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9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照山白中金丝桃苷、槲皮素和山柰素含量的方法.方法:采用 Thermo C18(250 mm × 4. 6 mm,5 μm)色谱柱;甲醇 - 乙腈 - 0. 1% 磷酸梯度洗脱;流速 1. 0 ml/ min;检测波长 356 nm.结果:金丝桃苷、槲皮素、山柰素分别在 4. 85 ~ 194. 25、5. 05 ~ 202. 07 和 4. 90 ~ 196. 27 μg/ ml 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 97. 34% 、96. 79% 和 97. 56% ,RSD 分别为 1. 60% 、1. 01% 和 1. 40% .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照山白药材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32.
背景 心脑血管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群健康的疾病之一,既往已有少部分关于缺血性心血管病的研究,但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与眼底损害相关报道较少。目的 探讨某社区慢性病患者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及其与眼底病变的关系。方法 于2017年2—8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苏州市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管的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2 080例为研究对象,依据《中国心血管病预防指南(2017)》中心脑血管病风险预测模型进行风险评估,并根据评估情况将患者分为3组,分别为低危组227例、中危组919例、高危组934例,分析风险分层与眼底病变的关系。结果 2 080例慢性病患者中吸烟、超重或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者占比分别为22.74%(473/2 080)、67.74%(1 463/2 080)、35.58%(740/2 080)、94.28%(1 961/2 080)、24.76%(515 /2 080);男性吸烟、超重或肥胖者占比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年龄段慢性病患者吸烟、超重或肥胖、高血压和糖尿病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病患者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占比分别为10.91%(227/2 080)、44.18%(919/2 080)、44.90%(934/2 080)。不同性别、年龄、吸烟、BMI、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史情况慢性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 080例慢性病患者Keith-Wagener眼底分级正常93例(4.47%),Ι级899例(43.22%),Ⅱ级950例(45.67%),Ⅲ级127例(6.11%),Ⅳ级11例(0.53%)。眼底异常检出率为52.31%(1 987/2 080),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眼底异常检出率分别为45.37%(103/227)、51.25%(471/919)、55.03%(514/934),3组眼底异常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64,P=0.023)。高危组慢性病患者眼底异常检出率高于低危组〔OR=1.473,95%CI(1.101,1.972),P=0.009〕。结论 慢性病患者10年心脑血管疾病发病风险较大,高危组人群眼底视网膜病变明显高于低危组。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讨PCOS患者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in vitro maturation,IVM)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分析比较PCOS合并不孕症自愿要求行IVM或IVF治疗的患者临床结局。结果:IVF组的平均优质胚胎数明显高于IVM组(P<0.05),两者的临床妊娠率(39.22%vs 40.32%)和着床率(24.37%vs 23.89%)无差异(P>0.05)。IVM组的妊娠丢失率为38.0%,高于IVF患者(21.1%,P<0.05),出生婴儿(单胎)的平均体质量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PCOS患者进行IVM治疗可以获得与IVF周期相类似的临床妊娠率和着床率;但是IVM治疗后流产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34.
目的:比较不同的胚胎移植管对新鲜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in vitro fertilization-embryo transfer,IVF-ET)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自2012年7月至2013年11月,由同一移植医生完成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生殖医学中心完成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 (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 ET治疗的2 064个新鲜胚胎移植周期,分为两组,组1采用Cook Sydney IVF移植管(型号:K-JETS-7019 SIVF)移植,共949周期,组2采用Frydman- CCD管(型号:131230301)移植,共1 115周期,比较不同的移植管对IVF结局的影响。结果:在年龄、不孕原因、促排卵方案、平均获卵数、平均移植胚胎数及胚胎评价等基本情况一致的情况下,组1的着床率、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均显著高于组2(34.40% vs. 26.92%,51.21% vs. 41.52%,42.57% vs. 33.09%,P值均<0.05),两组流产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11.93% vs. 15.98%, P>0.05),组1的困难移植比例高于组2(5.27% vs. 3.41%,P<0.05),两组困难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及活产率无显著差异。结论:不同移植管可能会影响IVF结局,COOK Sydney IVF移植管可获得较好的临床妊娠结果。  相似文献   
35.
