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8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51.
200例乳糜尿病人检验结果分析山东省寄生虫病防治研究所(济宁272133)魏庆宽时法茂张志华孙广平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魏秋菊山东省原为班氏丝虫病重度流行区,经多年防治,于1983年在全省范围内基本消灭丝虫病。但至今仍不断有新的乳糜尿病例出现。据报道[1...  相似文献   
52.
目的 比较 ELISA、IFAT和 PCR/生物素探针检测弓形虫感染的效果 ,了解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弓形虫感染的情况。方法 应用 EL ISA、IFAT和 PCR/生物素探针 (PCR-BP)对 164例脑囊虫病、10 8例疑似脑囊虫病、88例原发性癫痫患者和 115例健康人群进行了血清弓形虫抗体及血液中弓形虫特异序列 DNA检测和比较。结果  ELISA和 IFAT检测各组人群抗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15 .85 %、14 .81%、13 .64 %和 6.0 9% ,14 .0 2 %、14 .81%、14 .77%和 6.0 9%。PCR-BP检测各组弓形虫特异性 DNA阳性率分别为 2 .44 % (4 /164 )、3 .70 % (4 /10 8)、3 .41% (3 /88)、0 (0 /115 )。结论  PCR/生物素探针适合诊断现症弓形虫感染 ,而 EL ISA和 IFAT可作为弓形虫感染的筛选方法。脑囊虫病、疑似脑囊虫病和原发性癫痫患者中存在弓形虫感染  相似文献   
53.
目的:建立一种敏感,特异,简便快速的囊虫病免疫诊断方法。方法:以胶体金标记抗猪囊尾蚴抗原单克隆抗体,将另一抗猪囊尾蚴抗原单克隆抗体在硝酸醋酸混合纤维素膜上固定成一条线,制成免疫测试条,待测抗原与金标单克隆抗体结合后沿着硝酸醋酸混合纤维素膜移动,与膜上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褐红色线,结果:当猪囊尾蚴囊液抗原量为5ng时,测试条仍呈阳性反应,检测脑囊虫病患者脑脊液(CSF)的阳性率为82.60%,检测健康人CSF的阴性符合率为100%,将本法检测CSF结果与ELISA比较,两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相似,结论:本方法敏感,特异,操作简便快速,试剂稳定,重复性好,在囊虫病的诊断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4.
目的筛选蓝氏贾第鞭毛虫的保护性抗原,为免疫疫苗的研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已建立的蓝氏贾第鞭毛虫滋养体体外培养系统,获取滋养体抗原,并进一步分离、纯化、活性鉴定;然后分组免疫小鼠,检测相关免疫指标;再行攻击感染试验,视其抗感染能力,筛选出保护性强的抗原组分。结果成功获取5个组分的抗原蛋白(P76/66、P54/50、P34/32、P30/29和P21/19),P76/66抗原活性最强,其诱发BALB/C小鼠产生的抗体含量最高。各组分抗原免疫小鼠,产生的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及CD4^+、CD8^+ T淋巴细胞的数量均随免疫次数的增多而逐渐增加。攻击试验结果显示,P76/66抗原的免疫保护率最高为100%,其次是P21/19为65%。结论P76/66抗原具有良好的免疫保护力,为蓝氏贾第鞭毛虫免疫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55.
目的将猪囊尾蚴排泄分泌抗原Ts8B3基因进行原核表达,分析重组蛋白的免疫反应性。方法根据Ts8B3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囊尾蚴RNA反转录的cDNA为模板PCR扩增Ts8B3基因,扩增产物经BamHⅠ/XhoⅠ双酶切后连接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4T-1,将重组质粒转化入大肠埃希菌DH5α(E.coli DH5α),PCR、双酶切筛选阳性质粒,测序确认后转化至E.coli BL21,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检测表达产物。纯化重组蛋白,以囊虫病人血清为一抗,采用Western blot分析其免疫反应性。结果 PCR扩增Ts8B3基因片段为201bp,双酶切和测序显示重组表达质粒构建成功。重组质粒转化BL21后经IPTG诱导4h,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单位(Mr)为33×103的目的蛋白。纯化的重组蛋白能被囊虫病患者血清识别。结论成功构建Ts8B3基因重组质粒,表达的重组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在抗体检测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目的了解鲁南慢性丝虫性乳糜尿、象皮肿病例的发病特点,为做好慢性丝虫性乳糜尿、象皮肿患者的照料救治工作奠定基础。方法对1995~2004年10年间确诊的504例晚期丝虫病住院病例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结果504例晚期丝虫病住院患者,以枣庄、济宁、临沂三地市居多;年龄13~87岁,60~组最多;农民最多,占89·29%,多为文盲和小学文化程度;病程1月~60年,20年~组患者最多。乳糜尿428例,女性偏多(53·97%);象皮肿76例,男性偏多(61·84%);病变发生在右下肢最多,占51·32%,轻中度病情较多,占72·37%。血总蛋白<60g/L者占43·33%,其中乳糜尿患者占90·77%;Hb<120g/L者48·10%,乳糜尿患者占87·92%;乳糜定性试验阳性者93·46%,尿蛋白定量1~5g/L者最多,占75·93%。428例乳糜尿住院患者,均采用中西医结合辩证施治,312例30d内即时治愈出院;76例象皮肿患者,61例于50d内基本治愈或显效出院。结论慢性丝虫病患病率已处于较低水平,当务之急是积极探索理想的治疗方法及措施,治疗慢性丝虫病患者,减轻患者症状或体征,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7.
