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49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研制与船用腹部手术牵开器相配套的高强度一次性使用的塑胶钩板.方法 根据临床使用船用腹部手术牵开器相配套的金属钩板时测得的拉力负荷值,通过工程力学和生物力学优化设计,优选高分子塑胶材料经注塑成型制成高强度一次性使用的塑胶钩板,并对制成的钩板进行耐高温热学和拉力学试验及临床使用验证.结果 选用医用聚甲醛树脂(polyformal dehyde,POM)制成与船用腹部手术牵开器相配套的高强度一次性使用的塑胶钩板,经耐高温热学和拉力学试验及临床使用验证,完全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结论 与船用腹部手术牵开器相配套的高强度一次性使用的塑胶钩板,质量轻、可拆卸、低成本且不丧失强度,特别适合平、战时舰船上批量手术时使用,该产品具备一定的高机械强度及耐高温性能,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22.
HSP27和GST在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表达的临床病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27(HSP27)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在正常大肠黏膜、大肠腺瘤和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SP27和GST在大肠组织中的表达。结果HSP27在正常肠黏膜、大肠腺瘤、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0%,33.3%,65%,70%,多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x^2=12.723,P=0.013)。两组间比较发现,HSP27表达率在正常组与大肠癌组存在差异,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最为显著(x^2=8.688,P=0.003),而其它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GST在正常肠黏膜、大肠腺瘤、无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0%,80.9%,90%,100%,多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x^2=16.707,P=0.001);进一步进行两组间比较发现,GST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的大肠癌组中的表达具有差异最为显著(x^2=10.909,P=0.001),而其它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GST和HSP27表达无显著相关。结论HSP27和GST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可能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发挥作用,特别在大肠癌恶性演进中以及预后预测中具有重要意义,可能作为独立的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胆囊急性炎症时腹腔镜下切除手术的可行性,为临床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急性结石性胆囊炎在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232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案的不同,将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的134例患者分为腹腔镜组,将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治疗的98例患者分为开腹组。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的情况。结果腹腔镜组未发生胆漏、残留胆囊、切口感染的并发症;开腹组胆漏的发生率为5.10%,残留胆囊的发生率为13.27%,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为17.35%。腹腔镜组胆漏、残留胆囊、切口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腹组(P0.05);手术时间(50.97±6.58)min、术中出血量(24.31±6.59)ml、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12.74±5.31)h、术后住院天数(4.36±1.52)d,均显著少于开腹组(P0.05)。结论胆囊急性炎症时实施腹腔镜下切除手术可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γ-连接素(γ-cat)在乳腺良性病变、乳腺上皮非典型性增生、浸润性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制作乳腺良性病变、乳腺上皮非典型性增生、浸润性乳腺癌组织芯片、免疫组化SP法检测γ-cat表达。结果组织芯片经免疫组化染色获取的有效信息量为97.3%;乳腺上皮非典型性增生、浸润性乳腺癌中的异常表达率(1/3、19/61)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乳腺癌组织γ-cat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显著相关,浸润性小叶癌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γ-cat表达与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结论γ-cat表达异常可能是乳腺癌发生的早期事件,其中与ILC的发生、发展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普通口罩对气传花粉的干预作用,为花粉症患者的户外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的暴片法。对取样器无遮蔽暴片为对照组,将取样器用口罩遮蔽暴片为预防组,并分二期、分组进行。一期纱布口罩组分别为6层、12层、16层;二期医用口罩组分别为一次性口罩和N95口罩、4层纱布。分别观察各组口罩干预气传花粉的价值。结果纱布口罩组6层、12层、16层与对照组比较(7·39±0·86、4·18±0·42、2·86±0·47、13·07±1·94),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4层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32·50±5·29、40·18±5·57),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医用口罩组一次性口罩、N95口罩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为5·79±1·53、2·79±0·87、40·18±5·57),差异均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戴普通口罩能干预气传花粉的吸入,建议花粉症患者在室外积极戴口罩进行预防。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研究冰冻切片对妇科门诊病例的诊断价值。方法 标本均常规采用低温恒冷切片机切片 ,HE染色 ,光镜观察作出诊断 ,通常在 1小时内病人可得到报告。所有标本作了冰冻切片后均解冻并用 10 %的福尔马林固定 ,作常规石蜡切片对照。结果 本组 6 0 4例冰冻切片诊断与常规HE对照表明没有假阳性或假阴性的诊断结果发生 ;延迟发出诊断报告 2 0例 ,延迟诊断率为3 3 %。结论 本组病例的诊断准确率为 96 7% ,没有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该方法具有很高的实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7.
