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9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40篇
医药卫生   164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44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106篇
  2010年   84篇
  2009年   75篇
  2008年   75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6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77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8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61篇
  1999年   43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0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1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81.
目的探讨缩窄下腔静脉(IVC)对肝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只猪麻醉后,采用超声时差血流表测定肠系膜上动脉、肝门静脉、肝动脉、腹腔动脉、脾动脉、颈总动脉及肾动脉血流.结果下腔静脉缩窄前的基础期与缩窄时的实验期各血流(ml/min)分别为:肠系膜上动脉744.96±168.53与580.72±162.18(P<0.05);肝门静脉870.23±218.84与728.98±247.25(P<0.05);颈总动脉158.67±41.62与143.35±38.28(P<0.05);肾动脉212.38±74.15与51.89±22.89(P<0.01).但腹腔动脉287.02±128.50与274.56±132.07、肝动脉165.45±76.83与152.15±78.73和脾动脉64.08±25.79与57.13±21.78缩窄前后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缩窄猪IVC后肝门静脉、肠系膜上动脉、肾动脉和颈总动脉血流显著减少,而腹腔动脉、肝动脉和脾动脉血流无显著变化.物理的流体力学因素在肝动脉缓冲效应的发生机制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2.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舌苔微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通过观察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患者舌苔微生态变化,为中医辨证论治提出重要依据。方法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2 1例,脾虚证2 2例,及健康人2 5例舌苔微生态进行对比测定。结果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脾胃湿热证病人与正常组比较:( 1 )在舌苔细菌比例中,湿热证组革兰阴性杆菌和阴性球菌明显高于正常组,而革兰阳性杆菌、阳性球菌明显低于正常组;( 2在舌苔菌群密集度方面,湿热证组明显高于正常组;( 3)在舌苔菌群多样性方面,湿热证组明显高于正常组。与脾虚证组比较:( 1 )在舌苔细菌比例中,湿热证组革兰阳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明显下降,而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阴性球菌明显上升;( 2 )在舌苔菌群密集度方面,湿热证组明显高于脾虚证组;( 3)在舌苔菌群多样性方面,湿热证明显高于脾虚证组。结论说明脾胃湿热证舌苔存在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83.
组织工程肋骨移植修复胸壁巨大缺损   总被引:61,自引:16,他引:45  
目的 应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的肋骨和带蒂皮瓣移位修复 1例 2 5岁女性患者胸壁巨大韧带样纤维瘤切除后 ,合并软组织、肋骨缺损的早期效果。方法 经髂骨穿刺抽取骨髓组织 ,按 Houghton法分离培养骨髓基质干细胞 ,经定向诱导分化为成骨样细胞 ;用同种异体肋骨经去细胞、去抗原、部分脱钙和冻干处理 ,制成保存天然框架的生物衍生骨支架 ,将 5× 10 6 /ml骨髓基质干细胞与骨支架材料联合培养 6天 ;待完整切除肿瘤后 ,用膈肌瓣修复胸膜腔 ,组织工程肋骨修复 3根肋骨 ,同侧带蒂侧腹壁皮瓣移位修复胸壁软组织缺损。结果 手术经过顺利 ,伤口 期愈合。术后 3个月随访 ,植入组织工程肋骨在体内逐渐发育成成熟肋骨 ,心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 应用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构建的组织工程肋骨在个体化治疗中显示了优越性。  相似文献   
84.
