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38篇
医药卫生   24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背景:大部分制造鸡脊柱侧凸的松果体切除均在孵化后3d内实施,关于或迟或早进行松果休切除后对鸡发生脊柱侧凸是否有影响目前仍不清楚. 目的:分析实施松果体切除的时间与鸡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同时,对比进行松果体切除后发生侧凸和未发生侧凸的鸡午夜血清褪黑素水平.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4-03/2006-08在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完成.材料:将60只小绍兴鸡随机分为6组:孵化后第2,4,11,18天施行松果体切除组,每组12只,对照组(n=6)及假手术组(n=6).方法:4个施行松果体切除组分别在孵化后第2,4,11,18天施行松果体切除,假手术组仅暴露松果体、不切除,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主要观察指标:每月对鸡的脊柱进行一次俯卧位X射线检查.第3个月时,应用ELASA方法检测午夜鸡血清褪黑素水平.结果:在孵化后3个月时,孵化后第2,4,11,18天施行松果体切除的小鸡脊柱侧凸的发生率分别为:66.7%,66.7%,63.6%及66.7%.4组动物的平均Cobb角分别为:32.6°,29.8°,23.8°及22.3°.4组施行松果体切除的小鸡在脊柱侧凸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侧凸的类型上无统计学差异.施行松果体切除鸡的夜间褪黑素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和假手术组(P<0.01),施行松果体切除的发生脊柱侧凸与未发生脊柱侧凸鸡的血清褪黑素浓度无明显差别.结论:孵化18d内的鸡实施松果体切除后脊柱侧凸的发生率为63.6%-66.7%,并且不受施行手术时年龄的影响.施行松果体切除后鸡的血清褪黑素浓度较低,但发生与未发生脊柱侧凸鸡的血清褪黑素浓度无差异.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3D打印模型辅助C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 从教学效果问卷调查与教学内容测试考核两方面,评估3D打印模型辅助CBL教学法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并与床边带教教学法比较。结果 3D打印模型辅助CBL教学法组学生在教学吸引力、知识掌握程度、临床思维能力、技能操作能力和临床沟通能力评分高于床边带教教学法组(P<0.05)。3D打印模型辅助CBL教学法组学生在病史采集和查体,影像学资料分析,骨折描述与分型,诊断,治疗方案的评分高于床边带教教学法组(P<0.05)。结论 3D打印模型辅助CBL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临床综合能力,提升了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03.
目的 探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从而为临床疾病诊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天津市河西区尖山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行血常规检验的患者100例,根据检验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接受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对照组接受血涂片细胞形态学检验。对两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比较,分析两组检验方式阳性检出率情况。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幼稚细胞、原始细胞阳性检出率相对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应用细胞形态学镜检及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均有明显的检验价值,两种方法各具优势与不足,前者能直观、立体显示血细胞形态学特点,且检验准确性高,但操作相对复杂,而后者操作便捷、检验快速,但仍存在一定的假阳性率,在临床实际应用中可将两种检验方式联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检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4.
嗅鞘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临床验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背景:一系列基础研究证实在动物脊髓损伤的模型中,嗅鞘细胞移植能够促进脊髓损伤的再生和恢复脊髓的部分神经功能.部分临床实验证明嗅鞘细胞的移植的确能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从而改善其生活质量.目的:验证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患者神经功能修复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取流产胚胎嗅球并消化成为单个嗅鞘细胞,培养纯化2周左右,制成嗅鞘细胞悬液.选择脊髓损伤患者213例,全麻下将制备好的嗅鞘细胞悬液采用区域性多靶点注射方法移植于损伤脊髓的周围.采用ASIA量表对患者移植前1d及移植后3周~2个月进行评分,评价患者脊髓恢复状况.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的脊髓神经功能于术后3周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变,脊髓功能评分及感觉与运动功能均较移植前明显提高(P<0.001),且随时间延长呈不断改善趋势;最长患者随访5年,未见已恢复的神经功能减退及移植不良反应.证实嗅鞘细胞移植对脊髓损伤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可以部分恢复及改善其部分脊髓神经功能,且治疗方法安全.  相似文献   
105.