周边型肺块影的鉴别诊断历来是临床医学的一大难题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的阳性率均较低 ,经皮细针吸取细胞学 (FNAC)亦有其局限性[1,2 ] 。自动活检枪的临床应用 ,为周边型肺块影的诊断开辟了一条重要途径。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自 1997年 5月~ 1998年 5月我院2 1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痰液脱落细胞学检查及其他方法未能确诊的肺部块影病人。年龄 2 2~ 71岁 ,其中男性 19例 ,女性 2例。1 2 方法1 2 1 定位 邻近胸膜的病灶 ,在B超下定位 ,偏离胸膜不能被B超探查的病灶则在CT或X线下定位。1 2 2…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七氟烷联合i-gel喉罩通气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11月本院收治的80例行小儿斜疝术和包皮切除术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七氟烷i-gel喉罩通气全身麻醉,对照组采用氯胺酮静脉注射全身麻醉。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并发症发生率、FLACC评分、苏醒时间。结果观察组T1时的SpO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T3、T4时的HR、MA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1、T2、T3、T4时的HR、MAP水平显著高于T0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6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LACC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苏醒时间为(10.14±3.55)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0.04±4.6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烷联合i-gel喉罩通气在小儿短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苏醒时间。  相似文献   
29.
目的:以紫杉醇/顺铂/氟尿嘧影亚叶酸(TAX/DDP/5-FU/LV)治疗方案为对照,探讨依立替影氟尿嘧啶/亚叶酸(CPT-11/5-FU/LV)联合用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3例不能手术切除或已有转移的胃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CTP-11 200mg/d,静脉滴注2h,第1天;LV200mg,/d,静脉滴注1h,第1~5天;5-FU 500mg/d,静脉滴注2h,第1—5天;对照组:TAX 180mg/d,静脉滴注2h,第1天;DDP 60mg/d,静脉滴注1h,第3天;LV 200mg/d,静脉滴注1h,第1~5天;5-FU 500mg/d,静脉滴注2h,第1~5天。两组均3周为1个周期,治疗至少2个周期,观察其有效率、生存期和毒副作用。结果:治疗组:可评价病例31例,其中CR0例,PR8例(25.8%),SD12例(38.7%),PD11例(35.5%),总有效率25.8%(8/31);对照组:可评价病例29例,其中CR 0例,PR 8例(27.6%),SD 12例(41.4%),PD 9例(31.0%),总有效率27.6%(8/29);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和对照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7.7个月和8.3个月,1年生存率分别为34.4%和41.4%,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毒副作用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下降、肝功能损伤、神经毒性、恶心、呕吐、腹泻等,多表现为Ⅰ、Ⅱ度,治疗组的腹泻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Ⅲ、Ⅳ度反应主要为中性粒细胞下降及神经毒性,治疗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没有出现治疗相关性死亡。结论:CPT-11/5-FU/LV静滴给药是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有效化疗手段,毒性反应较低,但合理剂量和疗程还需进一步的大样本治疗观察。  相似文献   
3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 核酸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性之间的联系。方法上皮性卵巢癌31例,卵巢上皮性良性肿瘤17例及正常卵巢组织5例,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显示各类卵巢组织中VEGF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上皮性卵巢癌组织的VEGF mRNA阳性表达率为48.39%(15/31),显著高于良性肿瘤(P〈0.05)。上皮性卵巢癌中VEGF mRNA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与否及腹水量密切相关(P〈0.05)。上皮性卵巢癌不同组织类型、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等指标均与VEGF mRNA阳性表达率无明显相关性(P〉0.05)。上皮性卵巢癌的预后与其组织中 VEGF mRNA阳性表达率亦无相关性(P〉0.05)。结论 VEGF mRNA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且与淋巴结转移与否及腹水量密切相关,可作为卵巢癌侵袭性评估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