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4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王苗  张楠  马芹  张亮  王志芳  张萌 《陕西中医》2022,(7):902-905
目的:研究解毒定痛方对骨转移瘤放疗爆发痛患者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骨转移瘤放疗爆发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给予常规西药治疗)及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给予解毒定痛方治疗)。对比治疗前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因子、疼痛因子、疼痛程度,统计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病变局部或皮肤温度较高、病变局部疼痛、肢体疲倦、头晕目眩、纳差、口干渴评分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去甲肾上腺素(NE)、β-内啡肽(β-EP)、P物质(SP)、前列腺素E2(PGE2)、5-羟色胺(5-HT)疼痛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两组病变局部或皮肤温度较高、病变局部疼痛、肢体疲倦、头晕目眩、纳差、口干渴评分及TNF-α、IL-6、NE、β-EP、SP、PGE2、5-HT、疼痛程度均较治疗前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病变局部或皮肤温度较高、病变局部疼痛、肢体疲倦、头晕目眩、纳差、口干渴评分及TNF-α、IL-6、NE、β-EP、SP、PGE2、5-HT、疼痛程度及不良反应更低,治疗组临床疗效更高(P<0.05)。结论:解毒定痛方可有效缓解骨转移瘤放疗爆发痛患者疼痛程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2.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脂、载脂蛋白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研究慢性肾功能衰竭 (CRF)患者的脂质代谢紊乱特点 ,探讨CRF患者脂质代谢紊乱的最佳评价指标。方法 检测 5 2例CRF患者和 110例健康体查者空腹血清总胆固醇 (Tch)、甘油三酯 (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 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载脂蛋白AⅠ (Apo AⅠ )、载脂蛋白B10 0 (Apo B10 0 ) ,并计算LDL c/HDL c比值。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CRF组血清TG、Apo B10 0、Tch、LDL c水平及LDL c/HDL c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 ,尤以TG、Apo B10 0、LDL c/HDL c比值增高最为显著 (P <0 .0 1) ,而HDL c、Apo AⅠ则明显降低 (P <0 .0 5 ) ,各指标异常检出率依次为LDL c/HDL c(48.1% )、TG(42 .3% )、Apo B10 0 (2 8.8% )、HDL c(2 5 .0 % )、LDL c(2 3.1% )、Apo AⅠ (2 1.2 % )、Tch(15 .4 % )。结论 CRF患者存在明显脂质代谢紊乱 ,其特点为血清TG、Apo B10 0、LDL c/HDL c比值显著增高 ,提示临床上评价与治疗CRF患者脂质代谢紊乱应以其血清中TG、Apo B10 0、LDL c/HDL c水平为主要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3.
陈赛  罗春华  马芹 《广西医学》2004,26(1):93-94
脑梗死作为我国常见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 ,近年来该病有高发及低龄化趋势 ,其发病机理的研究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高脂血症作为动脉粥样硬化 (AS)的主要危险因素 ,其易导致血栓形成 ,继发脑梗死 ,为探讨血脂、血糖水平对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 ,我们  相似文献   
34.
目的 野生棕背鼠平因其活动敏捷?性情凶猛?不易抓取,很难从外表对其性别做出准确判断,影响分笼及后期的实验室繁育,拟建立一种快速?准确?简便的性别鉴定方法?方法 以棕背鼠平的新鲜被毛为材料,Chelex?100 提取毛囊DNA,利用PCR 技术分别扩增锌指结构基因(ZFY/ZFY)片段和Y 染色体性别决定区基因(SRY)片段,并建立双重PCR 扩增方法?结果 雄性棕背鼠平扩增出ZFY/ZFY和SRY 两个基因片段,而雌性棕背鼠平只扩增出ZFY/ZFY基因片段?利用这种方法对23 只棕背鼠平?10 只Wistar 大鼠和8 只BALB/ c 小鼠进行性别鉴定,扩增结果与表型判断和解剖结果一致?结论 以被毛为实验材料,减少了对棕背鼠平的惊吓和损伤;建立的双重PCR 扩增方法准确?快速,可应用于鼠的性别鉴定?  相似文献   
35.
【摘要】影像组学领域在过去几年中发展迅速,影像组学代表了以高通量方式提取定量特征的过程,该过程是将影像图像转换为高维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以用于决策支持。影像组学能够以一种非侵入性的方式深入捕捉肉眼无法观察到的大量关于病变异质性的信息,有望弥补传统影像学局限于形态学和解剖学评估的不足。本文基于CT和MRI的影像组学在胰腺炎诊治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6.
