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4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探讨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在内科见习中对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培养的意义。方法:将2003级临床系1组64名学生随机分为传统见习组和以病例为引导的见习组,进行内科学循环、呼吸、消化系统内容教学,比较两组效果的差异。结果:以病例为引导的教学方法组在分析问题、提高临床思维方面优于传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病例为引导的内科学见习方法较传统教学更具有优越性,更适合内科见习教学。  相似文献   
12.
NS398对放射抗拒食管鳞癌细胞的放射增敏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金曙  吴清明  于皆平 《医药导报》2006,25(7):613-615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选择性抑制药NS398对放射抗拒食管癌细胞的放疗增敏效应。方法通过γ射线反复照射EC9706细胞,每次照射剂量200cGy,再克隆培养,重复以上过程达到累计放射剂量6000cGy,筛选得到放射抗拒细胞株EC9706R,采用克隆形成实验检测EC9706R及其亲本细胞的放射敏感性。采用不同浓度的NS398处理EC9706R细胞,研究它对EC9706R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结果筛选得到的放射抗拒人食管鳞癌细胞株EC9706R较亲本细胞显示出明显的放射抗性,不同浓度的NS398对食管癌EC9706R细胞均具有放疗增敏效应,25,50,100,150μmol.L-1的NS398作用24h后均能检测到放疗增敏作用,其放射增敏比SERSF2、SERDq分别为1.05,1.10,1.15,1.23和1.14,1.28,1.36,1.67,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NS398对放射抗拒食管癌细胞EC9706R具有明显的放疗增敏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EUS)联合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EMBM)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对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消化内镜中心2011年8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经普通胃镜、超声胃镜确诊的35例位于食管黏膜下肿瘤患者行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标本送病理学检查,术后定期复查胃镜,评估患者疗效。结果3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术后病检15例,与内镜活检标本符合率为93.3%(14/15),20例未取检者超声胃镜符合率为95.0%(19/20),超声胃镜总符合率为88.6%,有6例患者出现胸痛,其中2例行内镜下止血,患者无穿孔、感染、梗阻等并发症发生。术后2周复查创面无渗血、渗液,4周创面完全愈合形成疤痕,术后随访6个月~2年无患者复发。结论超声胃镜可以判断食管黏膜下肿瘤起源并初步定性,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操作简便、用时短,超声内镜联合内镜下多环黏膜切除术治疗食管黏膜下肿瘤安全性高、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王艳  吴清明  童强  金曙  邓卫平 《重庆医学》2008,37(8):825-829
目的研究食管癌放射抗拒细胞多药耐药基因的表达。方法以食管癌EC9706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长期、间隔、γ射线照射的方法建立放射抗拒的食管癌EC9706细胞系EC9706-R,MTT法测定EC9706-R的耐药指数,免疫细胞化学法和RT-PCR法分别测定P-gp、GST-π的蛋白和mRNA的表达。结果EC9706-R细胞耐药指数是EC9706细胞的1.24倍,P-gp和GST-π的蛋白均有表达,mRNA表达比EC9706细胞高。结论诱导建立的食管癌放射抗拒细胞EC9706-R的化疗耐药性有所增高,原因多为放疗增加了P-gp和GST-π的表达。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CdR)对食管鳞癌细胞株ECa109增殖抑制作用,以及对ECa109中TIG1基因甲基化状态及其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组分别使用10、20、50、100μmol/L的5-aza-CdR处理ECa109细胞,对照组用不添加5-aza-CdR培养基培养;采用MTT法检测两组细胞生存率的变化;MSP检测TIG1基因的甲基化状态;RT-PCR法检测TIG1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5-aza-CdR可以显著抑制ECa109的生长,实验组细胞生存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同种药物浓度,作用时间延长,生存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一作用时间,随着药物浓度增加,细胞生存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ECa109细胞TIG1基因处于高甲基化状态,经过10μmol/L及20μmol/L的5-aza-CdR处理细胞株120h后,TIG1基因的甲基化部分解除.