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6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目的:研究靶向FoxM1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下调宫颈癌Hela、C33A及Siha等细胞系FoxM1基因表达后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的改变,寻找新的宫颈癌治疗靶点。方法:设计靶向FoxM1基因小分子干扰RNA(siFoxM1)并分别转染宫颈癌细胞系Hela、C33A和Siha,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siFoxM1对细胞内源性FoxM1表达的影响;采用Transwell小室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改变。结果:1转染siFoxM1可特异高效地下调宫颈癌细胞FoxM1mRNA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Hela、C33A和Siha细胞FoxMl mRNA分别下降92.29%,87.65%和95.82%;2细胞迁移试验显示3株细胞的平均OD值较对照组分别降低40.61%,49.65%和50.87%(P<0.05)。细胞侵袭试验显示3株细胞的平均穿膜细胞数较对照组分别降低86.67%,71.77%和72.48%(P<0.01)。结论:FoxM1基因表达下调可显著降低多株宫颈癌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有可能成为有效的宫颈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42.
目的检测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蛋白激酶B(AKT)在宫颈癌中的表达,进一步探讨其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技术检测66例宫颈标本(包括33例宫颈癌、2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0例正常宫颈组织)P13K、AKT、P-AKT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正常宫颈组织中P13K表达量分别为1.3880±0.0435、0.5330±0.0939、0.2427±0.0888,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KT/AKT分别为5.8702±0.0543.5.0755±0.0888、3.8353±0.0056,三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宫颈鳞癌与宫颈腺癌和腺鳞癌的P—AKT/AKT分别为6.7823±0.7745和0.7621±0.0709,宫颈鳞癌P—AKT/AKT表达明显高于宫颈腺癌和腺鳞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13K过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P-AKT/AKT高表达与宫颈癌的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43.
44.
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经典手术[1].为了减少术中术后出血、提高手术成功率往往要在术中放置支撑物.为了解术中有无放置支撑物对治疗效果及术后出血的影响,笔者对1986年8月~2003年12月在缙云人民医院眼科和丽水中心医院眼科行无支撑物的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慢性泪囊炎患者439例458眼(下称观察组)与行有支撑物的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慢性泪囊炎患者464例504眼(下称对照组)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5.
产科子宫切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 ,大多是由于产科并发症危及产妇生命时采取的重要抢救手段之一 ,其中以产后出血最为常见。随着围产期保健的加强和产程图广泛使用 ,产科子宫切除在临床上渐为减少。现将我院近年来遇到的 11例产科子宫切除作回顾性分析 ,探讨子宫切除的指征及防治措施。1 临床资料自 1993年 1月至 1999年 12月 ,共有 11例产科子宫切除 ,其中 6例在我院分娩 ,5例外院分娩后转入 ,占同期产科分娩总数的 1 18‰。产妇年龄最小的 2 3岁 ,最大的 31岁 ,平均 2 7岁。1 1 孕产次及孕周初产妇 5例 ,经产妇 6例 ;孕 37周以前 1例 ,孕 …  相似文献   
46.
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肩痛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 。据文献报道[2 ] ,缺血性脑血管病并发肩痛的发生率为8%~ 4 0 %。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0月我科共收治缺血性脑血管病合并肩痛患者 10 6例 ,经过系统的康复护理 ,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本组 10 6例中男 78例 ,女 2 8例 ,4 0~ 6 5岁 ,平均 5 5岁 ,均经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部位 :脑叶 75例 ,基底区 2 1例 ,其他部位 10例。并发肩痛出现的时间 30~ 90d ,平均 4 0d ;就诊时间为并发肩痛出现的 3~ 16d。合并高血压病 5 6例 …  相似文献   
47.
败血症无特异的临床表现.轻者具有一般感染症状,重者可发生心、肺、肝、肾等脏器损害及感染性休克等.临床上病死率高.因此.早诊断、早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血培养目前仍然是感染确诊的重要依据.但其阳性率的高低及药敏试验的准确性对临床治疗有很大影响。为了解本地区患者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及药敏情况.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我们对2005年12月-2007年11月的2452例住院患者的血培养结果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8.
阿昔洛韦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阿昔洛韦与常用药物配伍的稳定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在线检索1995~2006年间国内医药学期刊公开发表的阿昔洛韦与常用药物配伍文献资料,并加以归纳整理.结果:阿昔洛韦与盐酸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洛美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加替沙星、酚磺乙胺、多巴胺、果糖二磷酸钠、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等因理化性质改变不宜配伍.结论:除少数药物不宜配伍外,阿昔洛韦与大多数常用药物配伍按临床常用剂量,在一定温度和时间内配伍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49.
在老年性上睑下垂的矫正术中,我们用提上睑肌,Muller氏肌联合缩短术,矫正老年性上睑下垂,经过六个月到二年的临床观察得到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0.
TopoⅡα、GST-π、P-gp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慧君  吴绪峰  陈惠祯 《肿瘤防治研究》2006,33(3):197-199,F0003
目的探讨TopoⅡα、GSTπ、Pgp在卵巢癌化疗耐药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对80例卵巢癌、20例良性上皮性卵巢肿瘤、20例正常卵巢组织中TopoⅡα、GSTπ、Pgp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卵巢癌中TopoⅡα、GSTπ、Pgp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及良性肿瘤组,P<0.05。TopoⅡα、GSTπ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分化越差表达越高,P<0.05;Pgp的表达与多种病理因素无关,P>0.05。术前化疗组GSTπ、Pgp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术前未化疗组,P<0.05。结论TopoⅡα、GSTπ、Pgp在卵巢癌耐药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对制定合理的化疗方案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