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12篇
医药卫生   717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Ⅰ型干扰素A8(IFNA8)基因多态性(SNPs)与小儿结核病感染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采用Haploview软件从国际人类基因组单体型图计划(Hap Map)公布的汉族人群基因型数据库中筛选出IFNA8基因3个标签SNPs(rs1330322、rs10964982及rs4978116),回顾性收集115例结核病患儿外周血标本(疾病组)并采用直接测序法进行基因分型,选取123例健康体检儿童的外周血作对比(对照组),比较结核病患儿与健康对照以上SNP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差异,以比值比(OR)及其95%置信区间(95%CI)来评价以上SNP_s与小儿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结果 15例结核病患儿rs1330322、rs10964982和rs4978116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与健康对照相比,疾病组rs10964982、rs4978116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rs133032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疾病组AA基因型和A等位基因的比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rs1330322分布上,以GG基因型为参照,携带AA及GA+AA基因型患儿结核病感染的风险升高了1.864、0.917倍(P0.05),而GA型患儿结核病感染的风险未改变(P0.05);以G等位基因为参照,携带A等位基因的患儿结核病感染风险升高了0.790倍(P0.05)。rs10964982、rs4978116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与小儿结核病易感性无关。结核病患儿rs10964982、rs4978116及rs1330322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分布与性别、年龄均无关。结论 NA8rs1330322与小儿结核病易感性有关,其中携带等位基因A的结核病感染风险升高,在小儿结核病早期筛查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江苏省成年人血脂异常与糖尿病的关系,为制定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的综合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江苏省14个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点抽取8400名≥18岁成年居民并进行面访问卷调查,分析血脂异常与糖尿病的关系.结果 江苏省成年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35.0%,其中总胆固醇(TC)升高率为4.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降低率为21.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率为1.7%,甘油三酯(TG)升高率为13.4%;糖尿病患病率为8.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TC、LDL-C、TG与空腹血糖均呈正相关(P=0.000),HDL-C与空腹血糖呈负相关(r=-0.054,P=0.000);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脂异常、TC升高、HDL-C降低和TG升高的成年人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为正常成年人的2.40倍(OR=2.40,95% CI=2.03 ~2.83)、1.91倍(OR=1.91,95% CI=1.41 ~2.58)、1.77倍(OR=1.77,95% CI=1.47 ~2.13)和2.24倍(OR =2.24,95% CI=1.83 ~2.73);TC、LDL-C和TG每增加1个标准差,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增加17%(OR=1.17,95% CI=1.07~1.26)、20%(OR=1.20,95% CI=1.11 ~1.30)和26%(OR=1.26,95%CI=1.19 ~1.34),HDL-C每增加1个标准差,糖尿病患病风险降低32%(OR =0.76,95% CI=0.70~0.84),TC、LDL-C、TG和HDL-C对糖尿病患病风险的影响依次升高.结论 江苏省成年人血脂异常与糖尿病密切相关,应加强血脂异常与糖尿病的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江苏省老年人体质指数(BMI)、腰围(WC)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常见慢性病的关系。方法利用江苏省2010年成人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中≥60岁老年常住居民的数据,运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偏相关分析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等方法,分析BMI、WC与血压、血脂和血糖及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常见主要慢性病的关系。结果江苏省老年人肥胖、中心性肥胖和慢性病粗患病率分别为13.5%、54.3%和82.6%,患病率居于前3位的慢性病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BMI、WC均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TC、LDL-C、TG和FPG呈正相关,而与HDL-C呈负相关(P0.05)。肥胖、中心性肥胖、BMI和WC均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显著相关,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随着BMI和WC的增加而不断升高(P0.05)。BMI每增加1个标准差(SD),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升高79%(OR=1.79,95%CI:1.61~2.00)、67%(OR=1.67,95%CI:1.52~1.84)和56%(OR=1.56,95%CI:1.38~1.76);WC每增加1个SD,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患病风险分别升高63%(OR=1.63,95%CI:1.47~1.80)、74%(OR=1.74,95%CI:1.58~1.91)和66%(OR=1.66,95%CI:1.46~1.89)。结论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是江苏省老年人常见主要慢性病。