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8篇
医药卫生   40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上消化道造影在胃癌手术后早期的应用方法及价值。方法对822例胃癌手术后早期应用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及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早期上消化道造影发现吻合口瘘、狭窄、动力性胃排空障碍等手术并发症,经及时治疗,大多数患者结局良好。结论在胃癌术后早期进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能够及时、准确发现消化道外科并发症,指导临床制定方案,亦为快速康复外科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探讨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近5年笔者所在医院经手术或立体定向活检病理证实的21例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患者,予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5~8周期及阿糖胞苷+地塞米松鞘内注射12~16次,后续放疗.结果 21例患者中位生存期(45.00±2.05)个月.预计5年生存率(29.2%±2.1%).毒副作用以骨髓抑制(100%)及胃肠道反应(78%)多见,其次为肝肾功能损害、口腔炎及脱发等.毒副反应多数可耐受.结论 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及阿糖胞苷+地塞米松鞘内注射后续放疗治疗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3.
长春瑞滨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晚期乳腺癌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82例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的转移乳腺癌患者分为两组:(1)长春瑞滨联合顺铂组(NP组)61例:长春瑞滨25 mg/m2,第1天和第8天,静脉滴注;顺铂75~80 mg/m2,静脉滴注,分割为2-5天。(2)长春瑞滨联合氟尿嘧啶类组(NF组)21例:诺维本用法同NP组,卡培他滨800~1 000 mg/m2,分早晚两次餐后30分钟口服,第1-14天,或替加氟600 mg/m2,第2-6天。3周为1周期,每2周期治疗结束2周后评价疗效。结果82例均可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NP方案组总有效率为60.7%(37/61),CR 3.3%(2/61),PR 57.4%(35/61),SD 36.2%(22/61),PD 3.3%(2/61)。既往放疗者疗效好于未放疗者(P=0.025),转移部位为单个者疗效好于多个者(P=0.017);NF组总有效率为38.1%,CR 4.8%(1/21),PR 33.3%(7/21),SD 52.4%(11/21),PD 9.5%(2/21),蒽环类耐药者疗效好于蒽环类和紫杉类耐药者(P=0.020)。两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长春瑞滨联合方案是治疗蒽环类和(或)紫杉类耐药转移性乳腺癌的有效解救方案。  相似文献   
64.
目的研究TIP30启动子甲基化在大肠癌与配对正常大肠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分析TIP30启动子甲基化状态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间的关系。方法对我院2009-2010年收治的50例大肠癌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和配对正常大肠黏膜组织,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方法检测TIP30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结果大肠癌TIP30启动子高甲基化与患者淋巴结转移情况(P=0.003)、CEA水平(P=0.005)及临床分期(P=0.048)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与病变部位(结肠与直肠)之间未见显著相关性(P=0.309)。此外,TIP30启动子高甲基化在血清CEA水平较高(>15 ng/ml)的患者中比血清CEA水平较低(<15 ng/ml)的患者中更常见(P=0.005)。结论TIP30启动子高甲基化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CEA水平及临床分期呈正相关,与病变部位无明显相关性。TIP30启动子甲基化有望成为一种新的大肠癌分子诊断肿瘤标志物,用于大肠癌患者的早期诊断与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65.
0引言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人体内降解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extra-cellar matrix,ECM)的主要酶类,参与肿瘤演进等众多生理和病理过程。基质金属蛋白酶-10(MMP-10,stromelysin-2)是基质金属蛋白酶中的一个成员,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MMP-10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肺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构建miRNA-375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转染结直肠癌细胞,探讨其对结直肠癌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qRT-PCR法检测结直肠癌细胞株中miRNA-375表达水平.构建FUA-ZMCS-EF1-EGFP-miR-375/inhibitor慢病毒表达载体,建立稳定过表达miRNA-375及其抑制剂的HCT-116亚细胞系,体外观察细胞生长速度并绘制生长曲线,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划痕实验检测miRNA-375对HCT-11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法检测miRNA-375对细胞内ERK磷酸化水平的影响.结果:结直肠癌细胞株中miRNA-375低表达不但能促进细胞生长、抑制细胞凋亡,而且能促进细胞内ERK磷酸化水平、增加细胞迁移力和侵袭力.结论:结直肠癌miRNA-375发挥抑癌基因的作用,为miRNA-375在结直肠癌基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67.
目的 观察红花黄色素注射液治疗痰阻心脉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痰阻心脉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血塞通注射液治疗,治疗组用红花黄色素注射液静脉输注,疗程均为14天.结果 治疗组心绞痛缓解总有效率83.33%,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80.56%,对照组分别为,79.41%、76.4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红花黄色素注射液能有效改善痰阻心脉型冠心病心绞痛症状.  相似文献   
68.
目的观察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常规使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中药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及webster和UPDR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两组Websterl和UPDRS评分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1),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webster评分显效率为96.8S%,对照组为49.56%;治疗组UPDRS评分显效率为82.13%,对照组为7.8%,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天麻钩藤饮合镇肝熄风汤治疗帕金森病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9.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18~25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小RNA,通过抑制靶基因翻译,调控靶蛋白表达,从而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业已发现miRNA在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关键调控作用,与肺癌治疗中面临的耐药、预后等问题关系密切,并与p53、Notch、EGFR、VEGF等重要通路对话广泛。本文就miRNA和这些重要通路关系的研究作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Survivin、P-糖蛋白(P-gp)表达与以紫杉醇为主的化疗疗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苦参碱对化疗疗效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120例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Survivin、P-gp表达水平,分为双阳、单阳和双阴表达组。每组随机分为含紫杉醇化疗组(A组)和化疗联合苦参碱组(B组),分别以χ2检验和Kaplan-Meier方法分析有效率和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在120例患者中,Survivin、P-gp的表达率分别为52.5%(63/120)和35.0(42/120)%,仅Survivin的表达与病理类型相关,P=0.026。在A组中,双阳性组、单阳性组、双阴性组RR分别为23.1%(3/13)、57.7%(15/26)和71.4%(15/21),PFS分别为1.86、3.34和4.32个月,OS分别为7.43、10.91和11.37个月。3个表达组RR、PFS和OS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21、0.009和0.006。组间比较,联合苦参碱后RR在各个表达组均有上升趋势,特别是双阳性组RR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2,χ2=3.232。仅单阳性组在联合苦参碱后PFS有延长,P=0.030。结论:Survivin、P-gp表达水平可有效预测NSCLC含紫杉醇化疗的疗效,且联合苦参碱可提高化疗有效率,延长PF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