目的 制备并纯化弓形虫微线蛋白16(TgMIC16)兔源多克隆抗体,并利用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对该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方法 利用原核表达、纯化的TgMIC16重组蛋白与等体积弗氏佐剂混合,背部皮下、多点注射免疫新西兰大白兔,于第3次加强免疫后的第14天收集兔血清,Protein A亲和纯化柱纯化,用ELISA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抗体效价和抗体特异性。用弓形虫RH株速殖子感染人包皮成纤维(HFF)细胞,以制备的多克隆抗体为一抗,采用间接免疫荧光(IFA)检测TgMIC16 在感染细胞中的定位。结果 间接ELISA 结果显示,制备的TgMIC16多克隆抗体滴度为1∶512 000;Western blotting 结果显示,TgMIC16抗体特异性良好;IFA结果显示,TgMIC16定位在弓形虫微线体。结论 本研究制备并纯化了抗弓形虫TgMIC16兔源多克隆抗体,并成功应用于TgMIC16在弓形虫微线体的免疫荧光定位。  相似文献   
58.
目的 对山东省14例输入性卵形疟原虫wallikeri亚种进行鉴定分析。方法 收集14例输入性疟疾病例,进行快速疟疾诊断试纸条检测(RDT)、血涂片镜检、NP-1993常规巢式PCR鉴定和卵形疟原虫wallikeri(P. ovale wallikeri)亚种的特异性PCR检测。PCR扩增产物测序后,进行Blast比对分析。结果 14例患者RDT检测结果:泛疟原虫(非恶性疟)阳性12例,阴性2例;镜检结果,13例卵形疟原虫,1例间日疟原虫;NP-1993常规巢式PCR结果,14例样本4种疟原虫引物扩增结果均为阴性。P. ovale wallikeri亚种的特异性PCR检测结果:14例样本均能扩增到P. ovale wallikeri亚种特异性条带780 bp。Blast分析测序结果,检索结果为P. ovale wallikeri亚种。结论 14 例镜检阳性、NP-1993常规巢式PCR检测阴性的输入性疟疾病例均确诊为P. ovale wallikeri亚种感染。  相似文献   
59.
弓形虫病目前尚无理想的特效治疗药物和防治措施,研制安全便捷、保护力强的核酸疫苗是弓形虫病防治的有效策略。棒状体蛋白(Rhoptry protein, ROPs)是弓形虫在入侵宿主细胞过程中所分泌的一类蛋白,其在弓形虫入侵宿主细胞、纳虫空泡(Parsitophorous vacuole, PV)形成及胞内弓形虫的增殖调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最具潜力的疫苗候选抗原分子之一。本文就ROPs家族重要成员特性、表达载体选择及其核酸疫苗在动物实验中的免疫原性,以及免疫保护作用等方面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丝虫特异IgG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丝虫病患者血清和滤纸血中特异IgG4亚类抗体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并评价其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丝虫特异IgG4 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微丝蚴阳性患者血清或滤纸血、其他蠕虫患者血清、晚期丝虫病患者滤纸血、原微丝蚴血症转阴者滤纸血和基本消除丝虫病后出生儿童滤纸血以及消除丝虫病后不同时间居民血清或滤纸血样本。采用两相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分析血清与滤纸血检测相同稀释度下的IgG4的A值差异。 结果检测86例微丝蚴阳性患者血清,显示丝虫特异IgG4阳性81例,阳性符合率94.19%。检测97份其他蠕虫患者血清、58份阴性冻存血清和100份正常健康人对照血清,显示丝虫特异IgG4全部阴性,阴性符合率100%。4例现症微丝蚴血症患者,血清和滤纸血丝虫特异IgG4全部阳性,血清阳性吸光度(A)值均高于同一患者滤纸血样本A值,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826,P>0.05)。检测48例晚期丝虫病患者滤纸血、76例原微丝蚴血症转阴者滤纸血、312例基本消除丝虫病地区1983年后出生儿童滤纸血,显示丝虫特异IgG4全部阴性。检测原丝虫病高中度流行地区消除丝虫病后的枣庄、泰安和济宁地市居民滤纸血和血清样本分别为2744份、2243份和800份,显示丝虫特异IgG4全部阴性。 结论丝虫特异IgG4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验的检测试剂盒敏感度高、特异度强、操作简便快捷,特别适用于丝虫病诊断和消除丝虫病地区的疾病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