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29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继发性高血压的内分泌实验室检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肾血管性高血压[1]由于肾动脉或 (和 )其分支的病变所引起的高血压称之为肾血管性高血压 (RVH)。常见病因有大动脉炎、纤维肌性发育不良 (FMD) ,动脉粥样硬化 ,还包括少见的动脉夹层形成、动脉瘤、动静脉瘘、肾移植后的肾动脉狭窄等。1.1 周围静脉血浆肾素活性(PRA)和卡托普利试验 从理论上讲 ,肾动脉狭窄缺血使肾球旁细胞释放肾素增加 ,使血浆肾素活性 (PRA)升高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形成增加 ,从而使血压升高。在实践中 ,周围静脉血浆PRA对RVH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只有 6 0 %左右 ,这可能与健侧肾脏分泌PRA…  相似文献   
22.
Liddle综合征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3.
<正> 高血压病是常见病,并经常伴有糖尿病,高血脂、冠心病等合并症。本文就高血压伴有合并症时,如何合理选药,既能控制血压又不加重合并症的问题作一讨论,供临床医生参考。 高血压合并脑血管疾病 发生中风后是否需降压治疗?有人认为缺血性中风病人轻度高血压可降低中风后最初2mo(月)的死亡率。但又有证明,血压下降常使脑血管阻力下降,脑血流增加。因此,无论是出血性还是缺血性中风,在血压很高时都可以使血  相似文献   
24.
老年高血压危象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基本概念 老年高血压患者易患重症高血压的原因:从一项对100万高血压患者的回顾性分析发现,与年轻的患者比较,在同样血压水平,心脑血管事件的死亡率随着年龄的老化而进行性升高。因此,老年人患高血压时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可能随着血压升高而增大。Staessen等荟萃分析了8项临床试验(共15693例)对年龄≥60岁、收缩压(SBP)≥160mmHg、舒张压(DBP)≤95mmHg,统计发现SBP与总死亡率呈显著正相关(P=0.0001),DBP与总死亡率呈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血小板活化的标志———P-选择素在原发性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利用FITC标记的抗CD42a单抗(鼠IgG1),PE标记的抗CD62P单抗(鼠IgG1),CY标记的抗CD45单抗(鼠IgG1),FITC标记的鼠IgG1同种型对照免疫球蛋白,PE标记的鼠IgG1同种型对照免疫球蛋白,上述单抗分别标记全血中血小板及白细胞的相关抗原;同时利用流式细胞仪,采取全血三色法流式细胞术方法,检测全血血小板上P-选择素阳性表达:全血标本中分别加入3种荧光标记的单克隆抗体FITC-CD42a,PE-62P及CY-CD45,室温避光反应20min,10g/L多聚甲醛固定10min,用PBS洗2次,上机分析。结果原发性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P-选择素阳性表达犤(23.0±4.0)%犦明显高于原发性高血压无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犤(16.9±1.8%)犦及正常人组犤(5.2±0.7)%犦,三者之间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137.4,28.4,P<0.05)。结论P-选择素在原发性高血压伴腔隙性脑梗死发病中起重要作用P-选择素与血管渐进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6.
用动态血压监测探讨计算T/P比值的方法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用 30h动态血压 (ABPM)监测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服长效降压药物后计算谷峰比值 (T/P)的方法学。方法  10 8例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 ,服用缓释吲哒帕胺 (N SR) 1 5mg 8周前、后测定 30hABPM。用个体与总体 2种方法计算T/P比值。剔除T、P为负数以及T/P >1者中的无效或短效患者后计算T/P比值并作比较。计算机随机抽样分别重复 2 0 0 0次 ,计算T/P比值的平均值和 95 %CI,估计测定T/P比值的最佳样本量。结果  (1)高血压病患者服用N SR后 30h的血压显著平稳下降。 (2 )用个体方法计算 2 4h的T/P比值中位数 ,收缩压与舒张压分别为 0 4 1、0 36 ,离散度大 ;用总体方法计算的结果为 0 80 4、0 76 2 ,与 30hABPM结果大致符合。 (3)分析 10 8例资料 ,T/P比值为负数中有 6例 ,T/P >1中有 2例 ,其峰效应 <7/ 5mmHg(1mmHg =0 133pBa) ,定为无效病例。其余 10 0例峰效应 >7/ 5mmHg ,其中 2 6例为短效。 (4 )按T/P比值的 95 %CI为0 4 97~ 0 94 9,6 0例为本研究的最佳样本数。结论 计算T/P比值用总体方法优于个体。使用≥ 7/5mmHg作为峰效应的有效标准是可取的。N SR用ABPM计算T/P比值的最小样本量需约 6 0例。  相似文献   
27.
高血压是一种病程进展缓慢的疾病。不过,有相当一部分高血压患者(尤其是某些初发的高血压患者)其交感神经常处于激活或易激活的状态。此类患者可表现为心率较快(常大于80次/分钟)、在轻微活动后即出现心动过速、心悸、面红等。此类患者在情绪激动、  相似文献   
28.
本文重点介绍雷米普利的作用机制、作用特点及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中的应用。认为雷米普利不仅能有效地治疗轻、中度高血压及充血性心力衰竭,还能改善肝糖代谢、减少糖尿病及高血压对肾脏的损害。该药为亲脂性,对组织亲和力强、副作用少,尤适用于肥胖的高血压病和糖尿病病人。本文重点阐述雷米普利的亲脂性和对组织高度亲和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9.
本文报道1958~1985年所见12例恶性嗜铬细胞瘤。主要临床特点为持续性高血压,持续性分泌高儿茶酚胺(CA),酚妥拉明试验阳性率高达100%等。11例切除肿瘤的组织学检查示血管和包膜受侵及/或淋巴结、骨、肺和硬膜转移。本组病例由于发现晚,首次手术不彻底或术后未定期复查尿CA,所以预后差,仅5例存活,其中两例由于转移引起截瘫。外科手术对转移病例也是首选方法。此外,同位素间~(131)I苄胍(~(131)I-MIBG)是一种有希望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30.
远离高血压8字箴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人们的生活方式进入一种高热量饮食、少运动消耗、精神高度紧张的状态,由此造成高血压病的患病率逐步上升。调查显示,在35—74岁人群中高血压患病率高达27.2%,高血压病还会伴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问题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