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0篇
医药卫生   29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探讨无创性检查对肾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临床上怀疑肾血管性高血压(RVH)的患者所进行核素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螺旋CT(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与肾动脉造影结果。结果 67例病人中经腹主动脉-肾动脉造影确诊肾动脉狭窄34例,腹主动脉狭窄3例,正常者30例。肾血流图的敏感度约为67.4%,特异度为53.1%;肾动态显像的敏感度约为67.3%,特异度为36.6%;肾脏超声的敏感度约为30%,特异度在91.9%以上;肾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敏感度为58.8%,特异度为83.7%;CTA或MRA的诊断结果与造影相符。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核素检查可用于肾动脉狭窄的初步筛查,如果异常,可根据患者的年龄及肾功能状况选择CTA或MRA。肾动脉狭窄程度及下一步治疗方法的选择仍需依靠肾动脉造影。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多态性与肥胖高血压病患者体脂分布、血压、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关系.方法对上海地区汉族人中218例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患者,195例正常体重、正常血压受试者,用PCR-RFLP方法检测TNF-α G-308A, G-238A, TNF-α A252G多态的基因型,观察各基因型与肥胖高血压病患者体脂分布、血压、脂代谢和胰岛素敏感性的相关性.结果 (1)肥胖高血压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无明显差异;(2)各基因型之间,血压水平无明显差异;(3)但在肥胖高血压病组中,TNF-α G-308A GA+AA基因型者的腰围、空腹胰岛素水平、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明显高于GG型纯合子,分别为(95.23±8.41 vs 93.21±8.11)cm,(P<0.05);(8.74±2.31 vs 7.02±2.36)μIU/mL,P<0.05;(2.20±1.31 vs 1.68±1.28,P<0.05).(4)不同基因型血清TNF-α浓度无明显差异.结论 TNF-α G-308A,G-238A,TNF-α A252G的多态性与上海地区汉族人肥胖相关的高血压可能无关,但TNF-α G-308A基因型可能具有与肥胖相关的胰岛素抵抗的遗传易感性.  相似文献   
113.
高血压住院患者病因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 分析近年来高血压病因学及危险因素的变化趋势。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高血压专科诊断明确的2274例住院患者的病因分类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1)2274例高血压患者中原发性高血压86%,继发性高血压占14%。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内分泌性高血压占51.3%,肾血管性高血压占24.8%;肾性高血压占22.3%。(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在继发性高血压中的患病率最高,占40.2%;在肾血管性高血压中,动脉粥样硬化成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3)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分析显示:超重与肥胖者占总数的76.2%;糖代谢异常者约占总人数的55.3%;脂代谢异常者比例高达69.5%以上;尿酸代谢障碍者约占31.7%。(4)颈动脉增厚、左室肥厚、慢性肾功能不全和脑卒中的发病率分别为38.1%,26.2%,13、3%和14.4%。(5)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靶器官损害与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压分级和年龄是颈动脉增厚的决定因素、血压分级和体重指数(BMI)是左室肥厚的决定因素,年龄、血压分级、BMI和尿酸是肾功能损害的决定因素,年龄和血压分级是脑卒中的决定因素(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是高血压的主要病因。在继发性高血压中: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所占比例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已成为肾血管性高血压的主要病因。超重与肥胖、糖脂、尿酸代谢异常仍是原发性高血压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压住院患者中靶器官损害的发生率高,血压水平、年龄和BMI与EH的靶器官损害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4.
厄贝沙坦单用及合用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60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比较国产厄贝沙坦单用以及与非洛地平或雷米普利合用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方法 :6 0例轻、中度高血压病人 ,经 2wk安慰剂导入期后 ,单服厄贝沙坦 15 0mg ,qd。 4wk后随机分 2组 ,分别联合服用非洛地平 5mg ,qd ,或雷米普利 5mg ,qd ,均为 4wk。治疗前及治疗后 4wk和 8wk行 2 4h动态血压监测 ,并测治疗前后坐位血压。结果 :厄贝沙坦单用 4wk后 ,坐位血压和2 4h动态血压均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为 0 .82和 0 .86。厄贝沙坦与非洛地平或雷米普利合用 4wk后 ,坐位血压总有效率从 4 0 %增加为 89%和 70 % ;动态血压显示联合用药降压作用较明显。结论 :厄贝沙坦单用有长效的降压作用 ,与非洛地平或雷米普利联合用药有叠加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15.
