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4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联合早期膀胱灌注化疗对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对照组采用膀胱部分切除术,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早期吡柔比星膀胱灌注化疗,记录患者一般情况、手术情况、术后3年复发情况及生活质量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留置导尿时间、住院时间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术后3年复发率17.2%、首次复发时间(30.2±5.3)个月,优于对照组复发率17.9%及首次复发时间(25.4±8.6)个月,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在生理健康、心理健康、独立性三方面的术后得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汽化电切术可明显提高浅表性膀胱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减轻患者的手术创伤及痛苦,延缓肿瘤复发时间。  相似文献   
82.
目的: 初步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和滑膜组织中Sonic Hedgehog(Shh)信号通路相关因子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符合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RA分类标准、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3.2,病情活动RA患者(35例)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35例)外周血2 mL,分离PBMCs,提取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Shh信号通路中信号肽Shh、膜受体Ptch1和核转录因子Gli1 mRNA的表达。收集10例病情中度活动(DAS28≥3.2)RA患者的滑膜组织,同时收集5例外伤或半月板损伤(无关节炎)者滑膜组织作为对照组,免疫组化检测Shh、Ptch1和Gli1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RA患者PBMCs中Shh和Gli1 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36±1.48和1.15±0.68,对照组上述信号分子的mRNA表达量分别为0.47±0.25和0.49±0.05,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ch1 mRNA表达在2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示Shh和Gli1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百分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Ptch1蛋白表达阳性细胞百分率2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RA患者PBMCs与滑膜组织中检测到Shh通路相关信号分子Shh和Gli1的表达上调,提示RA患者中可能存在Shh信号通路的激活,其在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3.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中骨质疏松(OP)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采用GEInsight/Achillesexpress高频率声波(超声波)检测右跟骨的骨质状态,测量90例RA患者和80名年龄、性别基本匹配的健康志愿者的跟骨骨密度(BMD),按WHO确定的诊断标准将RA患者和正常受试者各分为3组,即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组。采用问卷形式调查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身高、吸烟史、钙剂摄人、骨折家族史、RA病程及糖皮质激素应用等因素,分析其与OP的相关风险。结果RA患者骨量正常、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组的构成比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RA患者中发生OP的概率较对照组发生更大。在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RA病程、吸烟、激素、骨折家族史是增加OP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分析得到的回归模型:RA伴发骨质疏松=-0.530+0.164X病程+3.304X吸烟+1.783X骨折家族史。结论RA患者较健康志愿者更易发生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RA患者BMD的降低和OP的发生是多因素的,其中RA病程是RA患者发生OP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诊断与治疗对预防RA患者发生OP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背景:纳米银以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极大的比表面积优势,较传统银制品抗菌效果更为突出,但有关其进入体内后产生的负面生物效应或不良反应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创面外用纳米银敷料后纳米银在兔体内的分布变化。方法:将新西兰白兔以抽签法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创面自然愈合)、单次敷料组(又分为6小组)、多次敷料组(分为6小组)。均于兔双耳腹侧制作创面,单次敷料组单次使用纳米银敷料外敷,不更换敷料;多次敷料组多次使用纳米银敷料外敷,其6小组分别于0d,2d,2d和4d,2d和4d,2d和4d,2d和4d更换敷料。于创面制作后2,4,7,14,30,60d检测兔血、肝、肾、脾中银浓度。结果与结论:应用纳米银敷料2d后,单次敷料组、多次敷料组血液、肝、肾、脾中银浓度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应用第4天,单次敷料组、多次敷料组各脏器银浓度仍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但多次敷料组各脏器银浓度随时间呈进行性上升趋势,而单次敷料组各脏器银浓度呈进行性下降,这种变化在第7天时更为明显,多次敷料组各脏器银浓度显著高于单次敷料组(P〈0.01)。移除纳米银敷料后,单次敷料组、多次敷料组各脏器银含量均较前一时间点银浓度显著降低,尤以多次敷料组更为明显(P〈0.01)。制作创面后第30,60天,单次敷料组、多次敷料组各脏器银浓度与正常对照组已无差异(P〉0.05)。说明纳米银敷料用于创伤创面时能迅速入血,通过血液循环分布于肝、肾、脾等脏器;移除敷料后,血、肝、肾、脾中纳米银含量迅速下降至正常值,不会产生累积现象。  相似文献   
85.
