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84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肥胖儿减肥是成长发育的需要;—年轻人减肥是为了拥有迷人的身材;—那么, 老年人又为什么要减肥呢? 只为健康, 也要减肥!  相似文献   
42.
外科危重病人连续监测pHi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科加强医疗病房(SICU)收治50例危重病人(死亡13例),其中常规术后7例、严重创伤2例、严重感染33例(2例为创伤合并感染)。均在入SICU后12h内放置pHi导管,每12h测定pHi一次,存活病人于病情稳定后停止。死亡病人至临终状态。本组pHi(胃粘膜内pH)以7.32为标准值,低于此值为不正常。结果:与13例死亡病人的pHi变化比较,37例存活病人的pHi正常者明显居多(91.9%比7.7%)。存活组变化趋势为升高型,而死亡组表现出降低趋势。结果提示:以pHi<7.32为界值,对术后pHi总减低的患者,其死亡预测的敏感性为92.3%、特异性为91.9%、准确性为92.0%。结论:以7.32为标准持续监测pHi,pHi<7.32的病人在ICU住院期间的术后井发症、多器官功能不全(MOD)及病死率等方面均明显高于pHi>7.32组的病人。  相似文献   
43.
食物多不饱和脂肪酸和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眼、肾、心血管、神经系统等各种慢性并发症给患者带来痛苦甚至危及生命。据统计,糖尿病占世界致残率、致死率的第三位。因此,积极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已成为医学界所面临的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研究的深入,食物(包括鱼油制剂)中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es,PUFA)对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已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就此问题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1 PUFA简介脂肪酸碳氢链中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为PUF…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了解北京社区绝经后女性骨折发生情况,探讨骨质疏松性骨折二级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就诊于北京市朝阳区太阳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香河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绝经后女性,共2 866人。填写自行设计的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调查问卷,了解受访者骨折发生的类型(暴力性或非暴力性)、部位和发生年龄。分析女性一生中不同年龄段骨折发生的特点。结果 受访的绝经后女性平均年龄(62.39±6.94)岁,受访的2 866人中有635人(19.61 %)在受访时至少已有一次骨折史,其中有73人(2.54 %)发生了两次或两次以上骨折。58.64 %的暴力性骨折发生在绝经前,80 %的脆性骨折发生在绝经后,这两种类型骨折发生的年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在所有的典型部位脆性骨折当中,前臂远端骨折占比最大,为50.43 %,发生的平均年龄为(56.0±11.76)岁;髋部骨折发生占比8.33 %,平均发生年龄为(59.8±12.69)岁。结论 女性绝经后发生的骨折主要是脆性骨折,其中前臂远端脆性骨折较髋部脆性骨折至少早3年发生。加强对已发生前臂远端脆性骨折的绝经后女性的管理,对预防再发骨质疏松性骨折(尤其是髋部骨折)的效益较大。  相似文献   
45.
为了解空腹血糖(FBG)水平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发病的预测价值,对1986年638例非糖尿病人群(糖耐量正常341例,糖耐量低减297例)于1992年进行血糖复查。结果发现,随着初访时FBG水平增高,6年后NIDDM发病率逐步增加。COX成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在调整了年龄、性别和体重指数的影响后,在糖耐量低减组FBG仍与NIDDM发病显著正相关(P=0.0001),FBG均值为5.19mmol/L亚组与均值4.61mmol/L亚组相比,NIDDM发病危险已有显著差异(RR2.1,95%可信区间1.19~3.74,P=0.01)。FBG均值为6.50mmol/L组,NIDDM发病危险更高(RR2.9,95%可信区间1.79~4.59,P=0.0001)。认为FBG水平为NIDDM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6.
47.
代谢综合征(MS)是以多种心血管疾病(CVD)危险因素例如中心性肥胖、糖代谢异常(糖调节受损或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并存一体的一种聚集现象,这些危险因素之间相互作用,使得MS致CVD、糖尿病和死亡总体危险性明显增高.但MS不同定义存在的差异,不同组分复杂的多样性和预测疾病的能力,复杂的病因机制等问题使得它在当今的内分泌、糖尿病和心血管界处在高度关注、多方争论的旋涡之中.  相似文献   
48.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是所有药物中对糖代谢影响最大的药物.自20世纪40年代考的松成功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后,人工合成的GC制剂如泼尼松、泼尼松龙、甲泼尼龙及地塞米松等陆续上市,它们以超生理剂量的形式在减轻感染性或非感染性炎性反应、减少渗出、抗过敏和免疫抑制、抗休克、抗毒素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药理作用.但是,GC的药理特性恰是一把"双刃剑",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可能产生一系列不良反应如并发糖尿病、各种感染、骨质疏松、消化性溃疡等,这是我们在临床工作中必须要高度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49.
运动治疗是糖尿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运动能增加糖尿病患者肌肉组织对血糖的利用,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研究证实在饮食、药物治疗的同时辅以适当运动有助于糖尿病病情的控制。运动还能增强人体脂蛋白脂酶的活性,促进脂肪分解及利用,使血脂紊乱得以改善,肥胖者体重下降,有助于防止和延缓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运动治疗虽然有很多益处,但这些益处来自于运动安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具体方法如下: (1)运动处方的制定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体力基础,掌握好适应证。要做必要的医学检查。患者和医生相互配合,在控制好饮食…  相似文献   
50.
目的 评价每日1次服用控释格列吡嗪(商品名瑞易宁)是否与一日2-3次服用格列齐特(达美康)具有相同的降血糖效果。方法 从4个临床中心征集符合WHO(1985年)诊断标准的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共151例,分至控释格列吡嗪组(78例)或格列齐特组(73例)进行治疗和比较。结果 经过1周清洗期,6周剂量调整期,6周剂量维持期后的结果显示:与基线期相比较,控释格列吡嗪组与拉列齐特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水平(HbA1c),空腹血糖水平(FPG)及全天血糖谱水平均有显著下降,控释格列吡嗪组HbA1c下降0.55%,FPG下降2.05mmol/L(P均<0.001);格列齐特组HbA1c下降0.47%,FPG下降2.13mmol/L(P均<0.01),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相似,未见实验室检查证实的低血糖(≤2.78mmol/L),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及肝肾功能均无显著变化。结论 对于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每日一次服用控释格列吡嗪即可有效控制全天血糖水平,与每日多次服药的格列齐特疗效相同,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