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4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67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5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20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31.
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发生许多主要并发症,包括大、小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常常也易患其他病变,包括白内障、高血压和泌尿道感染。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和中风血管并发症是影响糖尿病人最常见、最严重的疾患,因而使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脂质和胆固醇沉积引起的血管壁中层和内层的变化,其性质在糖尿病人和非糖尿病人是相同的,但比较其沉积量,以糖尿病人为多,糖尿病人粥样硬化比较常见,年轻病人发展更为迅  相似文献   
32.
卢艳慧  陆菊明 《药品评价》2008,5(10):417-422
●机体功能及认知功能良好、预期寿命较长的老年人,糖尿病治疗目标应参照年轻人。(E)  相似文献   
33.
心脑血管疾病是国人健康的最主要危害,数据显示,目前心脑血管病死亡占总病死率原因的首位,并且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趋势.因此,加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刻不容缓.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最基本药物,无论疗效还是药物经济学上,均具有较高的价值.自1988年至今,已有多项临床研究及相关荟萃分析证实了阿司匹林在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作用,基于大量的循证证据,各指南对阿司匹林的使用进行了详细的推荐,但各国指南推荐之间存在大同小异的情况.我们拟对各国重要指南予以概述,以进一步明确如何在临床中规范应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34.
患者,女,50岁。1988年4月,无明显诱因突发双眼畏光、流泪、红肿、视力下降伴低热,头剧痛、脱发,头发变白,头部及臀部皮肤色素脱失。既往无怕热或畏寒、咳嗽、咳痰、胸闷、心慌及骨关节红肿痛、活动障碍。大、小便正常。眼科检查:视力右眼0.05,左眼0.01。双眼混合性充血,房水混浊,KP(++++),虹膜纹理欠清晰,双瞳孔不规则,光反射迟钝,晶状体,玻璃体透明,眼底视网膜呈晚霞样色彩,眼压正  相似文献   
35.
二甲双胍是治疗 2型糖尿病的重要药物 ,但有1 0 %~ 30 %的用药者出现维生素B12 吸收不良 ,有关其机制目前尚有争论。有研究认为是由于二甲双胍通过延迟食物吸收而改变了肠道动力和 (或 )促进细菌生长所致。但因回肠粘膜细胞B12 内因子的摄取是钙依赖性的 ,而二甲双胍可影响钙依赖性膜运动 ,故作者推论二甲双胍所致的钙吸收不良很可能与其改变肠粘膜钙代谢有关。本研究观察了二甲双胍降低血清维生素B12 的程度及机制。方法  2 1名 30~ 60岁接受磺脲类口服降糖药治疗的 2型糖尿病患者经排除影响胃肠蠕动功能的因素后 ,以年龄、种族和初…  相似文献   
36.
Pommer在1885年首先提出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但直到1990年在丹麦举行的第三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以及1993年在香港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骨质疏松研讨会上,OP才有了明确的定义,并得到世界的公认:是一种以骨量减少、骨的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致使骨的脆性增加以及易于发生骨折的一种全身性骨胳疾病。  相似文献   
37.
38.
糖尿病患者存在多种胰岛素拮抗激素的异常。已知生长激素、胰高糖素和儿茶酚胺等与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或急、慢性并发症有关。但对糖尿病患者血液中ACTH和皮质醇改变的研究甚少。为了了解糖尿病患者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的变化和垂体ACTH分泌的储备能力,我们对糖尿病患者测定了基础和服氨基导眠能(氨导)后的血浆ACTH,血清皮质醇(SC),尿游离皮质醇(UFC)和尿17-ks水平,并与正常人作了对比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9.
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回归理性之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情危重患者处于应激状态,不管是否患有糖尿病,常常伴有高血L糖.严重高血糖与死亡率增加有关.近年来对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标准进行了许多有益的研究.初期观察发现血糖控制完全止常化(4.1~6.1mmol/L)能降低危重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被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疾病指南所接受并实施;而后续的多项研究则未能'证实上述结果,严格控制血糖组的低血糖发生率明显增加.最近一项大宗病例研究显示血糖控制正常组(4.5~6.0mmol/L)的死亡率明显高于血糖较高组,低血糖的发生率也明显增加.因此目前认为应对危重患者的血糖水平进行适度控制,即血糖>10mmol/L时启动胰岛素治疗,目标范围为7.8~10mmol/L.  相似文献   
40.
李春霖  陆菊明 《天津医药》1999,27(7):396-398
目的:探讨Ⅰ型糖尿病患者植物神经病变和血压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方法:对44例偶测血压正常的Ⅰ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了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检查、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以及悄白蛋白排泄率(UAE)测定。结果:存在植物神经病变的Ⅰ型糖尿病患其偶测收缩压、舒张压、UAE均高于植物神经病变者,且ABPM多项指标异常。心脏植物神经功能检查计分与UAE及多顶ABPM指标显著相关,但与偶测血压无相关性。结论:偶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