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89篇
医药卫生   61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50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5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I(insulin- like growth factor- I,IGF- I)、生长抑素(som atostatin,SS)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极期和恢复期血液中的变化 ;探讨 IGF- I、SS在 HIE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  (1)用放射免疫分析法 (RIA)测定正常对照组、HIE极期、恢复期血浆 SS的水平。(2 )用免疫放射分析 (IRMA)测定上述标本血清中 IGF- I的水平。 结果  (1) HIE极期、恢复期与正常对照组 IGF- I、SS水平有显著差异 (F=78.7,P<0 .0 1;H=33.3,P<0 .0 1) ,HIE极期 IGF- I、SS水平下降 ,恢复期 IGF- I、SS水平升高。(2 ) HIE轻、中、重度组间 IGF- I、SS水平比较 ,均有显著差异 (F=3.38,P<0 .0 5 ;H=6 .46 ,P<0 .0 5 ) ,病情越重 ,IGF- I、SS水平越低。 结论  (1) HIE极期 IGF- I、SS水平下降 ,恢复期 IGF- I、SS水平升高 ,提示 IGF- I、SS在 HIE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2 ) HIE时 IGF- I、SS水平下降程度与疾病轻重程度有关。IGF- I、SS检测对临床疾病严重程度的判断可能具有指导意义并可作为病情恢复与否的一个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92.
Nehrin在微小病变型肾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nephrin在大鼠氨基核苷嘌呤霉素肾病模型(PAN)中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蛋白尿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大鼠氨基核苷嘌呤霉素肾病模型,应用光镜、电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RT鄄PCR观察nephrin在不同时间点肾病模型大鼠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表达改变情况。结果:①PAN注射后第1天和第3天,大鼠24h尿蛋白的排泄量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第10天达高峰,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1);第20天,尿蛋白排泄量逐渐下降,较对照组仍有显著差异(P<0.05);②在PAN肾病模型第3和第10天,透射电镜显示足细胞足突融合;③nephrin蛋白和mRNA水平的表达在大鼠PAN肾病模型第1天即出现下降,第3天出现明显下降,第10天下降到最低点,第20天,随着蛋白尿的恢复nephrin的表达也逐渐恢复;④肾小球足细胞nephrin表达的变化与肾病模型大鼠24h尿蛋白定量的变化呈负相关。结论:①nephrin表达的改变与大鼠氨基核苷嘌呤霉素肾病模型蛋白尿的发生密切相关;②nephrin是判断肾小球足细胞损伤的一个早期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高脂高能量饮食诱导下肥胖易感(obesity-prone,OP)大鼠与肥胖抗性(obesity-resistance,OR)大鼠腹膜后脂肪组织中脂联素基因mRNA表达的差异。方法:18只雄性SD大鼠,以高脂高能量鼠料饲养2周后,按体重增值大小分组,增重最多6只为OP组,增重最少6只为OR组。OP、OR大鼠继续饲以高脂高能量鼠料4周后,观察各大鼠体重变化和腹膜后脂肪组织湿重,并采用RT-PCR技术检测脂肪组织中脂联素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①高脂高能量鼠料诱导下,OP组大鼠体重、腹膜后脂肪组织湿重均明显高于OR组(P<0.01);②OP组大鼠腹膜后脂肪组织中脂联素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低于OR组(P<0.05);③大鼠腹膜后脂肪组织湿重与脂联素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相同饮食条件下,个体发生肥胖的易感性是影响脂联素水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入院高血糖对血管内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5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00例接受血管内机械取栓术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剔除糖尿病患者),根据入院血糖水平,将患者分为高血糖组(入院高血糖定义为血中葡萄糖7.8 mmol/L)57例和非高血糖组143例。入院和出院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患者的神经功能,术后采用改良脑梗死溶栓(mTICI)分级评估血管再通程度,随访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患者术后90 d预后情况。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既往史、住院时间、发病到再通时间(ORT)、脑梗死TOAST分型、再通情况等,比较两组患者血管内治疗的结局。结果 (1)两组患者在TOAST分型、年龄、高血压病史、心房颤动史、卒中史、冠心病史、ORT、入院NIHSS评分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mTICI分级、取栓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高血糖组患者的出院时病死率、住院期间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分别为28.1%(16/57)和31.6%(18/57)、非高血糖组分别为14.7%(21/143)和18.2%(26/1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028和0.039)。结论入院高血糖对患者接受机械取栓术后预后可能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5.
