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66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以胚胎干细胞(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探讨其对皮肤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胎鼠皮肤成纤维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类真皮,植入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以生物膜为载体,把羊膜诱导后带有核标记的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覆盖在类真皮上,术后1~8周连续取材,HE染色,B1整合素、CK15、CK19、CK10和CEA免疫荧光双标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植入后3周,创面完全长合。较厚新生皮完全覆盖创面,基底层细胞增生,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细胞柱伸向真皮层,新生表皮中可见核标记的细胞呈B1整合素、CK15、CK19阳性,真皮中的管腔样结构呈核荧光和β1整合素、CEA免疫组化双标阳性,4~8周新生表皮基底层细胞呈CK19、CK10阳性,新生表皮下可见毛囊样、皮脂腺样结构。【结论】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为种子细胞与胶原海绵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可以修复缺损皮肤,在其下真皮层有分化为毛囊样、皮脂腺样和汗腺样的结构,但是是否来源于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仍需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62.
 【目的】以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为种子细胞构建皮肤类似物,探讨其在皮下的分化潜能。【方法】Hoechst33342标记E14-ES细胞,经羊膜诱导4d后,形成表皮干细胞克隆,并以其作为种子细胞,取129胎鼠成纤维细胞与复合凝胶-明胶海绵复合,形成皮肤类似物,埋植于129小鼠皮下组织。术后2周、4周、6周、8周取材,做HE染色观察,β1整合素、CK15、CK19、CEA、CK18免疫组化荧光双标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术后2周和4周,植块内可见单层立方或柱状上皮构成的管状和泡状结构,6周和8周后,可见角化复层上皮、毛囊样、汗腺样、皮脂腺样等结构,免疫双标结果显示,植入2周和4周,带有蓝色核标记的细胞形成的管状或泡状结构呈β1整合素、CK15、CK19、CEA和CK18阳性,6周和8周后,HE染色中汗腺样结构呈CEA、CK18阳性。【结论】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与类真皮构建的皮肤类似物,在同种小鼠皮下有分为角化复层上皮、汗腺样、毛囊样、皮脂腺样等结构的潜能。  相似文献   
63.
目的为证实α1-肾上腺素能受体(α1-AR)是否介导了机械牵张力和/或去甲肾上腺素(NE)对小鼠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的协同激活并加速血管重构。方法静息培养的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经有或无Prazosin(α1-AR抑制剂)预处理后,给予机械牵张力和/或NE刺激,Western Blotting检测ERK1/2的磷酸化水平,免疫荧光检测ki-67的表达(细胞增殖),RT-PCR检测细胞α1-AR亚型(α1A-,α1B-和α1D-AR)mRNA的表达。分别用三种亚型的α1-AR-siRNA预处理细胞,观察α1-AR各亚型基因沉默对机械牵张力诱导的VSMC ERK1/2磷酸化的影响。结果机械牵张力可分别上调α1B-和α1D-AR mRNA表达,但α1A-AR mRNA未检测到。机械牵张力和/或NE均可激活ERK1/2,引起ERK1/2磷酸化增加,而两种因素共同存在时ERK1/2激活更加明显;ki-67的表达呈现类似效应;这种由机械牵张力和/或NE激活的作用均可被Prazosin部分抑制。α1B-和α1D-AR-siRNA预处理可分别减少α1B-和α1D-AR ...  相似文献   
64.
目的高血压和高血脂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的发生,罹患两种疾病的患者,病情进展更快且预后更差。弄清高血压和高血脂共同的致病机制,对于As的防治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方法应用机械牵张力和/或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idized lowdensity lipoprotein,ox-LDL)刺激静息培养的大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Western Blotting检测ERK1/2的磷酸化水平;RT-PCR检测细胞血凝素样氧化型低密度脂蛋受体1(LOX-1)的表达;LOX-1-siRNA预处理细胞,观察LOX-1基因沉默对机械牵张力和/或ox-LDL处理的VSMC ERK1/2磷酸化的影响。结果机械牵张力和/或ox-LDL均可激活ERK1/2,引起明显的ERK1/2磷酸化增加,而两种因素共同存在时ERK1/2激活更加明显。ox-LDL和机械牵张力均可分别上调LOX-1 mRNA表达水平,前者在第3 h达到峰值,随后维持在一较高的水平;后者在第6 h达到峰值,随后逐渐下降,24 h恢复到基础水平。此外,LOX-1-siRNA预处理可以减少LOX-1 mRNA量,进而导致机械牵张力和/或ox-LDL诱导的ERK1/2...  相似文献   
65.
目的调查虎纹蛙自然感染裂头蚴的情况,取裂头蚴感染实验鼠和家犬,为实验教学提供依据。方法解剖虎纹蛙收集裂头蚴,将裂头蚴感染昆明鼠和BALB/c小鼠(6条/只)和SD大鼠(10条/只),对照组灌注生理盐水;60 d后解剖实验动物,收集小鼠体内裂头蚴,并取裂头蚴寄生部位组织包埋切片。将虎纹蛙和鼠体内收集的裂头蚴分别感染家犬6条/只,在感染46 d后取粪便检查,感染60 d后解剖家犬。结果野生虎纹蛙自然感染率为40.63%(403/992);解剖实验组昆明鼠、BALB/c小鼠和SD大鼠肉眼可见皮下肌肉组织有弥漫性瘀血斑点和包块形成,镜下观察见裂头蚴周围有囊壁包绕,纤维组织增生;家犬粪检查到曼氏迭宫绦虫卵,解剖家犬收集到曼氏迭宫绦虫成虫。结论广州市花都区野生虎纹蛙裂头蚴的感染率较高;昆明鼠、BALB/c小鼠和SD大鼠均可作为曼氏迭宫绦虫的转续宿主;家犬是该虫适宜的终末宿主。  相似文献   
66.
胚胎干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对小鼠全层皮肤缺损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129小鼠胚胎干细胞(ES cell)源性表皮干细胞在同种小鼠全层皮肤缺损的生长和分化,探讨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对全层皮肤缺损的修复作用.方法 以生物膜为载体,将羊膜诱导后带有核荧光标记的ES细胞源性表皮干细胞直接覆盖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术后1~8周连续取材,HE染色,β1整合素、CK15、CK19、CK10、CEA免疫组织化学和荧光双标显色.结果 术后2周,创面完全长合,较厚的新生皮覆盖创面,基底层细胞增生,形成许多大小不一的细胞柱伸向真皮层,真皮层中可见管腔样结构,免疫荧光双标显示,1~3周新生表皮中可见核标记的细胞呈β1整合素、CK15阳性,真皮层中带有核标记的管状或泡状结构呈β1整合素、CK15阳性;4周后新生表皮开始变薄,基底层细胞呈CK19、CK10阳性,汗腺样结构呈CEA阳性,6~8周新生表皮下可见毛囊样、汗腺样、皮脂腺样等结构.结论 ES细胞源性表皮于细胞植入小鼠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可修复缺损的表皮,并在其下真皮层内具有分化为汗腺样、毛囊样和皮脂腺样结构的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