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9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74篇
医药卫生   2087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63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57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92篇
  2013年   112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134篇
  2010年   128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74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70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70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59篇
  2000年   52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高翔  梁群 《中医药信息》2009,26(3):41-42
目的:观察灯盏花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治疗组42例,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将灯盏花素4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天1次,28天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血清碱性成纤维因子(bFGF)、动脉血氧分压(PaO2)、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bFGF、PaO2>、mPAP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和对照组相比,PaO2上升,bFGF、mPAP下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花素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纠正缺氧,降低肺心病患者血清bFGF水平,防止肺小血管重构,降低肺动脉高压是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92.
目的:建立表达人Kv1.3通道的细胞模型,为临床研究提供帮助。方法:Lipofactamine2000脂质体将人Kv1.3通道基因转染人胚胎肾细胞(HEK293),通过荧光显微镜和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观测人Kv1.3通道基因的表达。结果:pcDNAHKv1.3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2 d后,荧光显微镜可观察到人Kv1.3通道表达;3 d后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到人Kv1.3通道基因编码的通道电流。结论:pcDNAHKv1.3真核表达载体转染HEK293细胞为人Kv1.3通道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真核细胞表达系统和细胞模型,有利于指导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新药的开发。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痰液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诊断中的作用。方法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120例,用一次性吸痰管吸取深部痰液标本,采用免疫色谱法测定PCT。结果细菌性肺炎组痰液中PCT水平明显高于支原体肺炎组和病毒性肺炎组(P<0.01)。支原体肺炎组痰液中PCT值轻度增加,与病毒性肺炎组比较差异虽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诊断价值不明显。3组痰液PCT阳性检出率均略高于血清PCT和C反应蛋白(CRP),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痰液是临床检测最易得的标本,痰液PCT的检测可作为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的辅助诊断,检测快速、方便,对指导临床早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对混合痔术后创面的愈合作用。方法:混合痔住院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治疗组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后,再以银离子敷料填塞切口换药;对照组用康复新液均匀喷涂创面,再用浸有康复新液的纱条填塞切口换药,观察2组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率及创面渗出液的巨噬细胞比率。结果:2组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第7、12d创面愈合率相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面渗出液的巨噬细胞比率在术后第4d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银离子藻酸盐抗菌敷料可促进混合痔患者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5.
卢仁泉  张菁  高翔  郭林 《检验医学》2012,(10):835-839
目的通过人肌纤生成调节因子1(hMR-1S)基因重组表达获得MR-1S-His融合蛋白,纯化后制备抗MR-1S抗血清;同时确定该蛋白保存的稳定体系,为研究MR-1S蛋白理化性质及其功能提供关键的原料。方法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ET21a(+),构建pET21a-MR-1S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MR-1S-His融合蛋白表达,亲和纯化后Western blot鉴定;进一步用该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MR-1S的多克隆抗体。同时通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对4种不同的稳定体系中保存后蛋白活性测定进行比较,确定最合适的稳定保存体系及条件。结果构建了重组质粒pET21a-MR-1S,并在BL21中进行可溶性表达,经Western blot鉴定确认;免疫新西兰兔获得了抗MR-1S抗血清;确定了合适的稳定体系及保存条件。结论在非变性条件下实现了可溶性MR-1S融合蛋白的表达和稳定保存,进一步制备的抗MR-1S抗血清为研究MR-1S的性质及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6.
目的 综述骨细胞在力学信号感受过程中的作用.资料来源与选择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及研究报告.资料引用引用文献资料57篇.资料综合主要对骨细胞的生物学特点,骨细胞与成骨细胞之间的差异,骨细胞的特殊结构在力传导中的作用,骨细胞是骨组织的力学感受器,骨细胞力学感受过程中的信息传递,骨细胞与失重性骨丢失等6个方面进行综述.结论 骨细胞是骨组织中的力学感受器,其感受机械刺激,通过细胞网络传递信号,在骨重塑过程中调节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功能.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roles of osteocytes in bone mechanosensation. Literature resource and selection Related papers and reviews that published at home and abroad. Literature quotation Fifty-seven papers were cited. Literature synthesis Such subjects as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osteocytes, differences between osteocytes and osteoblasts, the roles of special structures of osteocytes in mechanotransduction, the mechanosensors of bone, signal transmission during mechanosensation, the relationship of osteocytes and weightless caused bone loss we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 Conclusion Osteocytes are the mechanosensors in bone. When mechanical stimuli are sensed, osteocytes regulate the functions of osteoblasts and osteoclasts by the cellular network transmission in the process of bone remodeling.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颈椎Bryan人工间盘置换手术的临床使用要点和早期治疗效果。方法5例颈椎病患者(5个节段)行颈前路间隙减压,Bryan颈椎间盘假体置换术,术前术后行JOA评分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经1~6个月随访,JOA评分由术前平均8.5分升至术后平均14.2分;影像学复查未见假体移位、下沉,生理弧度良好,未见神经系统症状加重,无明显颈部僵硬和活动受限表现。结论5例颈椎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8.
目的;探讨拔T管后胆汁性腹膜炙的微创治疗方法.方法:对1990年1月~2010年6月间拔T管后发生胆漏的12例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结论:拔T管后胆漏的发生是多因素的结果,改进手术技巧适当延长拔T管的时间有助于预防胆漏的发生.胆蔫发生后及时用导尿管置入窦道作引流是首选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9.
高翔 《中外医疗》2010,29(22):78-78
目的观察应用带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效果。方法自2002~2009年来应用带胫后动脉内踝上皮支为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32例,皮瓣面积最小4cm×7cm,最大为7cm×14cm。均为带血管蒂转移。结果 30例皮瓣术后全部存活,术后随访6个月~1年,效果满意。其中1例皮瓣术后坏死,行游离髂腹股沟皮瓣移植修复,1例部分坏死,行植皮术创面修复。结论内踝上皮支皮瓣带蒂转移是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