小G蛋白Rho/Rock信号转导通路与疾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Rho Rock信号通路介导多种平滑肌与非平滑肌功能异常的疾病 ,是近年的研究热点之一。它通过调节细胞内微丝骨架的聚合状态 ,参与多种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在支气管哮喘、血管痉挛、器官纤维化和肿瘤的浸润转移中均发现Rho Rock信号转导通路的异常活化。该文对该信号通路的组成、活化、调节等生物学特征及其在多种疾病发生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6.
目的 探讨低场MRI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38例AVM病例临床及MRI检查资料.结果 AVM40岁以下多见,好发于幕上,临床可无症状或表现为癫痫、头痛和神经功能障碍.AVM无出血并发症时,MRI和MRA主要表现为畸形血管团及血管流空效应;并发出血时可见颅内血肿的MRI表现;MRA可清晰显示AVM的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结论 低场磁共振MRI和MRA结合能够清晰显示AVM的解剖结构和病理变化,是诊断脑AVM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7.
高分级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早期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SAH)占脑卒中的5%,而其中75%是由于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引起,其中高分级颅内动脉瘤占20%~30%。随着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发展,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病死率已经明显下降至20%,死亡患者中超过90%为入院时的高分级动脉瘤患者。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6月—2010年8月收治的36例入院时Hunt-Hess分级为Ⅳ、Ⅴ级患者应用弹簧圈介入栓塞动脉瘤的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98.
目的:分析引种地与原产地栝楼籽脂肪的组成差异。方法:采用石油醚提取栝楼籽的脂肪,并通过气质联用技术对其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从原产地栝楼籽样品分离到29种成分,鉴定了23种。引种地样品中分离到34种成分,鉴定了27种。原产地与引种地栝楼籽所含脂肪酸的含量存在差异。结论:引种地栝楼籽所含机体必需脂肪酸的种类及含量优于原产地,更适宜作为休闲食品食用。  相似文献   
99.
目的 分析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子代4岁龄智能发育情况。方法 选取2009年1月-2009年12月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的单胎活产子代作为研究对象(ICSI,n=18例),以年龄、性别为匹配条件,选取该院出生的自然受孕单胎活产婴儿为作对照组(SC,n=36例);排除标准:孕周<32周,体重<1 500g,有宫内窘迫,出生窒息史者。利用中国韦氏学前儿童智力量表(C-WPPSI)分别比较两组儿童4岁龄的智力发育水平。结果 比较两组儿童4岁龄智能发育水平后发现,韦氏智力测验中ICSI子代总智商、言语智商及操作智商均值在正常范围,但得分均低于SC组(总智商:ICSI 100.67±11.45,SC 115.33±10.82;言语智商:97.72±14.21,111.72±12.40;操作智商:104.83±7.87,116.50±10.68),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两组智力异常的发生率,发现ICSI子代图画填充项目量表分<7的人数明显高于SC组(ICSI 4/18,SC 0/36,χ2=8.64,P<0.05)。结论 有限的样本量结果提示,ICSI子代4岁龄智能发育在正常范围,但韦氏智力测验IQ值低于SC组。ICSI子代远期智能情况需要通过更广泛、长期、系统的随访跟踪才能得出更为详实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探讨卡泊芬净对成年人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探究卡泊芬净对白血病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医院收治经氟康唑治疗无效的24例白血病合并真菌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3~64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卡泊芬净治疗,对患者接受治疗后7d及14 d的疗效及真菌清除率进行调查分析,同时对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在接受治疗7d时,痊愈2例、好转15例;进步2例及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70.83%,接受治疗14 d时治愈4例、好转17例,进步2例及无效1例,治疗有效率为87.50%,两个时间治疗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在接受治疗7d时真菌清除5株,清除率20.83%,未清除12株,未清除率50.00%,治疗14d后的真菌清除株数18株,清除率75.00%,未清除2株,未清除率8.33%.结论 卡泊芬净对成年人白血病并发真菌感染的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真菌清除效果,同时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