目的:建立首乌藤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并对其主要的共有峰进行成分归属,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方法,测定了不同厂家的15批首乌藤配方颗粒的HPLC指纹图谱,色谱条件:Waters XBridge~(TM)shield RP18 C_(18)色谱柱,流动相乙腈-0.1%乙酸水溶液,流速1.0 m 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1 nm,进样量15μL。结果:建立了首乌藤配方颗粒的指纹图谱,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计算处理,通过HPLC指纹图谱分析,确定了首乌藤配方颗粒8个共有峰,并确认6个特征峰,分别为没食子酸,原儿茶酸,儿茶素,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对照指纹图谱色谱峰丰富,分离度高,匹配确定了主要特征峰,15批首乌藤配方颗粒样品指纹图谱与对照指纹图谱相似度均0.86,相似度高,可实现首乌藤配方颗粒化学成分全面和整体的评价,能较好控制首乌藤配方颗粒的质量。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以为首乌藤配方颗粒质量控制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6.
胆结石疾病在西方国家已成为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尽管大多数胆结石患者并无临床症状,但在美国约有50万患者因胆结石症状或其并发症而行胆囊切除术。有研究表明熊去氧胆酸(UDCA)能减少胆绞痛、胆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治疗反复发作的特发性胰腺炎。UDCA具有这些效果的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明确。为此,研究探讨了UDCA对胆结石患者胆囊中胆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7.
38.
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是《中国药典》1995年版收载的抗生素药品“含量测定”项目中的主要方法。由于此法的实验过程长、操作步骤多、影响实验的因素多、控制试验条件及操作要点较严格,所以常常使药检人员感到做好该实验很不容易。为了既能准确达到实验规定要求,又能较容易掌握有关实验操作要点,笔者总结经验,对抗生素微生物检定法中“菌是液的制备”、“双碟的制备”进行了必要的补充和改进,并在实际工作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观介绍如下。1对“菌悬液的制备”的补充1.1补充菌悬液预试验:在按照药典规定制备试验菌悬液的基础上,为了能…  相似文献   
39.
一、宜肺散水水肿病凡因风寒袭表、肺失通调、治节不利、决渎失司,而致水溢肌肤、一身悉肿,《金匮要略》名之曰“风水”。治当发散水湿、宣肺清热,诸如越婢汤、越婢加术汤、越婢加半夏汤均可随证选用。越婢汤类主要适用于腰以上水肿为主的疾病,对某些急性肾炎挟表证者有较好的疗效。【例一】杨×,女,14岁,学生。1981年11月4日初诊。 3日前因感受风寒,突发身肿,以面目浮肿尤甚,头痛、汗出、恶  相似文献   
40.
己酮可可碱(PTX)可减轻高脂饮食大鼠脂肪性肝炎和肝纤维化的程度,但其作用机制尚未明确.目的:探讨PTX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脏基因表达谱的影响.方法:24只Spragu-Dawley大鼠在高脂饮食4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n=12)和PTX干预组(n=12,PTX每天100 mg/kg),并继续予高脂饮食;6只普通饮食饲养大鼠作为对照组.于实验第24周处死大鼠,应用含15 650条基因的大鼠U230A芯片检测肝脏基因表达的改变.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TX干预组共出现370条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模型组较对照组上调而PTX干预后下调的基因57条,主要包括炎症/免疫反应相关基因、细胞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细胞外基质和细胞黏附分子基因、代谢酶和生物转化相关基因、离子通道/运输蛋白基因等;模型组较对照组下调而PTX干预后上调的基因25条,其功能涉及细胞信号转导、脂质代谢、生物转化等.结论:PTX可能通过影响NASH大鼠肝脏多种结构和功能基因的表达而有助于NASH和肝纤维化的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