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浙江省原为全国血吸虫病重度流行省份之一,经过积极防治,1995年达到血吸虫病传播阻断标准(简称达标)。1996年转入监测巩固阶段,至今未发现本地急性感染、新感染病人(畜)和感染性钉螺,血防成果巩固,但钉螺面积居高不下,输入性传染源时有出现,血防形势依然严峻。为了解我省当前血吸虫病疫情,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对2006年全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根据《浙江省消灭血吸虫病标准(修订)实施细则》,1993年4—7月省、市联合组织考核组,对自行考核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的嘉兴市桐乡县、郊区、城区,杭州市临安县,衢州市龙游县、柯城区及丽水地区缙云县,进行了消灭血吸虫病达标考核,其中桐乡、郊区、城区属水网型重度流行区,余4县(区)属山丘型。  相似文献   
33.
山丘地区残存钉螺螺口自然消长现场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阐明残存螺点螺口消长情况和不同查螺方法的检出效果,为制定消灭血吸虫病地区的钉螺监测方案提供科学依据。于1987~1990年在浙江5个县(区)的山丘地区现场进行了残存钉螺自然消长观察。  相似文献   
34.
我省有53县(市、区)、626乡、8002村流行血吸虫病,流行区人口9131075人(1993年行政区划改变后流行乡从原来897个,改为626个)。历史钉螺面积644144780m~2,病人2040187例,其中晚期病人68841例,原是全国血吸虫病重度流行省之一。经积极防治,1987年全省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1993年,全省已有36县(市、区)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达标),其中桐乡、嘉兴市郊区、秀城区、临安、缙云、龙游及衢州市柯城等7县(市、区)为1993年达标。1993年全省血吸虫病疫情如下。  相似文献   
35.
浙江省于1987年全省达到基本消灭血吸虫病标准,至1991年,全省已有26县(市、区)、645乡达到消灭血吸虫病标准,其中海宁市为本年度达到消灭标准。全省血吸虫病疫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6.
1996-2005年浙江省血吸虫病巩固监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1996-2005年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监测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5m系统抽样结合环境抽查方法查螺,压碎法检查钉螺感染情况,以土埋为主结合药物的方法灭螺;血清学方法结合尼龙绢袋集卵孵化法对居民、流动人群及家畜进行查病,血清学阳性人(畜)用吡喹酮治疗。建立血吸虫病防治年报表,并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结果10年全省累计查出有螺乡891个,有螺村2903个,螺点13273个,有螺面积711.18hm2,灭螺面积662.24hm2;累计解剖钉螺62.34万只,未查获阳性钉螺;累计血清学查病179.16万人,查出阳性者4.99万人,阳性率为2.79%。粪检3.52万人,未查出内源性血吸虫病人,但发现输入性血吸虫病人85例。耕牛查病6.70万头,均为阴性。结论浙江省血吸虫病疫情稳定,但流行条件仍然存在。今后要坚持查灭钉螺和防控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37.
基本消灭和消灭血吸虫病地区监测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监测指标理论研究:阐明残存螺点螺口消长3年形成不同螺口的螺点全频率分布;ELISA及COPT检测控制流行地区儿童血吸虫抗体消退后的试验反应值全频率分布;水体内低密度毛蚴对钉螺形成低感染率和低密度尾蚴对小鼠形成高感染率的传播关系。上述结果为评价残存传播条件的流行病学意义,及常用于监测工作的检测技术的灵敏度和制定监测方案提供科学依据。监测方案及技术措施研究:观察不同监测方案试点和技术措施的效果,为制定监测方案提供现场实践依据。拟定基本消灭地区清查方案,消灭地区监测方案、重新传播流行预测方案和血防巩固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38.
残存螺点查螺质量控制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假螺点查螺已有报道,在监测地区布放螺壳后查螺,以提高查螺质量。我们在基本消灭和消灭血吸虫病的山丘地区设置假螺点查螺,探讨用假螺点检出率作为调查残存螺点的质量控制指标。 材料与方法 一、螺壳:死钉螺壳口内侧标记褐色漆。 二、方法:在常规查螺前,根据当地钉螺分布的特点,在查螺环境的水线以上或地面上0.33m宽的范围内布放螺壳,田水缺、渗水田后壁等处适量  相似文献   
39.
浙江钉螺对不同地区血吸虫毛蚴感染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告浙江省山丘型地区的光壳钉螺对外省及本省异地虫株均不敏感,感染率为0%—2.1%.微肋钉螺对外省湖沼型及本省平原水网型地区嘉善县虫株感染率为1.0%—30.6%;对本省开化县虫株则极为敏感,感染率达22.7%—64.0%.浙江省平原水网型地区嘉兴和嘉善县光壳和肋壳钉螺对外省及本省异地虫株均极敏感,感染率达24.0%—64.6%.浙江省山丘地区钉螺较多,而对外地虫株感染性较低,对外地输入传染源的检测和治疗,可望有较高的防止血吸虫病传播的效率、平原水网地区钉螺少,而对外地虫株极易感,检测和消灭残存钉螺是防止血吸虫病重新流行的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40.
在水深5cm,水表面积1385cm~2水体内,用1~32条尾蚴分组与单只小鼠作感染试验。试验尾蚴数与小鼠感染成虫数几何均值(0.09~2.97)呈直线回归关系,其回归系数很小(0.1024),提示水体低密度尾蚴对小鼠的传播感染力是不强的;试验尾蚴数与小鼠感染率(10.00%~83.33%)呈直线回归关系,其回归系数很大(2.6845),提示小鼠检测低密度尾蚴水体感染性的效能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