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近年来随着心导管操作技术在心血管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广泛开展,医源性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的发生率成为穿刺操作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我科室近期1例冠脉介入治疗患者发生股动脉假性动脉瘤,经超声引导下局部压迫失败且出现下肢静脉血栓,后采用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法(ultrasound-guided thrombin injection,UGTI)治疗假性动脉瘤,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药物涂层支架(DES)晚期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分别纳入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月DES置入术后发生晚期血栓患者30例(血栓组)和置入DES 1年以上未发生支架内血栓患者30例(对照组),通过64SCT冠状动脉成像观测支架贴壁情况、支架置入部位个数及长度与直径,采集病史分析晚期血栓的危险因素.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血栓组支架贴壁不良发生率(60.0%vs.10.0%)、采用挤压支架技术(crush技术)比例(36.7% vs.13.3%)、分叉病变发生率(43.3% vs.16.7%)、多支架(>4)置入比例(33.3% vs.0)均较高;支架平均长度较长[(39.2±20)mm vs.(21.7±7)mm],同时支架平均直径也较大[(3.0±0.5)mm vs.(2.5±0.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血栓组合并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过早停用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正常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DES晚期血栓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复杂病变、置入支架过多、过长等,同时还与糖尿病、肾功能不全、抗凝不足等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术()治疗冠心病危重症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纳入年月~2012年2月应用IABP治疗的冠心病危重患者18例其中急性心肌梗死伴心源性休克5例、急性心肌梗死急诊PCI术5例,冠心病复杂病变介入治疗保护性使用8例,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总结IABP治疗前后的护理经验。结果应用IABP治疗过程中,共发生不良反应15例(83.3%),4例出现出血并发症,2例球囊导管移位,电极片接触不良9例。由于监测密切治疗护理恰当,均及时缓解,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在做好IABP患者心理护理及对医护人员岗前培训,重视凝血指标监测、心电监测、压力监测、体位护理、熟悉报警系统、保证传感压力腔通畅等护理措施,可及时发现和减少各种并发症,提高危重症冠心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4.
作者对10例反复发作而原因未明的晕厥患者进行了基本倾斜试验或多阶段异丙基肾上腺素倾斜试验,10例中男4、女6,平均年龄41.2岁,平均病程53.1月。6例在试验中诱发了晕厥或晕厥先兆症状,伴有血压下降及心动徐缓而确诊为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我们认为直立抬头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的诊断是一种有价值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25.
在应用阿片类制剂治疗癌性疼痛时 ,医务工作者往往担忧会使病人成瘾。 1 993年 ,Mayday基金会对 1 0 0 0例美国人进行调查 ,发现 80 %以上的人害怕使用麻醉性止痛药有潜在的成瘾性 ,约 5 9%则对该药止痛治疗持悲观看法。作者认为这样的担心是没有根据的。即使病人长期使用阿片类制剂止痛 ,实际发生成瘾性还不到 1 %。 1 980年 ,有人报道住院使用阿片类制剂的 1 1 882例病人 ,只有 4例滥用该药。 1 992年的另一项前瞻性研究显示 ,在 5 0 0例接受吗啡 (共计 2 2 5 2 5治疗日 )的癌症病人中 ,仅有 1例有滥用药物问题。事实证明 ,90 %以上的癌…  相似文献   
26.
患者女性,71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梗死病史。主因发作性心悸20年入院。心悸症状反复发作,伴头晕、黑嚎、低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异常表现,曾多次住院,心电图证实为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有时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有时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诊断阵发性室速,先后应用美西律、普罗帕酮、胺碘酮、美托洛尔等药物效果不佳,室速发作逐渐频繁,  相似文献   
27.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hronic total occlusion,CTO)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9年8月冠状动脉造影示慢性闭塞病变的患者125例,按年龄分组,对照观察老年组[年龄≥60岁,平均(74.6±10.7)岁]56例及中青年组[年龄<60岁,平均(52.3±12.6)岁]69例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所见病变特点、闭塞血管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结果老年组女性患者比例、高血压病患病率、脑血管病及其他疾病患病率高于中青年组,闭塞时间长于中青年组,合并2支以上血管闭塞率较中青年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闭塞病变血管支数及部位、平均造影剂用量、应用导丝数量及球囊数量、支架植入数、闭塞病变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CTO患者行PCI安全可行,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8.
目的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eutaneuscoronaryintervention,PCI)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慢性闭塞病变(chronictotalocclusion,CTO)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3月~2009年8月冠状动脉造影示慢性闭塞病变的患者125例,按年龄分组,对照观察老年组[年龄≥60岁,平均(74.6±10.7)岁]56例及中青年组[年龄〈60岁,平均(52.3±12.6)岁]69例临床特征、冠状动脉造影所见病变特点、闭塞血管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结果老年组女性患者比例、高血压病患病率、脑血管病及其他疾病患病率高于中青年组,闭塞时间长于中青年组,合并2支以上血管闭塞率较中青年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闭塞病变血管支数及部位、平均造影剂用量、应用导丝数量及球囊数量、支架植入数、闭塞病变开通率、并发症发生率、随访主要心血管事件及病死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CTO患者行PCI安全可行,手术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9.
黄芪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左室重构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室结构的主要变化及心肌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和羟脯氨酸含量的变化,并观察黄芪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兔制备心肌梗死模型,黄芪组自术后第二日腹腔注射黄芪2-3ml,每日二次,共三周。于术后第六周处死动物,用精确天平及精密卡尺直接测量左室重量、全心重量及梗死区,游离壁和空间隔厚度。采集标本,检测梗死区,游离壁和正常兔心肌血管紧张素Ⅱ和羧脯氨酸含量。结果 梗死后全心重量及左室重量均增加  相似文献   
30.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1岁,既往有高血压病、糖尿病和脑梗死病史.主因发作性心悸20年入院.心悸症状反复发作,伴头晕、黑朦、低血压等血流动力学异常表现,曾多次住院,心电图证实为多源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有时起源于左心室流出道,有时起源于右心室流出道,诊断阵发性室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