目的 建立当归补血汤物质基准HPLC特征图谱及5种指标成分含量的定量分析方法,为该经典名方物质基准的质量评价及后续开发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Waters Symmetry C18色谱柱(250 mm × 4.6 mm,5 μm),乙腈-0.1%甲酸溶液体系进行梯度洗脱,建立15批当归补血汤物质基准的HPLC特征图谱,进行相似度分析,并对共有峰进行归属,运用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 CA)、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 discriminant analysis, PLS-DA)进行质量分析,并对其中5个指标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结果 15批当归补血汤物质基准HPLC特征图谱相似度均>0.93,确定共有峰8个。CA、PCA可将样品分为3类,PLS-DA筛选出4个质量差异标志物。5个成分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Calycosin-7-O-β-D-glucosid, CYG)、阿魏酸(Ferulic acid, FA)、芒柄花苷(Ononin, ON)、毛蕊异黄酮(Calycosin, CY)、芒柄花素(Formononetin, FM)在其各自进样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62%~103.49%,RSD均<2.00%,含量分别为0.357~1.286 mg/g、0.072~0.138 mg/g、0.115~0.684 mg/g、0.068~0.544 mg/g、0.026~0.297 mg/g。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方法操作简单、专属性强、分离度好、灵敏度高,可用于经典名方当归补血汤物质基准质量控制和评价。  相似文献   
106.
风湿性疾病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主要表现为自身免疫反应异常引起的局部或全身炎症症状。目前IL-17A已在多种疾病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它的失衡与多种风湿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包括SpA、RA、SLE、银屑病、炎症性肠病等。IL-17A和IL-17A产生细胞已成为治疗各种自身免疫病和炎症性疾病的重要靶点。本文拟收集近年...  相似文献   
107.
高瑞  郭磊  彭博  贾骏 《肿瘤防治研究》2023,(12):1197-1202
目的 探讨SEC61G的表达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预后诊断价值。方法 利用TCGA数据库初步分析SEC61G在OSCC中的表达及其预后诊断价值;免疫组织化学检测SEC61G在64对OSCC石蜡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SEC61G的表达与OSCC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SEC61G的表达与OSCC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期(OS)的关系;Cox回归分析影响OSC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SEC61G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与TCGA数据库结果一致,且其表达与OSCC患者的N分期、临床分期相关(P<0.05);SEC61G低表达组中OSCC患者的总体生存期明显高于SEC61G高表达组(P<0.05);N分期、SEC61G的表达均是OSCC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且SEC61G的表达是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为0.923。结论 SEC61G在OSCC组织中高表达,与患者N分期、临床分期相关,且其高表达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可能是OSCC的一个诊断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分析血栓弹力图(TEG)与凝血试验两种输血指导方案在择期手术患者大量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以随机抽签法将2019年9月-2021年7月我院收治的90例大量输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凝血试验指标检测和TEG检测指导输血.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凝血功能指标(PT、APTT、T...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分析数字健康背景下老年护理专利的布局与发展趋势。方法 计算机检索Derwent世界专利索引老年数字护理专利,使用Python进行数据预处理、统计分析和构建隐含狄利克雷分布(latent dirichlet allocation, LDA)主题模型。结果 共纳入相关专利1350项,发明专利占51.63%,实用新型专利占48.37%。专利受理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我国占主导地位。国际专利分类集中在护理床、响应无活动能力者的报警器、用于诊断目的的测量等。专利热点主题有技术设备与组件、护理与监测服务、交互界面与用户体验、网络与数据通信和生活辅助与日常管理。发展脉络包括初步发展阶段(1997-2012年)、稳定增长阶段(2013-2019年)、高速创新阶段(2020-2022年)和下降调整阶段(2023-2024年)。结论 老年数字护理专利领域正处于市场验证与深入发展阶段,未来老年护理领域将继续融合数字技术纵深发展,以提供高质量的老年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如何预防及减少食管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输血。方法对763例行食管中下段癌根治手术中的34例围手术期输血量≥1500ml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其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注意要点。结果总的大量输血的发生率4.46%(34/763),34例患者共输血73200ml,平均输血2152.9ml。结论食管癌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大量输血的发生与术前贫血、术中大量出血、术后并发胸腔内出血及消化道出血、吻合口瘘、严重肺部感染有关。大部分的输血可以通过细致耐心的手术、术后管理的加强得以减少甚至避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