2007年邵东县一起霍乱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O139霍乱暴发因素和控制措施。方法应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对邵东县发生的霍乱暴发疫情进行分析。结果2007年邵东县发生的O139霍乱是酒宴中使用甲鱼引起的食源性暴发,采取控制措施后,疫情迅速得到控制,没有发生第二代病例和死亡病例。结论加强甲鱼养殖地病原消毒处理和水产品销售环节的卫生监督检测,加强农村集体聚餐卫生管理是当前预防霍乱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丹酚酸B(salvianoli cacid B,SAB)对兔缺血再灌注心脏内皮细胞功能和血小板活化的影响。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损伤组(模型组)和SA—B治疗组。结扎免心脏左前降支0.5h造成心肌缺血后再灌注4h制成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SA—B治疗组于左前降支结扎后静滴SA—B溶液,其余各组静滴等量生理盐水。分别于结扎前、缺血0.5h、再灌注1h及4h静脉采血,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浓度,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含量和血小板表面a颗粒膜蛋白140(alpha—granule membrane protein-140,GMP-140)的数目。结果:假手术组手术前后血浆NO浓度、ET含量和血小板表面GMP-14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心肌缺血0.5h后,血浆NO浓度较术前及假手术组相应时间显著降低(P〈0.05),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呈进行性下降,而血浆ET含量和血4、板表面GMP-140数目较术前及假手术组相应时间显著升高(P〈0.05),并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进一步上升;治疗组应用SA—B后,再灌注1h及4h时血浆NO浓度较模型组相应时间明显升高(P〈0.01),而血浆ET含量和血小板表面GMP140数目较模型组相应时间明显降低(P〈0.01)。结论:心脏缺血再灌注过程中存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及血小板活化,SA—B具有保护内皮细胞和抑制血小板活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6.
微波辐射治疗顽固性功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宫腔内微波辐射治疗顽固性无排卵型功血的近期与远期疗效。方法: 治疗组30 例使用国产微波治疗仪治疗,将圆柱形微波辐射探头置入宫腔内, 热凝破坏子宫内膜, 对照组29 例口服妇康片治疗三个月。结果: 治疗组近期减少月经量有效率达100 % , 远期有效率达90 .0 % , 对照组近期有效率为65 .5 % , 远期有效率为0 。结论: 宫腔内微波辐射治疗已无生育要求的顽固性功血疗效好,减少了子宫切除的机会。  相似文献   
87.
[目的]探讨影响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安胎结局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1年12月因先兆流产入院安胎的168例患者的病史资料,用t检验、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安胎结局的危险因素.[结果]孕妇年龄、出现先兆流产症状的时间、抗心磷脂抗体阳性可反映先兆流产患者的安胎结局,而孕妇的既往孕产史、体重、体质指数、出现症状后一定时限内的就诊时间与入院时间则对安胎结局无明显影响.[结论]孕妇年龄≥35岁,先兆流产症状出现较迟,抗心磷脂抗体阳性是先兆流产患者妊娠成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8.
在对女童阴道菌群分布研究发现乳酸杆菌有较高分离率的基础上,对25名女童的阴道乳酸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并以16名育龄期妇女为对照组。结果表明女童阴道乳酸杆菌全部为不能分解糖原产酸的菌种;而对照组的阴道乳酸杆菌绝大多数为可分解糖原产酸的菌种,两组的乳酸杆菌菌种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进一步证实乳酸杆菌为女童阴道菌群之一,但其菌种和生理作用与育龄期妇女的阴道乳酸杆菌不同,研究还表明,阴道乳酸杆菌大多为兼性厌氧菌。  相似文献   
89.
硫到卡那霉素注射液变色原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0.
家禽黄曲霉毒素中毒病是家禽的一种以肝的损害为主要特征的中毒病。临床可见病禽食欲逐渐丧失,精神萎顿,衰弱无力,步态不稳,腹泻。剖检可见肝脏颜色变淡变黄,有出血和坏死;肾脏充血,肿胀。有些鸡的肾脏有时出现一个致密的尿酸盐沉积的网状结构,由于肌细胞大面积坏死,骨骼肌出现白色斑点或条纹。家禽急性黄曲霉毒素中毒常招致死亡;长期食入低浓度的黄曲霉毒素会诱发肝癌;慢性中毒时,生长发育迟缓,生产率下降,并降低其对传染病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