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4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51.
不少病人问:类风湿性关节炎(简称“类风关”)治疗一段时间后,关节不痛了,是不是就可以不用吃药了?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AS伴HBV携带患者接受TNF拮抗剂治疗的肝脏安全性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曾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接受TNF拮抗剂治疗的AS伴HBV携带患者随访期间的临床资料、HBVDNA水平和肝酶学变化情况。结果:共有10例患者分别使用依那西普或英夫利昔单抗治疗,其中停药3例。5例患者曾出现HBVDNA水平升高,其中停药2例。5例患者曾出现不同程度肝酶学异常,其中停药3例。4例患者同时出现肝酶学异常和HBVDNA水平升高,其中停药2例。随访结束时所有患者HBVDNA水平、肝酶学均处于正常范围,未出现严重肝损害或死亡病例。结论:AS合并HBV携带患者应用TNF拮抗剂安全、有效,但需密切监测肝功能和HBVDNA水平。  相似文献   
53.
目的:对S.T.O.N.E.结石评分系统进行改良并应用该评分系统预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FURL)后清石率的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同一术者完成的127例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男90例,女37例;年龄20~80岁,平均46.3岁;结石长径7~38mm,平均19mm。根据患者术前CT、KUB等影像资料,应用改良S.T.O.N.E.结石评分系统进行评分。改良S.T.O.N.E.结石评分系统项目包括结石大小(1~3分)、结石位置(1~3分)、积水程度(1~3分)、结石数量(1~3分)、结石CT值(1~2分)以及鹿角形结石(2分),总分5~16分。应用统计学分析改良S.T.O.N.E.结石评分系统与术后清石率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FURL,术后总体一次性清石率为81.1%(103/127)。根据改良S.T.O.N.E.结石评分结果分成三组,即简单组74例(评分5~9分)、中间组46例(10~12分)和复杂组7例(13~16分),清石率分别为95.9%、67.4%和14.3%,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将改良S.T.O.N.E.结石评分和术后清石率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95%CI:0.738~0.924,P0.001),而运用原S.T.O.N.E.结石评分AUC为0.663(95%CI:0.551~0.775,P=0.013),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结论:改良S.T.O.N.E.结石评分系统可以有效地预测FURL术后清石率。  相似文献   
54.
1病历摘要 例1:男,50岁。因干咳、气喘2个月来我院。既往无慢性呼吸道疾病史。查体:T36.8℃,HR96次/min,R26次/min,BP130/90mmHg.口唇未见发绀,双肺遍布干性罗音及哮鸣音,HR96次/min,各瓣膜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部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来氟米特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对豆蔻佛波醇乙酯(PMA)诱导的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CD147、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及MMP-9表达的影响.方法 THP-1细胞悬浮生长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中,细胞密度达5×105/ml时用于实验.细胞无血清化处理12 h后,加入PMA和(或)不同剂量的A771726(5、15、45μg/ml),培养24 b,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细胞CD147、MMP-2及MMP-9 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而CD147的表达,明胶酶谱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MMP-9的活性.多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结果 细胞经PMA刺激后CD147、MMP-2及MMP-9三者表达量均较与空白组有增高(P<0.01).A771726干预后,细胞表面CD147平均荧光强度(MFI)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对照组MFI为109.5±3.8,A771726干预组(5、15、45μg/ml)MFI分别为73.3±2.5、64.5±2.3、40.9±2.7(P<0.01);不同浓度A771726干预后MMP-2、MMP-9 mRNA表达量及细胞培养上清液中MMP-2、MMP-9活性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P<0.01).各干预组CD147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未见下降(P>0.05).结论 来氟米特活性代谢产物A771726可以抑制PMA诱导的THP-1细胞CD147、MMP-2及MMP-9的表达.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he leflunomide active metabolite (A771726) on the expression of phorbol-12-myristate-13-acetate (PMA) -induced CD147,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MMP)-2 and MMP-9 on THP-1 cells. Methods THP-1 cells were cultured in RPMI-1640 medium supplemented with 10% fetal bovine serum. For all experiments, THP-1 cells were cultured at an initial density of 5×105/ml. Before A771726 treatment, cells were cultured with serum-free RPMI-1640 medium for 12 h, THP-1cells were co-cultured with PMA at thre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A771726 (5, 15 , 45 μg/ml) for 24 h.The mRNA expression of CD147, MMP-2 and MMP-9 was measured by real-time PCR. CD147 expression on the cells were evaluated by flow cytometric analysis. The activity of MMP-2 and MMP-9 were evaluated by gelatin zymography.