高血压病的鉴别诊断(国家级项目)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瑞金医院高血压科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200025)郭冀珍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病,其中病因不明的原发性高血压(原高)占95%左右,继发性高血压(继高)5%,由于高血压病发病率很高,约1188%(1992...  相似文献   
116.
缓释型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的降压作用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缓释型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的动态降压作用。方法:17例中、轻度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男性8例,女性9例,年龄43±s6a)8例例予缓释型硝苯地平20mg,po,qd,9例予氨氯地平5 ̄10mg,po,qd,×4wk。服药前、后做24h动态血压测定及踏车运动激发试验(n=16)。结果:2药均有效地降低24h平均血压,但降压谷/峰(T/P)比值,收缩压(SBP)T/P比值缓释硝苯地平组高于氨氯地平  相似文献   
117.
目的观察白发性高血压人鼠(SHR)及伴有糖尿病大鼠(SHR-DM)肾皮质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mRNA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mRNA的表达,以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直接作用。方法 采用反转录-多聚合链式反应、细胞培养和3H-胸嘧啶核苷掺入技术。结果 1.SHR肾皮质AT1mRNA和ACEmRNA明显高于WKY(WistarKyoto)(P<0.05)。2.SHR-DM的AT1mRNA和ACEmRNA与WKY接近,而较SHR明显降低(P<0.01)。3.SHR血浆AngⅡ浓度和ACE活性明显低于WKY,SHR-DM与SHR比较血浆AngⅡ存在异常增高。4.AngⅡ对SHR肾小球系膜细胞具有明显刺激增殖的作用,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SHR肾皮质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存在过度兴奋状态,AngⅡ有直接参与肾小球结构改变、促进肾小球受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8.
读者咨询一:关于“降压仪” 我是一名高血压患者。最近看到一种降压仪的广告。声称这种降压仪运用中医穴位按摩与针刺技术,利用人体的生物电来帮助血管平滑肌恢复正常。经过3~4个月治疗,可以停止服药。再治疗一段时间,就可以康复。请问专家,这种产品是否值得信赖?  相似文献   
119.
有的高血压患者一天内测得的血压和心率变化较大。血压和心率波动太大有危险吗?回答是:长期波动大有危险! 调节心血管神经的司令部在大脑下方的延髓,“司令部”延髓中有心血管的交感中枢和副交感迷走中枢,它向心脏和全身血管发出或传达各种信息,“联络员”是交感和副交感这两种神经,它们相互调节,对血压、心率起着重要的平衡作用。“司令部”或“联络员”出了问题,后果肯定都不好。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进一步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合并脑腔隙性病变者与凝血纤溶系统之间的关系,为早期防治寻找依据。方法健康对照组31例及观察组轻中度高血压病患者58例(根据头颅核磁共振分为脑腔隙性病变组(n=46)和非脑腔隙性病变组(n=12)进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及其抑制物(PAI)的活性、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抗原(vWF:Ag)和纤溶酶原(PIG)活性、凝血因子Ⅷ促凝活性(Ⅷ:C)测定。结果(1)高血压病组与对照组各项指标比较:前组t-PA、PAI、PLG明显高于后组(P<0.01),两组vWF:Ag、Ⅷ:C无明显差别;(2)腔隙性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t-PA(P<0.01),vWF:Ag(P<0.05)明显高于对照组,Ⅷ:c无明显变化;(3)非腔隙性病变组与对照组比较:前组t-PA(P<0.05),PAI(P<0.01)明显高于后组,两组PLG、vWF:Ag无明显变化;(4)脑腔隙性病变组与非腔隙性病变组比较: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高血压病无论是否合并腔隙性病变均存在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失衡,提示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