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Ⅲ类矫形力对猴下颌髁突软骨的组织学改建情况.方法:选取青春生长发育期的雄性恒河猴6只,随机分为1.5月组和3月组.实验组每组2只,对照组每组1只.实验组戴用Ⅲ类铸造式磁力矫治器,对照组不戴.取下颌髁突软骨进行组织学结构观察,运用图像分析法观察软骨各层厚度变化.结果:在颌间Ⅲ类矫形磁力作用下,猴髁突软骨的组织形态发生了改变.前斜面增殖层和前肥厚层增厚,3月组肥厚层增厚,出现增生效应.髁突的后斜面增殖层、前肥厚层变薄,3月组肥厚层亦变薄,出现受压抑制效应,但无病理性损害.结论:①适当的颌间Ⅲ类矫形力使恒河猴髁突软骨进行活跃的生理改建;②提示临床选择合适的矫形力与加力的方向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D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D)与喉咽癌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 取喉咽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56例,正常喉黏膜14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Cyclin D在喉咽癌组织和正常黏膜中的表达,RT-PCR检测其mRNA表达.结果 CyclinD1在喉咽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8.57%,显著高于正常黏膜,与T...  相似文献   
23.
我院泌尿外科于2000-11以来,共开展了10例同种异体肾移植手术,并获成功,已康复出院。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3~68岁。原发疾病:慢性肾炎尿毒症、高尿酸血症尿毒症。BUN:14.4~42.9mmol/L。Cr:646.4~1842.7μmol/L。术前血液透析10例,合并高血压9例,肾性贫血10例。行血液透析治疗2~3次/周,透析时间6个月~5年。收缩压:15.96~33.25kPa(120~250mmHg)。Hb:40~80g/L。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者9例。淋巴细胞毒交叉实验:1%~7%。供肾年龄19~33岁。移植肾有多支动脉者3例,其中2~3支2例;多支静脉者2例…  相似文献   
24.
患者23岁,未婚。于4个月前无诱因出现阴道流粉红色分泌物,量多,淋漓不断,未予重视和治疗,近4天无诱因下腹突然剧烈疼痛,有腹胀感,并且,自己可在下腹触及包块。曾被其它医院收入院。按“宫外孕”诊治无效,于1990年3月19日入我院。主诉月经初潮14岁,规则,量中等,色暗红,未次月  相似文献   
25.
妇产科临床许多疾病的诊断及计划生育、优生均要求准确地判断排卵时间,如何精确的观测卵泡发育和估计排卵日期,一直是妇产科临床和人类生殖工程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课题。我院自1990—1991年采用B超监测74名妇女92个周期的卵泡发育及排卵情况,其结果正常周期37个(占40.2%),正常周期中经监测选择排卵时机已有11名受孕,5名子宫内膜病理证实与B超监测结果相同,监测异常周期配合临床中西医治疗已有3名受孕,此方法的优点:分辨力较高、可重复、直观性好、无痛苦、易接受,确切可靠,远优于其它监测方法,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发现和提出鼻窒中医临床诊疗指南(2012版)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进行有针对性修订、完善,以利于今后更好地在临床推广应用。方法: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标准制修订临床应用评价实施方案(2015),以循证医学证据为依据,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共识、多中心临床诊疗病例观察、一致性评价、专家问卷调查、指南方法学质量评价、网上意见征询等形式对2012版鼻窒中医诊疗指南的内容进行全面修订、论证。结果:对旧版指南修订的主要内容有:①对鼻窒定义重新进行修订,扩大了鼻窒概念的内涵和外延;②对临床各证型的选方用药进行修订,更体现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的专科诊疗特点;③增加了辨证使用中成药;④从有效性和安全性两方面对原指南中的治疗方法做了必要的补充和删除。  相似文献   
27.
川畸病 (KD)主要侵犯婴幼儿 ,美国 80 %的 KD患儿在 5岁以下 ,90 %在 8岁以下 ,平均发病年龄 2 .3岁 ,高峰为 1~ 2岁。现报道 2 8例发病年龄≥ 8岁的 KD患儿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方法 :在 1983年 1月 1日~ 1998年 7月 30日某儿童医院 5 0 0例 KD患儿中选择出 8岁及 8岁以上的患儿 2 8例 ,复习其住院及门诊病历资料 ,记录就诊时年龄、种族、性别、诊断前的病程、临床表现、超声心动图改变、治疗方法及疗程、并发症及转归。发热 5天以上并符合 KD标准至少 4项或长期发热 ,虽无 4项以上临床表现但有冠状动脉异常者亦进入研究。结果 :2 …  相似文献   
28.
一次性持续微量镇痛泵是一种简便有效的新型镇痛方法,在临床上很受患者的欢迎。镇痛泵的使用与传统肌肉注射麻醉镇痛药相比,具有用药效果好、起效快、药物浓度维持恒定的优点。笔者所在科室2007年12月至2008年7月对110例腹部手术患者采用镇痛泵镇痛,取得满意效果。现将镇痛期间的观察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9.
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但其临床治疗一直是难点。由于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晚期,肿瘤已侵及邻近器官和重要血管,手术切除率低或手术不易彻底切除; 且患者一般体质较差,往往不能耐受化疗不良反应。高强度聚焦超声是临床治疗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的一种新的局部治疗手段,是一个新领域,本文通过对10例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癌患者实施了HIFU治疗,通过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优质护理,以及患者的相互配合,治疗效果患者及家属较为满意。  相似文献   
30.
研究表明依托咪酯(福尔利)0.3mg/kg可有效抑制气管插管反应。其机制可能为依托咪酯不仅不影响交感神经的紧张放电,也不影响对维持血压起重要作用的神经反射,依托咪酯诱导时可获得稳定的血流动力学,依托咪酯用于老年患者麻醉的诱导及维持是安全有效的[1],较异丙酚更安全[2]。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