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52篇
医药卫生   17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中医舌诊是中医学最具传统中医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传统舌诊判断往往依靠医生当场的目测诊察,其结果取决于医师主观意识、经验累积,并受当时环境因素光源、亮度等条件限制,难以避免出现误差,同时由于没有客观的详细记录,对于舌象的变化,病历记载欠理想.由于缺乏精确记录和可保存舌象影像资料,既不利于研究,也无法达到可重复之要求,同时也不利于开展学术交流.因此,目前部分单位开展了舌象仪的研制.  相似文献   
72.
73.
脉诊是中医独特的诊断方法之一,历来被人们所重视.但脉诊之难同样被人们所公认,早在<脉经.序>中就有过这样的论述:"脉理至微,其体难辨,弦紧浮芤,展转相类,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由于脉诊操作上的技术要求较高,不少学生望而却步,对其努力不够,使其难上加难.直接影响了临床脉诊的准确性.据有的学者统计,脉象信息丢失惊人,有的医院全年住院的1400例病人,其病历记录只记载了18种脉象,有36%的脉象未能诊出,18种诊出的脉象中,又有7种诊出率不足1%,诊出率大于5%的仅有5种脉象,约占28脉的17.86%.[1]这样的结果很难说与当前临床实际完全相符,只是说明当前提高中医师的脉诊技术水平已刻不容缓.为此,我们在本科教学中采用了脉诊基本功强化学习法,成效显著,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4.
目的: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脉象客观指标,探讨冠心病患者的脉象变化,为临床辨证冠心病提供客观化依据及疗效评价指标。方法:应用YM-Ⅲ型脉象采集仪对观察组289例冠心病患者及对照组120例正常人的脉象进行采集,并对2组的脉象、脉图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按单一脉象统计,冠心病患者可见脉象有11种,其中弦脉、滑脉、沉脉共占76.48%,较其他脉象所占比例大。弦脉观察组占34.60%,对照组占1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滑H脉观察组占29.41%,对照组占19.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脉象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1、U、h3/h1这3个变量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图参数可为临床上冠心病中医辨证论治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75.
神是中医学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在临床诊断时对神尤为重视.望神是望诊的第一个内容,舌诊有诊舌神之说,脉诊中的神更是构成正常脉象所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故《灵枢·天年》有:"失神者死,得神者生也"的记载.  相似文献   
76.
中医药工程学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新兴的一门边缘化的交叉学科,运用工程技术的原理和现代自然科学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中医学的基本理论、机制和体系。其研究方向包括:1中医诊断客观化的研究;2建立中医学综合系统;3揭示中医学的科学内涵。中医药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其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培养大量的专业人才,使得中医药工程学的发展能真正的从理论中来到实践中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完善中医疗效的评价系统,并且能不断的提高现有的研究技术,实现新的突破,为维护人类的健康和提高生命质量做出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7.
目的探讨儿童抽动障碍的中医证型与脉象的关系。方法将212例儿童抽动障碍患儿分为肝旺风动、肝肾阴虚、脾虚肝亢、痰火扰心四个证型,采用中医脉象数字化分析仪对四组的脉象进行测定。结果儿童抽动障碍患儿多见弦类脉和滑类脉,脉象参数中P波、P角、V/P、D波在不同证型中存在差异(P〈0.05)。结论脉象参数可作为儿童抽动障碍中医辨证分型的参考指标,可能为儿童抽动障碍提供辅助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78.
中医诊断学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构建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诊断学是中医专业课程体系中的主干课程之一,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中医诊察病情、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方法和技能。其教学内容繁杂、抽象、零散,涉及临床各科大量的病症,仅以课堂教学传授知识模式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的需求。根据现代教育理念及教学规律,应用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构建中医诊断学网络课程教学平台以配合课堂教学,使教学方法多元化,  相似文献   
79.
论中医健康状态精辨识理论框架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构建中医健康状态精辨识理论框架,为中医健康状态精辨识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中医“形神合一”健康观指导下,基于中医精理论,采用头脑风暴法,初步构建中医健康状态精辨识理论框架。结果:中医健康状态精辨识理论框架包括精充足辨识和精不足辨识2个类别,每个类别含有形象、窍象、神志象、舌象、脉象五个方面内容。结论:中医健康状态精辨识理论框架将更好地指导中医健康状态精辨识实践。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讨失眠患者舌象变化与血流变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失眠患者70例,并选择健康查体者7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舌象采集系统进行舌象的识别分析,同时进行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检测。结果:失眠组与对照组相比,在舌苔、舌色、舌形及舌质RGB值等方面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失眠组血液流变特征与舌象改变有相关性,15项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中有12项与舌诊变化有关。结论:失眠患者舌象与血液流变性异常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