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9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87篇
医药卫生   1950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3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8篇
  2013年   52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9篇
  2010年   137篇
  2009年   140篇
  2008年   129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47篇
  2005年   98篇
  2004年   95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78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45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1.
 目的研究在全麻手术患者中硫喷妥钠对丙泊酚药动学的影响,并与单用丙泊酚时比较。方法16名全麻手术患者分为2组,分别静注丙泊酚2mg·kg-1或1%丙泊酚和2.5%硫喷妥钠1:1等体积混合液0.2mL·kg-1(相当于丙泊酚1mg·kg-1,硫喷妥钠2.5mg·kg-1),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丙泊酚血药浓度。用3P97程序拟合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静注丙泊酚的药-时曲线符合三室模型,单用组与合用组的药动学参数:t1/2α分别为(0.8±0.4)和(0.7±0.3)min,t1/2β分别为(10.2±15.6)和(6.5±5.0)min,t1/2γ分别为(113.0±47.2)和(159.0±82.5)min,Vc分别为(0.055±0.022)和(0.052±0.041)L·kg-1,CL分别为(17.4±4.5)和(15.5±8.3)mL·h-1·kg-1,AUC分别为(108.92±31.68)和(88.84±59.08)mg.min·L-1。结论二组患者间丙泊酚主要药动学参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2.
郭涛  常馨予  夏东亚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17):1336-1338
 目的研究汉族健康志愿者单剂量po替硝唑片的药动学。方法健康志愿者10名(其中男性5名,女性5名),单剂量po替硝唑片剂1 g,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替硝唑的含量。用DAS软件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用SPSS软件对不同性别药动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受试者单剂量po 1 g替硝唑的主要药动学参数:ρmax为(19.04±2.42)mg·L-1,tmax为(2.15±0.47)h,t1/2为(16.94±2.40)h,AUC0-72h为(454.37±59.74)mg·h·L-1,AUC0-∞为(486.14±65.63)mg·h·L-1。结论汉族健康志愿者单剂量po替硝唑片的体内药动学过程符合一室模型。经统计学分析,汉族健康志愿者药动学过程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93.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已成为治愈恶性血液病的重要手段。传统的allo-HSCT预处理方法以致死性的超大剂量化疗联合(或不联合)放疗进行预处理,摧毁患者的造血和免疫功能,最大限度地清除受体体内残存病灶,抑制宿主对移植物的免疫应答促进移植物的植入.  相似文献   
94.
目的分析关节镜在军事训练伤导致的半月板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关节镜下对122例半月板损伤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个月;优101例1(82.8%),良12例(9.8%),差9例(7.4%),优良率92.6%。结论关节镜下半月板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且能最大限度保留半月板。  相似文献   
95.
ICD、CRT、CRT-D对猝死高危人群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比植入型心脏复律除颤器(ICD)、心室再同步(CRT)和心室再同步心脏复律除颤器(CRT-D)在心性猝死高危患者中的疗效及实施技术的可行性与合理性.方法 采用逐步纳入研究的方法连续收集109例心性猝死高危患者,分别植入ICD 55例,CRT46例,CRT-D 9例.记录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相关资料及心功能评价指标等,所有资料进行自身对比与组间比较.结果 ICD、CRT-D和CRT组手术成功率分别为100%、100%和86.9%.术后随访5~101(平均29±18)月,ICD组7例死亡(12.7%),CRT组14例死亡(35.0%),CRT-D组无死亡.植入ICD和CRT-D的63例患者中,37例共发生951次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事件,除1次因电池耗竭失败外,均被ICD/CRT-D有效纠治.植入CRT/CRT-D的49例患者中,37例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6MWT)、心功能分级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等心功能评价指标较术前有不同程度改善且持续致随访结束(75.5%),11例心功能改善,但未持续至随访结束(22.4%).3组患者生活质量(QOL)评分均较术前提高.结论 ICD、CRT、CRT-D均对猝死高危患者有明显的保护作用,ICD更适合于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较轻但有VT/VF发作史或高发倾向的患者,CRT更适合于CHF较重的患者,CRT-D应作为严重心脏器质性疾病有猝死高危患者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96.