对照组ECa109细胞中无TIG1 mRNA表达,采用10μmol/L及20μmol/L浓度药物处理72、120、168h后细胞株中TIG1 mRNA恢复表达,且20μmol/L处理组细胞较10μmol/L组TIG1 mRNA表达增强.结论:5-aza-CdR可以抑制ECa109细胞生长,且具有剂量及时间依赖性;ECa109中TIG1基因甲基化阳性,其mRNA的表达缺失;经5-aza-CdR干预后可使TIG1基因发生去甲基化修饰,恢复表达,去甲基化修饰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探头超声内镜(MPS)诊断直肠类癌的价值。方法 21直肠隆起的患者行MPS检查,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 3例为直肠类癌,MPS表现为低回声改变,起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18例为直肠息肉,MPS表现为强回声改变,起源于黏膜层。结论 MPS下直肠类癌与常见的直肠息肉表现明显不同,具有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肠类癌的临床特征,提高对其认识,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大肠类癌的临床特点、内镜下特征、良恶性判断及治疗方法。结果25例大肠类癌患者中,肿瘤直径〈1.0cm者18例。12例直径〈0.5cm者均无肌层浸润及局部淋巴结转移。11例无肌肉层浸润及淋巴结转移的类癌患者,9例内镜下治疗能获得良好效果,5年生存率为100.0%;2例行外科手术,术后1例因类癌扩散并脑转移死亡,另1例仍生存。犯肌层、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者5例,其中1例因肺部感染死亡,余4例随访至2013年3月仍生存,5年生存率为80.0%。局部淋巴结转移者3例,均为腹膜后淋巴结转移,1例生存时间2年,2例随访时间〉60个月,随访至2013年3月仍生存,5年生存率66.7%。远处转移者2例,1例肝转移患者,生存时间6个月,另外1例肺部转移者生存时间为2年3个月。结论类癌直径小,与息肉区分困难。怀疑为大肠类癌者,建议多取检;类癌侵及肌层、局部淋巴结转移或有远处转移者,5年生存率低;无肌层侵犯、淋巴结转移或远处转移者,适合选择内镜下治疗。  相似文献   
18.
p27kip1基因转染增强放射抗拒人食管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p27kip1基因转染对人放射抗拒食管癌细胞放射敏感性的影响。方法以重组腺病毒介导的p27kip1基因转染人放射抗拒食管癌细胞EC9706R,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27kip1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转染前后肿瘤细胞周期,克隆形成实验检测p27kip1基因转染前后两种EC9706R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结果腺病毒转染后放射抗拒食管癌EC9706R细胞p27kip1表达明显升高,细胞周期结果显示G0/G1期阻滞;转染p27kip1前后放射敏感性参数检测结果比较:转染前EC9706R细胞SF2=67.4%,Dq=1.66 Gy,转染后SF2=49.7%,Dq=1.03 Gy,放射增敏比SERSF2、SERDq分别为1.36,1.6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27kip1基因转染能增强人放射抗拒食管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9.
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及意义。方法流式细胞仪测定31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同时检测15例正常人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肝硬化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T辅助/诱导细胞亚群(CD4^+)、T辅助淋巴细胞/T抑制淋巴细胞亚群(CD4^+/CD8^+)较正常对照明显降低(p<0.01),腹水CD3^+、CIM^+、CD8^+、CD4^+/CD8^+较外周血显著降低(P<0.001)。结论肝硬化患者外周血及腹水T淋巴细胞亚群存在明显异常,表现为全身及腹膜腔局部的免疫力低下。  相似文献   
20.
<正>由于内镜诊疗技术的进步,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持续增加,病死率持续降低,早期食管癌(ESC)患者5年生存率已达90%以上[1]。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被认为是一种治疗ESC的首选方法[2],广泛应用于临床。因此存在ESD治疗多病灶ESC及癌前病变的病例,而目前国内对该类病例鲜有报道。本研究主要总结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的此类病例,并分析ESD多病灶同步治疗ESC及癌前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