目的 评价依那西普治疗活动性强直性脊柱炎(AS)的短期疗效与安全性.方法 为期12周(双盲治疗期和开放治疗期各6周)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双盲期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接受依那西普或空白模拟制剂50 mg,1次/周,皮下注射;开放期2组均接受依那西普50 mg,1次/周,皮下注射.分别在第0、2、4、6、8、10、12周按规定完成临床评估.主要疗效指标为达到AS疗效评价20%改善程度(ASAS 20)的受试者比例,次要疗效指标为达到ASAS 40%改善程度(ASAS 40)、ASAS 50%改善程度(ASAS 50)、ASAS 70%改善程度(ASAS 70)和ASAS标准中6项改善5项(ASAS 5/6)的受试者比例、受试者总体评估、医生总体评估、夜间和总体背部疼痛、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数(BASFI)、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数(BASDAI)、脊柱活动度、关节评价及生活质量.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152例患者入选本研究,对照组78例,试验组74例.双盲期第2周时,2组达到ASAS 20的受试者比例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第6周时,试验组86.5%(64/74)的受试者达到ASAS 20,对照组为29.5%(2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次要疗效指标ASAS 40、ASAS 50、ASAS 70、ASAS 5/6、受试者总体评估、医生总体评估、夜间和总体背部疼痛、BASFI、BASDAI、脊柱活动度、关节评价及生活质量均有明显改善.不良反应大多为轻度,最常见的为肝酶水平升高、注射部位反应和鼻咽炎,未见死亡和严重不良事件.结论 依那西普治疗活动性AS,起效迅速,疗效显著,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6.
李俊  杜鸿  熊国兵  黄建林  安宇  廖勇  邱明星   《四川医学》2018,39(6):646-649
目的分析我院泌尿外科治疗中心确诊为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RPC)的患者在应用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的早期出现的不良反应现象,探索患者部分基线值情况对不良反应出现概率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分析纳入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接受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用药12周以上的55例CRPC有效病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长期随访并记录治疗期间患者疾病变化情况。结果 55例接受治疗的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共14例,占比25.5%。按年龄、Gleason评分、基线PSA值、骨转移情况以及是否行二线内分泌治疗的基础情况不同,人数分布也具有较大差异,通过统计学计算方法得出上述基线值对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并无显著影响。同时与COU-AA-302对比后,不良反应发生的概率有部分差异。结论对于醋酸阿比特龙联合泼尼松治疗CRPC患者来说,不良反应的出现不受患者年龄、PSA基线值、Gleason评分等基线不同情况的影响,不良反应的总体发生率呈较低水平且可控。  相似文献   
87.
背景: 评价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病情活动性和症状程度传统上一直使用类风湿因子参数,但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常出现类风湿因子的数值变化与患者临床改善情况不相符。 目的:探讨类风湿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的活动性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横断面调查,于2006-09/2007-09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风湿免疫科完成。 参试者:选择76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男11例,女65例,平均年龄(44±13)岁,均符合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 方法:对患者的关节功能、X射线分期、休息痛、晨僵、压痛关节数、压痛关节指数、肿胀关节数、肿胀关节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血红蛋白等指标进行评估。应用Pearson相关或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类风湿因子分别与这些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其中对于服从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对于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 主要观察指标:类风湿因子分别与上述因子之间的相关性。 结果:类风湿因子与年龄、病程、关节功能、X射线分期、休息痛、晨僵、压痛关节数、压痛关节指数、肿胀关节数、肿胀关节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血沉、C-反应蛋白、血红蛋白之间的相关系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 > 0.05)。 结论:类风湿因子与类风湿关节炎疾病活动性和症状程度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88.
黄建林 《家庭医生》2008,(17):14-14
“医生,您就多开几个月的药吧,来回一趟不方便啊!” 晏姨来自广西农村,周身多个关节对称性肿痛数年,被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经过数天治疗,关节肿痛好转了不少,准备出院。 由于从广西到广州不太方便,晏姨希望我能开上大半年的药,等吃完后再来医院复诊,如此可省不少路费。  相似文献   
89.
新装修居室空气甲醛浓度的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解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甲醛污染状况。方法:在长沙市城区东、南、西、北随机抽取17户新装修、添置了新的木制家具的居室内设点监测。结果:62.5%的监测点空气中甲醛浓度超过标准,最高浓度为2.2m8/m:,超标27.5倍,装修三个月内的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及超标率均显著高于装修三个月后居室空气中甲醛浓度及超标率。结论:居室装修对室内空气的污染不容忽视.室内空气甲醛浓度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步降低。建议采取多项综合措施.减少室内污染物的浓度。  相似文献   
90.
PLA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腰腿痛产生的机理至今还未全部阐明。过去,人们一直认为机械压迫、变形学说是导致神经根疼痛的唯一原因,但自从Saal首次报道了伴有坐骨神经痛的腰突症病人手术摘除的髓核中,炎性物质磷脂酶A2(Phospholipase A2,PLA2)活性异常升高,说明椎间盘组织中有PLA2炎性介质的存在,之后炎性介质逐渐引起人们的注意。近来有研究表明PLA2水平升高,不仅发生在突出椎间盘本身,而且涉及在同一节端的黄韧带和硬膜外脂肪,本文对PLA2在腰椎间盘突出症中作用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