BMI、WC与高血压、血脂异常和糖尿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动态分析19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实验室常规检测指标的变化,评估其在新冠肺炎病情发展中的变化趋势,为临床治疗、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在入院治疗过程中所检测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尿蛋白和尿潜血等常规指标的结果。结果19例新冠肺炎危重患者,入院时白细胞计数升高的有4例(21.1%);入院到转归白细胞计数在参考范围内波动的有13例(68.4%);19例患者中有17例(89.5%)入院时淋巴细胞百分比呈降低状态,治疗后期逐步向上都呈恢复趋势,其中8例(42.1%)转归时淋巴细胞百分比恢复正常水平。血小板计数:19例患者中有17例(89.5%)在整个治疗期间未见减少。D-二聚体水平:19例患者入院时都处于较高水平,治疗中有波动,曾出现高峰期,后期总体向好发展,其中死亡1例,其D-二聚体水平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出院时5例(26.3%)D-二聚体水平恢复正常。收集尿检数据16例,尿蛋白阳性8例(50.0%),尿潜血阳性有11例(68.8%),持续阳性(超过30 d)的有6例(37.5%)。结论在常规项目中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百分比、D-二聚体水平、尿蛋白和尿潜血等指标,可能是反映新冠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的重要指标,动态观察这些指标对监测新冠肺炎患者病情发展、指导临床用药及预后判断等方面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单极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电刀(简称T刀)与Dual刀在ESD治疗食管病变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纳入2018年6月—2019年1月期间就诊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食管病变且行ESD治疗的59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Dual刀组(30例)及T刀组(29例)。比较两组操作时间、切除速度、完全切除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情况。结果T刀组与Dual刀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合并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刀组、Dual刀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57.86±24.62)min和(66.28±29.4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9,P=0.024);切除速度分别为(22.80±7.31)mm2/min和(16.20±7.24)mm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84,P=0.001);病灶完全切除率分别为86.2%(25/29)和86.7%(2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08,P=0.742)。T刀组出现并发症2例(6.9%),Dual刀组并发症共5例(16.7%),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4,P=0.449)。两组均未见术后穿孔、出血情况。结论在食管病变ESD中,T刀相较于Dual刀能缩短手术时间,提高切除速度,安全性、有效性具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究MRI检查对老年多发性脑梗死(MCI)患者病灶的检出率。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新郑市公立人民医院74例老年M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CT、MRI检查。对比分析两种检查方法在老年MCI检查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MRI总检出率95.96%较CT检查58.11%高,且对于发病24 h以内、24~72 h患者检出率较CT检查高(P<0.05);MRI检查脑梗死病灶数量较CT检查多,病灶大小较CT检查小,检查时间及发病至检查时间较CT检查短(P<0.05);MRI检查顶叶、基底节区、小脑病灶检出率较CT检查高(P<0.05)。结论 MRI检查应用于老年MCI诊断中,可进一步提高检查率,且可有效缩短检查时间,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的治疗价值.方法将56例急性胰腺炎伴肝功能损害的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1.2g/d Qd.ivgtt,其余治疗两组相同.于治疗前后测定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血清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凝血酶原时间(PT)等,并观察临床病情.结果Ⅰ组AST、ALT、PT较Ⅱ组明显好转(P<0.01);Ⅰ组AST、ALT好转率较Ⅱ组高(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6均较治疗前下降,而Ⅰ组较Ⅱ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急性胰腺炎肝功能损害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膝过伸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功能障碍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针刺是脑卒中后膝过伸康复的主要疗法之一,临床应用广泛。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与分析,从针刺疗法、电针疗法、穴位注射、穴位按摩等4个方面总结归纳治疗膝过伸的优势及不足之处,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为脑卒中后膝过伸的临床康复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近来,个体差异造成降压药物不良反应的不同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药物基因组学的研究,基因多态性已被认为是造成药物不良反应的首要原因。从基因水平揭示高血压药物不良反应的个体差异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本文综述了常用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物基因组学关系的研究进展,为高血压药物个体化应用于临床治疗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