目的 探讨入院前心电图采集和电话通知对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入急诊室至球囊扩张时间[进门至球囊扩张(door to balloon,D2B)时间]的影响. 方法 对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就诊于北京安贞医院抢救中心并接受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将患者分为3组:无入院前心电图(无心电图)组、有入院前心电图(有心电图)组和依据入院前心电图进行电话通知(电话通知)组.主要分析指标为D2B时间.次要分析指标为住院期间患者病死率. 结果 纳入研究患者402例,其中无心电图组137例(34.1%),有心电图组176例(43.8%),电话通知组89例(22.1%).3组患者年龄、性别、既往病史及心肌梗死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心电图组比较,有心电图组和电话通知组患者D2B时间缩短,3组分别为113 min、96 min和86 min(均P<0.01).3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4例(2.9%)、4例(2.3%)和3例(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入院前心电图采集和早期电话通知能缩短STEMI患者D2B时间,使更多的患者D2B时间<90 min.入院前与医院建立电话联系可缩短再灌注时间.  相似文献   
37.
丝虫性乳糜尿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乳糜尿现症病人和非现症病人的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CD3+ 、 CD4+ 和 CD8+ )的变化。[方法 ]采用 SAP法检测待检人群的外周血 T-淋巴细胞亚群。 [结果 ]现症病人的 CD3+、CD4+比非现症病人及健康人对照组显著减少 ,CD8+ 显著升高 ,CD4+ / CD8+ 明显降低 (P<0 .0 0 1) ,而且 CD4+ / CD8+ 的减低与乳糜蛋白尿的轻重程度呈正相关。非现症病人与健康人对照组 CD3+ 、 CD4+ 、 CD8+ 及 CD4+ / CD8+ 均在正常范围 ,无显著差异。 [结论 ]丝虫性乳糜尿患者机体免疫系统的比例失衡 ,免疫调节机能出现异常 ,且呈抑制趋势。  相似文献   
38.
患者男性,52岁,因甲状腺癌术后12年,肺部转移,进行性呼吸困难4个月,加重3d入院。12年前发现颈部肿物在我院诊断为甲状腺癌,行左侧甲状腺全切右侧甲状腺大部切除术,术后服用优甲乐治疗。6年前因咳嗽查胸部CT发现甲状腺癌术后肺部转移,4年前左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在肿瘤医院行颈部淋巴结切除术。术后1年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未治疗。4个月前出现乏力、进行性呼吸困难,3d来发热、呼吸困难加重入院。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否认药敏史、外伤史。  相似文献   
39.
目的:建立放射照射后牵张下颌骨成骨犬实验动物模型。方法:选取成年中国犬12只,实验组10只以60 Co 颊舌向照射下颌骨后部标定区域,照射方法为22.8 Gy、5.7 Gy/次,共4次(生物等效剂量为50 Gy/25次)。对照组2只不照射。照射完成后3个月,在动物下颌第五和第六臼齿间行骨皮质切开术,植入骨牵张器,经过1周的延迟期,2次/d,每次0.5 mm 的速率连续牵张下颌骨10 d,然后固定8周。处死动物,以放射学,组织学和 SPECT 方法对牵张区新骨进行检查,对下牙槽神经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除实验组1只动物因麻醉意外死亡,其他动物都完成了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新骨形成无明显差异。SPECT 显示实验组成骨活跃。观察到下牙槽神经修复性组织学变化。结论:放射照射后牵张犬下颌骨可形成新骨。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持续性房颤时肺静脉及心房结构重构的变化,以期进一步阐明房颤的发病机制. 方法:将18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n=8)和房颤组(n=10).房颤组犬以400次/分快速心房起搏制备房颤模型.10周后分别取两组犬的左上肺静脉(LSPV)、左房峡部(LAI)、右心耳(RAA)处心肌进行心肌纤维定量分析,并进行对照研究. 结果:房颤组各部位Ⅲ型胶原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肺静脉3301.97±309.70对1404.56±178.02、左心房峡部2477.86±190.43对1479.20±187.17、右心耳2045.92±139.43对1417.07±139.43.房颤组Ⅲ型胶原的含量肺静脉组织显著高于左房峡部,左房峡部显著高于右心耳(P<0.05),且存在明显的梯度差. 结论:快速心房起搏可导致肺静脉和心房组织纤维化程度增加,发生结构重构.肺静脉、左房峡部和右心耳心肌纤维化的程度存在显著的梯度差异,可能是结构重构的关键部位,在房颤维持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