对照组患者根据病情给予降颅压、抗感染、改善脑供血、保护脑细胞等治疗,有手术指征者行清除血肿、减压和清创术。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功能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O1),疗效治疗组也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氧结合针灸治疗能够明显提高脑损伤患者疗效,对肢体功能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66.
中缝大核内催产素在大鼠痛行为调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中缝大核(NRM)内催产素(OT)在痛行为调制中的作用,及其和内源性5-HT在痛行为调制中的关系。方法:以钾离子透入法引起大鼠甩尾反应的电流强度(mA)为痛行为反应指标,测定动物痛阈,观察NRM内催产素对大鼠痛行为反应的影响。结果:NMR内注入催产素后,大鼠的痛阈明显增加;注入抗催产素血清后,大鼠的痛阈则明显降低。NRM内注入噻庚啶后,可阻断OT镇痛的效应。结论:NRM内的催产素在痛行为调制的复杂过程中发挥着一定作用,且其效应可能是通过内源性5-HT系统中介的。  相似文献   
67.
细支气管是内径≤2mm、管壁不含有软骨的气道。这些气道由膜性细支气管、终末细支气管和呼吸细支气管组成。细支气管数量多,总横截面积大,气流速度慢,与体内外有害因素接触时间长,很容易受到一些致病因子损害而发病。长期以来人们用多种术语来描述细支气管病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公认的细支气管疾病的分类。根  相似文献   
68.
Objective: To reve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hogen and the pig-to-human spread of the epidemic and infectious disease in 1998 in East China. Methods: Epidemiological survey,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of pigs and patients, and pathogen isolation were performed. Results: The disease had a character of quick onset, serious symptoms, short course and high mortality.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the disease were high fever, sometimes with nausea, vomiting and diarrhea, then might develop to myositis, fascitis, DIC, multiple organ failure, shock and usually died in 2-3 d. Among 25 patients, 16 manifested clinically as streptococcal toxic shock syndromes and 9 streptococcal meningiocephalitis syndrome. The mortality was 81.25% and 11.11% respectively. Pathogenic bacteria isolated from diseased pigs and patients were found to have some common characteristics in morphology, staining and biological characters. Conclusion: The pathogen isolated from the blood of patients and pigs were identified as streptococci.  相似文献   
69.
输尿管回肠吻合术在可控性尿流改道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评价输尿管回肠吻合术在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后抗返流及防止上尿路感染中的效果。方法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后行去带盲升结肠可控膀胱术和新膀胱术的患者10例,采用带回盲瓣的回肠段作为可控性膀胱的输入襻,双侧输尿管黏膜下隧道法与回肠吻合,随访观察患者术后输尿管返流及上尿路感染情况等。结果 10例手术顺利,术后随访6~36个月,均未发生输尿管返流或上尿路感染,1例发生单侧肾积水,为吻合口狭窄所致。结论 黏膜下隧道法输尿管回肠吻合术预防去带盲升结肠可控性尿流改道术后输尿管返流及上尿路感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MR扩散加权成像(DWI)在原发性肝癌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疗效动态评价中的作用。方法在1.5TGE Signa Twin speed MR机上,取扩散敏感梯度因子(b值)为0及800s/mm2,利用固定参数组合的自旋回波-平面回波(SE-EPI)序列对首次行TACE治疗的25例肝癌肿块分别于术前24~48h、术后36~48h、术后7~10d、术后30~38d内各进行1次DWI,对每次的图像进行后处理,计算出每例肝癌每个时点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对各个时点的ADC值进行对比研究,并结合第1次TACE术后与第2次TACE术前肿瘤的血管造影染色及碘油沉积的改变判断肿瘤的复发情况。结果术前24~48h、术后36~48h、术后7~10d、术后30~38d组的ADC值分别为(1.376±0.012)×10-3mm2/s、(1.598±0.012)×10-3mm2/s、(1.723±0.012)×10-3mm2/s、(1.684±0.012)×10-3mm2/s。术后各组肝癌组织的ADC值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7~10d、术后30~38d组的ADC值较术后36~48h组明显升高(P<0.05);术后30~38d的ADC值较术后7~10d组明显降低(P<0.05)。将第1次TACE术后与第2次TACE术前的造影片及碘油沉积片对比见术后30~38d ADC值下降的肝癌病例都有不同程度的复发,ADC值下降明显的复发也最为明显。结论利用MR DWI技术对肝癌组织的ADC值进行动态观察,可以评价肝癌TACE术后癌组织的坏死、复发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