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9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2篇
  195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海南省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孳生习性与季节消长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海南省西北部原登革热流行区埃及伊蚊及白纹蚊种群密度、孳生习性、季节消长,为监测与预防控制登革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1997年雨季至1998年旱季采用诱卵器诱捕方法在4个不同区域与不同结构住宅区诱捕. 结果在原登革热流行区4个不同区域与不同结构住宅区共检查诱卵2 560个,诱卵器阳性数为416个,其中埃及伊蚊、白纹伊蚊与此两种蚊虫混合孳生诱卵器阳性数分别为170个、230个与16个,其诱卵器指数分别为6.64、8.98与0.63.在4个不同区域与不同结构住宅区查出埃及伊蚊诱卵器指数按高低顺序为大拉村(16.72)、新坡镇(4.06)、金江镇B区(3.91)、金江镇A区(1.88);而查出白纹伊蚊诱卵器指数以金江镇B区为最高(12.03),其次为新坡镇(11.41)、大拉村(9.06)、金江镇A区(3.44);4个不同区域与不同结构住宅区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种群密度高峰在雨季(4~9月);在旱季(1~3月)则明显下降.在室内、外查出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诱卵器指数分别为6.25与3.69及7.50与20.62;室外白纹伊蚊诱卵器指数是室内的5.59倍,而埃及伊蚊仅为1.2倍.结论埃及伊蚊与白纹伊蚊在海南省西北部原登革热流行区大量存在;其种群密度与住宅区环境条件、气象因素有关.埃及伊蚊仍喜欢孳生于室内、外积水容器,白纹伊蚊则喜欢孳生于室外积水容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icgrowthfactorreceptor,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在后天性中耳胆脂瘤的表达情况,分析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连续观察10例具有典型鼓膜松弛部穿孔的后天性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不同部位(胆脂瘤上皮、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中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的表达情况。结果EGFR和磷酸化酪氨酸在耳道深部正常皮肤、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和胆脂瘤上皮中呈一致性连续阶梯状上升,它们在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存在阳性表达,以基底层和棘层为著;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则在基底层和棘层细胞阳性表达;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仅基底层阳性表达。两者之间存在正相关,总相关系数为0.989(P<0.01)。结论酪氨酸蛋白激酶途径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磷酸化酪氨酸在中耳胆脂瘤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磷酸化酪氨酸在中耳继发性胆脂瘤的表达情况,分析其在胆脂瘤上皮增殖演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染色方法和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连续观察10例具有典型鼓膜松弛部后皱襞处穿孔的中耳胆脂瘤患者的不同部位(胆脂瘤上皮、鼓膜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和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中磷酸化酪氢酸的表达情况。结果:磷酸化酪氨酸在胆脂瘤上皮各层细胞均呈高度表达,以基底层和棘层最为明显;穿孔部位邻近皮肤则在基底层和棘层细胞中呈中等表达;耳道深部正常皮肤仅基底层细胞呈弱表达。各组之间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磷酸化酪氨酸在中耳继发性胆脂瘤中不同部位的表达呈连续性阶梯性上升,在胆脂瘤上皮中的高表达,说明胆脂瘤上皮具有高度增殖能力。在穿孔部位邻近皮肤中的中度表达,说明该处皮肤增生较活跃。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一系列小鼠动物实验,以观察A型产气英膜杆菌α毒素单克隆抗体的治疗作用,无论从中和实验或单抗治疗受感染小鼠的实验中均可证明,此单克隆抗体对小鼠有其保护作用。它能部分地抑制其α毒素抗原的活性,使受该毒素感染的小鼠延长生存时间,甚至得到完全保护。文章也提示有待今后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如:提高其单抗效价,再制备多株单抗以针对α毒素的多个抗原决定簇,使得治疗效果更为理想。本研究为制备特异性好、效价高的α毒素单抗作了尝试,为该毒素单抗的进一步制备和过渡到临床应用打下了较好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两年以前,在一次国际会议上,Bloom曾报告说:“1974年,一个非洲国家的婴儿死亡率为20%,平均寿命30岁。几乎每个人患过疟疾,40%的人患结核病(约1/4为活动性病例),25%的人患河盲症(蟠尾丝虫病),3%的人患麻风。50%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医疗气象学有了长足的进步.气象因素作为影响人类健康和诱发某些疾病的多种因素之一日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脊髓灰质炎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这提示在诱发因素中包括气象因素.本文应用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脊髓灰质炎发病率与气象因素的精确的数学关系.  相似文献   
17.
首次采用Chou-Fasman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法预测了脊髓灰质炎病毒全部壳蛋白(VP_1~VP_4)的二级结构,并对壳蛋白表面中和抗原位点的二级结构及不同神经毒力病毒的壳蛋白二级结构差异进行了探讨。结果:VP_1.VP_2和VP_3的二级结构有一定相似性,都有8个以上的β片层结构;能引发和诱导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的人工合成肽的二级结构为单-β回折,提示它是病毒蛋白表面的抗原决定簇和表位的结构基础,β回折在壳蛋白表面的增多、减少和移位以及回折中单个残基的替代都可以构成病毒抗原性漂移和改变的结构基础;减毒不造成二级结构的显著改变,提示由单克隆抗体所识别出的减毒改变发生在壳蛋白三级结构水平上。  相似文献   
18.
<正> 患者李新军,13岁男孩,以下肢及臀部皮肤紫瘢就诊。病史:患儿于1986年4月16日作结核菌素试验。4月19日15时复查阴性后,接种冻干皮内注射用卡介苗0.1me,于左上臂三角肌外缘下端皮内注射。即日20时首见于两下肢膝关节以上,脚面、足掌均有皮疹分布,略高于皮肤,如豌豆粒大小,色初鲜红,压之不腿色,呈对称性分布,屈侧多于伸侧,无痒感,无发热、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皮疹从下向上扩散,于5月9日扩散至会阴、阴囊、阴茎及龟  相似文献   
19.
1982年我们在总结临床试用猪胆汁阴道杀精避孕药膜的工作中,发现猪胆汁及提取物不仅能杀灭精子,而且有碎解阴道毛滴虫的作用,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进行了体外试验,用相差显微镜进行活体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虫株由本院寄生虫学教研室提供的615号人阴道毛滴虫虫株,以肝浸汤培养液传代保种。  相似文献   
20.
以表面活性剂作为杀精子有效成份的阴道杀精子剂是近年来应用较多、发展较快的一种阴道避孕药物。其特点是毒性低、杀精力强,临床效果较满意。为进一步了解和评价其研究近况,本文对有关文献作一综述。一、表面活性剂作为阴道杀精子剂的研究概况表面活性剂作为阴道杀精子剂的研究是从本世纪才开始的。1931年Barker提出,一些能降低表面张力的物质可以作为良好的杀精剂。此后,相继出现许多有关表面活性剂研究的报道。其中壬苯醇醚(NP-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