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29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断与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对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仪的由来、发展及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诊断、治疗及预后中的作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2.
目的:比较缓释型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的动态降压作用。方法:17例中、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男性8例,女性9例,年龄43±s6a)8例予缓释型硝苯地平20mg,po,qd,9例予氨氯地平5~10mg,po,qd,×4wk。服药前、后做24h动态血压测定及踏车运动激发试验(n=16)。结果:2药均有效地降低24h平均血压,但降压谷/峰(T/P)比值,收缩压(SBP)T/P比值缓释硝苯地平组高于氨氯地平组,分别为87%与74%;舒张压(DBP)T/P比值氨氯地平组高于缓释硝苯地平组,分别为81%与62%;运动激发下,服氨氯地平后DBP仍能显著下降(P<0.01)及心率减慢(P<0.05)。结论:氨氯地平降24hDBP的平稳性及对运动的耐受性均较缓释硝苯地平好。  相似文献   
33.
目的 观察血小板活化的标志——P-选择素在原发性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利用FITC标记的抗CD42a单抗(鼠IgG1),PE标记的抗CD62P单抗(鼠IgG1),CY标记的抗CD45单抗(鼠IgG1),FITC标记的鼠IgG1同种型对照免疫球蛋白,PE标记的鼠IgG1同种型对照免疫球蛋白,上述单抗分别标记全血中血小板及白细胞的相关抗原;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采取全血三色法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全血血小板上P-选择素阳性表达:全血标本中分别加入3种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FITC-CD42a,PE-62P及CY-CD45,室温避光反应20min,10g/L多聚甲醛固定10min,用PBS洗2次,上机分析。结果 原发性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表达[(23.0&;#177;4.0)%]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无腔隙性脑梗死患者[(16.9&;#177;1.8%)]及正常人组[(5.2&;#177;0.7)%],三者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37.4,28.4,P&;lt;0.05).结论 P-选择素在原发性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发病中起重要作用,P-选择素与血管渐进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34.
人睡着时,血压会下降,血流速度会减慢,若此时服用降压药,夜间血压降得过低,可能有风险,严重时甚至可能引起血管堵塞,致使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于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人认为睡前不能服降压药。可问题是,"孤立性夜间高血压"  相似文献   
35.
三种简易胰岛素敏感性指数在糖耐量异常时的可靠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在糖耐量异常的情况下 ,三种简易胰岛素敏感性指数 (HOMA IR、ISI composite和ISI cederholm)的适用性。方法 对 13例空腹血糖正常 ,而糖耐量异常的高血压病患者 ,分别以葡萄糖钳夹试验中的稳态葡萄糖利用率 (M值 )及三种简易指数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结果 ISI composite和ISI cederholm与M值的相关性 (r分别为 0 687,0 5 94,P <0 0 5 )优于HOMA IR(r =-0 3 73 ,P >0 0 5 ) ,校正 β细胞功能指数后 ,ISI composite和ISI cederholm与钳夹结果的相关性更加显著 (r分别为 0 63 2 ,0 64 0 ,P <0 0 5 ) ,HOMA IR与钳夹仍未显示相关性 (r =-0 3 5 3 ,P >0 0 5 )。结论 对糖耐量异常的高血压病患者进行小样本的临床研究 ,不宜选用HOMA IR评价胰岛素敏感性 ,而ISI composite和ISI ceder holm则是可取的 ,且宜首先校正 β细胞功能指数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肥胖高血压病患者体脂分布、血压、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人中218例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患者,195例正常体重、正常血压受试者,用PCRRFLP方法检测TNFαG308A,G238A,TNFαA252G多态的基因型,观察各基因型与肥胖高血压病患者体脂分布、血压、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1)肥胖高血压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无明显差异;(2)各基因型之间,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3)但在肥胖高血压病组中,TNFαG308AGA+AA基因型者的腰围、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明显高于GG型纯合子,分别为(95.23±8.41vs93.21±8.11)cm,(P<0.05);(8.74±2.31vs7.02±2.36)μIU/mL,P<0.05;(2.20±1.31vs1.68±1.28,P<0.05)。(4)不同基因型血清TNFα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TNFαG308A,G238A,TNFαA252G的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肥胖相关的高血压可能无关,但TNFαG308A基因型可能具有与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的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37.
目的:(1)比较替米沙坦40mg或80mg与氯沙坦50mg或100mg每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2)评价替米沙坦40mg每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24h降压效果及谷/峰比值。方法:(1)多中心、随机、双盲、双模拟平行分组试验。330例轻中度高血压(95mm Hg≤舒张压<110mm Hg,收缩压<180mm Hg,1mm Hg=0.133kPa)患被随机分入替米沙坦组(164例)和氯沙坦组(166例),分别每天一次口服替米沙坦40mg或氯沙坦50mg。4周后如坐位舒张压≥90mm Hg,则改为替米沙坦80mg或氯沙坦100mg每天一次口服。(2)开放试验。同样条件的20例患服用替米沙坦40mg共6周,于替米沙坦治疗前后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1)治疗8周末,替米沙坦组的坐位收缩压及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氯沙坦组(12.5mm Hg vs 9.4mm Hg,P=0.037及10.9mm Hg vs 9.3mm Hg,P=0.030);(2)替米沙坦降低轻中度高血压的总有效率高于氯沙坦(70.1% vs 58.7%,P=0.020);(3)替米沙坦级瑟氯沙坦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23.2% vs 22.9%,P=0.952);(4)替米沙坦40mg每天一次口服,其收缩压的谷/峰比值为66.5%,舒张压的谷/峰比值为76.8%;24h平均血压下降10.2/7.8mm Hg,用药末6h的平均血压下降10.0/9.2mm Hg。结论:(1)替米沙坦40mg或80mg每天一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安全有效;(2)替米沙坦适合每天一次服用,其降压作用可维持24h。  相似文献   
38.
如何早期诊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55年Conn报道了首例伴低血钾的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rimary aldostemnism,原醛),原醛逐渐被人们认识,并且发现造成原醛患者低血钾的原因主要为其超生理需要量的醛固酮所致:与一般高血压病人  相似文献   
39.
40.
1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40±4a)自身交叉服用长效硝苯地平(下称Nif)20mg, qm×2wk;长效美托洛尔(下称Met)0.1g, qm×2wk。结果:踏车运动试验时服Njf者血压及心率明显升高;但服Met者能平稳地控制血压及心率。24h动态血压中平均动脉压在服上述2药后均显著下降(P<0.05),服Met者舒张压、心率下降较明显(P<0.05),且不良反应小,故Met优于Nif。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