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among the groups were tested by one-way ANOVA or KruskalWallis test. Results The expression of CD147, MMP-2 and MMP-9 were upgraded by the PMA. The expression of CD147 on THP-1 cells was inhibited significantly by A771726 in a dose-dependent pattern (P<0.01). The mean fluorescence intensity (MFI) of CD147 in positive control group was 109.5±3.8, the MFI in A771726 (5, 15, 45 μg/ml) group were 73.3±2.5, 64.5±2.3, 40.9±2.7, respectively. The expression of MMP-2, MMP-9 mRNA and the activity of MMP-2, MMP-9 in the supernatant was inhibited significantly by A771726 (P<0.01). The expression of CD147 mRNA was not inhibited significantly by A771726 (P>0.05).Conclusion Leflunomide active metabolite (A771726) can inhibit the expression of PMA-induced CD147,MMP-2 and MMP-9 on THP-1 Cells.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妊娠时机对妊娠合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孕期病情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46例妊娠合并SLE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妊娠时机的不同分为两组:SLE控制期和缓解期达6个月以上怀孕者为指导性妊娠组(32例);SLE活动期怀孕者以及孕期新发SLE的病例为非指导性妊娠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孕期SLE的病情和妊娠结局的不同.结果:①指导性妊娠组孕期SLE的活动率和泼尼松用量分别为15.6%和9.6±1.1 mg/d明显低于非指导性妊娠组100%和24.1±18.2 mg/d(P =0.000,P=0.012).②指导性妊娠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肌酐、抗dsDNA抗体等指标的异常率均较非指导性妊娠组明显降低(P=0.003,P=0.004,P=0.021).③指导性妊娠组无一例母婴死亡;非指导性妊娠组产妇死亡1例,胎儿丢失5例.指导性妊娠组的活产率(100%)较非指导性妊娠组(64.3%)明显升高(P=0.001);胎儿丢失和胎儿生长受限发生率分别为0和18.8%,较非指导性妊娠组35.7%和50.0%明显降低(P=0.001,P=0.030).结论:妊娠时机对妊娠合并SLE患者孕期是否出现狼疮活动以及妊娠结局,尤其是胎儿结局影响较大,选择在SLE病情稳定半年以上计划怀孕,妊娠结局较好.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男性不育患者精液异常情况。方法:应用计算机辅助精子分析(CASA)系统对414例不育男性精液进行分析。质量测定指标包括:精液量、液化时间、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活动率、精子形态等。结果:精液正常者116例,占28.02%;异常者298例,占71.98%。结论:精液异常是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58.
 目的 评价艾瑞昔布治疗膝膝骨关节炎(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阳性药物平行对照研究试验设计,试验组病人分为A组(72例)、B组(71例)、C组(71例),分别口服艾瑞昔布50 mg bid、100 mg bid 和200 mg bid。对照组为D组(70例)口服塞来昔布200 mg qd,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及服药后2、4、8、12周患者膝关节活动痛、15周行走时间(s)、健康状况问卷(HAQ)、病人及医师对目前疾病状况的总体评价。主要疗效指标为有效率、总有效率。次要疗效指标为各个单个疗效指标的改善程度。同时观察药物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 全分析集(FAS)分析提示经过2周治疗后,4组病人总有效率分别达到27.94%、29.69%、30.77%和42.86%(P=0.063 2);治疗满4周时,4组病人总有效率分别达到51.47%、50.00%、52.31%、65.08%(P=0.114 0);治疗满8周时,4组病人总有效率分别达到58.82%、64.06%、64.62%、74.60%(P=0.062 7),治疗满12周时总有效率可分别达到69.12%、64.06% 、75.38%和74.60%(P=0.271 9)。4组临床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15/68(22.06%),B组18/65(27.69%),C组21/66(31.82%),D组27/65(41.54%),4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3 0)。研究期间A组发生1例严重不良事件(缺血性结肠炎)。B组和D组各发现1例胃/十二指肠黏膜糜烂灶。D组发现了1例食道糜烂。结论 3个剂量组的艾瑞昔布和塞来昔布(200 mg qd)均可有效和安全地治疗膝骨关节炎,结合各次随访的疗效结果,建议艾瑞布III期临床试验时艾瑞昔布的剂量可采用100 mg bid。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在健康成年志愿者中评价单剂量和多剂量口服艾瑞昔布片的安全性、耐受性。方法 按GCP 要求设计试验方案,①单剂耐受性试验拟定初试剂量为30mg,剂量递增至420 mg为最大剂量。本试验药物耐受性试验分6个剂量组,低剂量组4人,其余剂量组每组8人,安慰剂10人,共计54人,男、女各27人。将合格的健康志愿受试者随机分配至各试验组,并保证各组男、女各半。从最低剂量组开始给药,当所有单剂口服剂量组确证安全耐受后,开始多剂口服耐受性试验。②多剂耐受性试验入选12 例健康男性受试者,男女各半,给药方法:200 mg bid,餐后30 min服药连服11 d。观察指标为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指标等。结果 研究中未发现药物对生命体征有不良影响。试验中发现胆红素升高7例(其中安慰剂组1例),不良事件与研究药物可能有关,程度轻。其他不良事件(包括恶心、上腹痛、肠鸣音活跃、脐周腹痛、解烂便、腹泻、腹痛、大便潜血阳性等)研究者认为与药物可能无关。 结论 单次给药(30~420 mg)及连续给药(200 mg,bid)11 d在健康志愿者中的耐受性好,有关胆红素升高及大便潜血阳性的不良事件与药物的关系,建议在Ⅱ期临床试验中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在经皮肾镜碎石中应用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建立皮肾通道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经皮肾镜碎石术44例,分别采用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法(球囊组)及两步式扩张法(对照组)建立皮肾通道,对通道建立时间、一次性通道建立成功率、出血量、残余结石率、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等进行比较。结果球囊组和对照组通道建立时间分别为(6.7±2.0)min和(14.4±3.4)min,一次性通道建立成功率分别为100%和83.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残余结石率、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各出现1例发热,对照组出现1例迟发出血,均未出现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球囊扩张建立皮肾通道与两步式扩张法同样安全有效,且实施过程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