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01.
姚强  闵科  邓建良  许春妮  金俊 《海南医学》2014,(19):2819-2821
目的研究唑来膦酸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及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采用CCK-8试验检测唑来膦酸对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抑制作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药物对VEGF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0.2~3.2μg/L的唑来膦酸能显著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时间及剂量依赖性,不同药物浓度作用后,胃癌细胞株VEGF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唑来膦酸能抑制胃癌细胞株SGC-7901的生长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为下调VEGF表达。  相似文献   
102.
金俊  张臻  崔亮  赵喆  谈世进 《实用老年医学》2015,(4):300-302,306
目的探讨加倍剂量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微量蛋白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89例,单药治疗血压均未达标,随机分为对照组48例和治疗组41例,对照组给予缬沙坦80 mg/d+氨氯地平5 mg/d,治疗组给予缬沙坦160 mg/d,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压、24 h尿微量白蛋白(m Alb)、肝肾功能及电解质变化情况。结果随访12周,对照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83.33%,24 h m Alb从(115.20±12.32)mg/24 h下降至(53.79±9.35)mg/24 h(P<0.02);治疗组血压控制达标率为85.37%,24 h m Alb从(118.81±10.27)mg/24 h下降至(51.75±8.49)mg/24 h(P<0.05);2组间治疗后血压达标率、m Alb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2组治疗前后尿素氮(BUN)、血肌酐、胱抑素、电解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合并微量蛋白尿患者,加倍剂量缬沙坦与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均具有良好的降压达标率和降低尿微量蛋白作用,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了解兰州地区蝇类带菌状况,为科学防治蝇类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微生物培养分离法检测。结果蝇类带菌率平均为90.63%。检测出大肠埃希氏菌28株,沙门氏菌2株,志贺氏菌1株。结论蝇类是肠道传染病的重要传播媒介,应加强蝇类和蝇媒病防治。  相似文献   
104.
目的 探讨尿11-脱氢血栓素B2(11-DH-TXB2)浓度与高教育背景的老年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减退之间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我科门诊及住院病人中无症状但经头颅MRI检查明确为脑梗死者60例,所有入选者教育程度均为大学以上(含大学).取晨尿4 ml,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尿11-DH-TXB2浓度.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医师进行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满分30分)测评及蒙特利尔认知评估(MOCA,满分30分),记录评测结果.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MMSE异常组和MMSE正常组相比,尿11-DH-TXB2浓度明显升高,MMSE异常组中MMSE评分与尿11-DH-TXB2浓度呈负相关,MOCA异常组和MOCA正常组相比,尿11-DH-TXB2浓度明显升高,MOCA异常组中MOCA评分与尿11-DH-TXB2浓度呈负相关(P均<0.01). 结论 尿11-DH-TXB2浓度升高与老年高教育背景无症状脑梗死患者认知功能减退之间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5.
吉非替尼对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俊 《北方药学》2011,8(6):9-10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对晚期肺腺癌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探讨晚期肺腺癌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09年4月收治的晚期肺腺癌患者2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紫杉醇+卡铂联合化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吉非替尼进行一线治疗。治疗6周后采用RECIST标准进行疗效评价,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患者客观有效率为42.86%(6@14),疾病控制率为57.14%(8@14)。观察组患者客观有效率为57.14%(8@14),疾病控制率为71.43%(10@14)。两组患者治疗后客观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抑制,2例患者不能耐受而中断治疗。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较轻微,以皮疹、面部色素沉着、口腔溃疡和腹泻为主,可以耐受。结论:吉非替尼疗效满意、服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可以作为晚期肺腺癌一线治疗的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106.
对老年患者应用腰硬联合麻醉100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下腹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中应用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1000例择期手术患者,ASAⅠ~Ⅲ级,年龄65~91岁。患者入手术室后开放静脉,预先输入平衡盐溶液8~10ml/kg。患者侧卧,于L3~4或L2~3先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以针内针法行腰麻,见脑脊液流出后,以20~30s注入0.75%布比卡因1~1.5ml,将腰麻针退出,从硬膜外穿刺针置入硬膜外导管,留管3~4cm。结果除5例出现麻醉平面高于T10〈T6外,其余患者阻滞范围均在T10以下,显效时间短,麻醉效果满意。结论 小剂量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患者下腹部、会阴部及下肢手术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T2DM)合并骨质疏松症(OP)患者血清骨形成与骨吸收生化指标随年龄变化及与OP的关系。方法根据是否合并OP,将185例老年男性T2DM患者分为OP组103例,非OP组82例。采用双能X线法检测骨密度,分别检测2组血清骨形成生化指标包括骨碱性磷酸酶(BAP)、骨钙素(OC)、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血清骨吸收生化指标Ⅰ型胶原C端肽(CTX)、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清白蛋白(GA)的浓度,并进行比较。结果 OP组的BMI及FINS、骨形成指标(BAP、OC、PINP)浓度低于非OP组,FPG、HbA1c、GA浓度及病程高于非OP组(P〈0.05),骨吸收指标(CTX)浓度高于非OP组(P〉0.05)。OP组骨形成生化指标浓度低于骨量减少组(P〈0.05),骨吸收指标浓度高于骨量减少组(P〉0.05)。OP组骨形成生化指标浓度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男性T2DM合并OP的发生与骨形成能力不足有关,在治疗T2DM的同时,应重视早期预防和治疗OP。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血清骨形成与骨吸收生化指标随年龄变化及与骨质疏松症(OP) 的关系.方法:采用双能X线法检测197 例老年男性骨密度(BMD),分别检测血清骨形成生化指标(骨碱性磷酸酶BAP 、骨钙素OC 、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 及血清骨吸收生化指标(I 型胶原C端肽CTX) 的浓度.结果:三组(70~79 岁组、80~89 岁组及90 岁以上组)的骨形成生化指标(BAP 、OC 、PINP) 浓度低于60~69 岁组(P<0.05),三组的骨吸收生化指标(CTX) 浓度高于60~69 岁组(P>0.05),骨质疏松症组骨形成生化指标浓度低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骨吸收生化指标浓度高于骨量减少组及骨量正常组(P>0.05),骨形成生化指标浓度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结论: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生与骨形成能力明显不足有关,应重视骨形成生化指标对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的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09.
苏中地区风疹流行的调查分析金俊,郑美华,蒋文君,祝双利,许文波(江苏省海安县人民医院)(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关键词风疹,流行病学,调查1993年10月~1994年5月苏中地区发生一次风疹流行,波及7个市县,发病最多的是海安县,该县及周边地...  相似文献   
110.
乳牙根管充填效果与临床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乳牙的根管充填效果与临床的疗效关系。方法:150例乳牙根管治疗后用氢氧化钙碘仿糊剂进行根管充填。24h后电话随访,观察疗效。结果:101个牙恰填,49个牙超填,恰填的病例临床疗效明显优于超填的病例。结论:乳牙根管治疗中,预测根管长度,操作仔细,避免超填,可提高乳牙根管充填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