叶酸干预对食管贲门癌前病变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叶酸对食管/贲门各级癌前病变的影响.方法:对河南省林州市食管癌(EC)高发区普查发现的384例食管/贲门正常及各级癌前病变居民进行为期1年的叶酸和安慰剂双盲对照研究,最终58位参与者(叶酸组30位,对照组28位)符合分析条件.结果:膳食补充药剂后叶酸组食管各级癌前病变好转率为50%(15/30),低于对照组的64%(18/28);无变化率为40%(12/30),高于对照组的21%(6/28);而恶化率为10%(3/30),低于对照组的14%(4/28),X2=2.349,P>0.05.叶酸组贲门各级癌前病变好转率为20%(6/30),低于对照组的17%(5/28),无变化率为23%(7/30),低于对照组的50%(14/28);而恶化率为17%(5/30),低于对照组的21%(6/28),X2=4.376,P>0.05.结论:未观察到叶酸干预对食管/贲门各级癌前病变有明显影响,尚需进一步扩大样本量验证.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食管神经递质对食管癌细胞分化的影响及其机制,为防治食管癌与复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应用EC109细胞系,分为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组、Ach加阿托品组、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 NE)组、NE加托拉唑林组、Ach NE组和对照组,体外培养14 d,HE和氧化还原修复酶-1(peroxiredoxin-1, PRX1)免疫组化染色,镜下观察和图像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各药物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1)细胞3 d长出突起,7 d明显长长,14 d部分细胞之间相互连结形成网状;2)PRX1免疫组化显色明显加深;3)核质比下降.Ach和NE 组3项指标与对照组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神经递质Ach和NE对食管癌细胞分化具有诱导作用,其作用可能与其增强DNA修复酶的表达有关,但其确切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研究.该发现为开拓食管癌发病机制和防治研究的新领域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8.
目的 评价在心内射频消融中应用经胸二维超声心动图(TTE)作为影像学引导电极导管到位的可行性、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10例持续性、永久性房颤患者和1例房扑患者以TTE作为影像学指导电极导管置放、靶点标测.结果 TTE成功引导9例患者行房室结阻断术及心脏永久起搏器植入术,1例患者成功进行了房扑消融,1例患者进行了房室结改良.结论 TTE可成功作为影像学指导,部分或全部替代X线透视引导心内射频消融术.  相似文献   
99.
孙文嘉  夏东亚  郭涛 《中国药房》2007,18(26):2028-2030
目的:建立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氟康唑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液-液萃取处理后进行测定,其中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流动相为甲醇-0.07%三乙胺水溶液(50∶50),流速为1mL.min-1,紫外检测波长210nm,柱温为室温,内标为非那西丁。结果:氟康唑检测浓度在0.15~10.0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2),定量下限为0.15mg.L-1;日内RSD为3.37%~7.48%,日间RSD为7.03%~12.50%;平均方法回收率为103.64%(RSD=5.04%),平均提取回收率为83.81%(RSD=5.77%)。结论:本方法灵敏、准确、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血浆中氟康唑浓度的测定。  相似文献   
100.
晕厥是短暂的意识丧失,不能维持自主体位,能自发恢复而无神经体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极为常见,国外统计其发病率为3%~4%。晕厥可由自主神经控制、中枢神经功能异常、心脏因素及血液动力学调节异常等因素导致短暂的大脑低灌注而发生。经各方面检查仍只有30%~60%的病例能找到引起晕厥的原因,其余病例均不能明确病因,称之为不明原因晕厥。一些不明原因晕厥患者在发作前伴有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等自主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表现,以往据此推测可能由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异常所致,称之为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约占不明原因晕厥患者的70%皆。过去诊断多依靠排除其他病因而成立,不够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