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440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72篇
  2000年   29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5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恙虫病合并低白蛋白血症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低白蛋白血症在恙虫病中的发生率及其可能原因和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分析52例恙虫病病人的病历资料,对住院前发热天数、尿蛋白、肝功能等与血浆白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恙虫病合并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高达78.8%,合并肝损害发生率62.7%;住院前发热10d以上、年龄大于40岁、血清谷草转氨酶〉40U/L者,血浆白蛋白均较其对照组明显减低。结论 低白蛋白血症对恙虫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临床意  相似文献   
42.
43.
原位杂交检测肝病患者肝组织中TTV DNA及其与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cDNA探针,用原位杂交法对15例病原不明肝炎和44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标本进行TTV DNA检测,同时用巢式多聚酶链反应法检测其血清中TTV DNA,结合两组患进肝脏酶学改变、肝组织、HAI积分以及慢性乙型肝炎中层得血清的HBV DAN水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4.
干扰素(IFN)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有近二十年的历史,特别是八十年代重组干扰素(α-IFN)的问世及广泛使用,临床经验日趋成熟。仅30~50%的病人对IEN有疗效,加上药价昴贵并有一定毒副作用,IFN的治疗不得不有所选择,用于那些更有可能成功的病例。本文就目前较为肯定能影响IFN疗效的一些参数作一综述,以利于临床合理选择IFN使用对象,提高疗效,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相似文献   
45.
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感染的持续和低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相似文献   
46.
慢性无症状HBsAg携带者的观察与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无症状 HBsAg 携带者(AsC),指 HBsAg持续存在6个月以上,无肝病相关的症状、体征、血清转氨酶基本正常的慢性 HBV 感染者。我国是 HBV感染高发地区,慢性 HBsAg 携带率约占10~15%,全国可能有 AsC 1~1.5亿人。如此众多的 AsC 作为传染源,无疑对周围人群威胁是很大的,诸如母婴感染、医源性传播、血液及血制品管理,幼托保健等  相似文献   
47.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与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乙型肝炎病毒变异与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侯金林,骆抗先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世界二亿以上的慢性HBV携带者中,近2/3在中国。这些患者25%病情严重,可最终死于肝硬化和肝癌。在中国每年有100万左右的新发病例[1]。近年来随着筛选供血员措施和乙型肝炎(乙肝...  相似文献   
48.
目前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认识骆抗先HBV属非致细胞病变的嗜肝DNA病毒。完全的病毒颗粒有脂蛋白外膜包裹核心,核心由核壳蛋白包裹环状的DNA分子。在病毒基因组上已鉴定4个开放读架、2个增强子和一些其它调节序列。开放读架重叠、内含调节序列,HBV基因组短...  相似文献   
49.
Th细胞极化群体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外周血中辅助性T细胞(Th)内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表达情况,以测定Th1/Th2 /Th3细胞的百分数,探明Th细胞各极化群体在慢性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常规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在佛波脂(PMA)、钙离子导入剂伊屋诺霉素Ionomycin、细胞内转运阻断剂莫能星Monensin的刺激下,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术(FACS)对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Th细胞内IL-4、IFN-γ和TGF-β的表达进行分析.结果 正常对照组,2.3%-18.6%的CD4+T细胞为Th1细胞,0.9%-9.2%为Th2细胞;0.7%-7.1%的细胞仅表达TGF-β, 为Th3细胞.在慢性HBV感染者外周血单个CD4+T细胞中,以Th0细胞居多;而Th1细胞则随着慢性乙型肝炎肝脏炎症活动的加剧而明显增多,在炎症活动明显的慢性乙型肝炎,其Th1百分数明显高于炎症活动呈静止状态的慢性乙型肝炎;Th2细胞在慢性HBV感染的不同阶段则较为恒定(P>0.05),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h3细胞的百分数则随着肝组织炎症活动的加剧,其比例也明显减少(P<0.05),在无症状携带者(AsC)组,Th3细胞的百分数远高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及对照组(P<0.05) .Th3细胞重叠于Th2细胞之中.结论 Th1细胞类因子与炎症活动呈正相关,Th2细胞可能与HBV感染的慢性化相关联.而Th3细胞与Th2细胞协同发挥负性免疫调节作用,并可能与慢性HBV感染的免疫耐受状态相关联.  相似文献   
50.
探讨HBV转录后调节序列位点变异与细胞因子介导的非细胞毒抗HBV机制的关系。应用定点突变技术,体外构建含有HPRE位点变异的重组质粒载体,观察位点变异对HPRE功能以及细胞因子抗HBV机制的影响。经测序证实,成功构建了含有HPRE变异位点的重组质粒载体。与野生株比较,1504nt突变株的CAT活性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1508nt突变株则无明显变化。在IFN-γ或(和)TNF-α作用下,3种突变株的CAT活性均明显下降,在IFN-α作用下,1504nt突变株和1504+1508nt突变株的CAT表达活性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而1508nt突变株的CAT表达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提示HPRE1504nt位点的变异可能影响HPRE功能的发挥,而1508nt位点的变异可能逃逸了IFN-α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