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7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37篇
医药卫生   118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29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8篇
  2012年   68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0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5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在补充口服营养补充剂后蛋白质-能量消耗(protein-energy wasting,PEW)的改善效果。方法收集江西省6所医院中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3个月以上且符合PEW诊断的患者共90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45人,对2组患者个体按标准体质量计算各营养素需要量后,进行膳食指导,试验组以口服营养补充剂[乐析能补充剂1罐/日(含热量450kcal,20.3g蛋白质)]代替,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补充乐析能前和试验3个月后2组的体质量指数、血红蛋白、白蛋白等实验室指标以及安全性效果评估等相关参数的变化。结果共纳入90例患者,最终有84例患者(对照组41例,试验组43例)按要求完成了全部试验,其中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1.6±11.39)岁,男性47例(55.95%)。干预前对照组能量及蛋白质摄入分别为(1461.69±379.95)kcal,(53.81±21.87)g;试验组为(1522.14±402.27)kcal,(54.92±16.61)g,2组的能量及蛋白质平均摄入无统计学差异(t=0.269,P=0.650;t=0.122,P=0.422),2组间钾、钙、铁、磷等矿物质摄入平均水平无统计学差异(t=0.777,1.485,-0.853,-0.012,P=0.497,0.332,0.065,0.352)。干预3个月后,对照组体质量、体质量指数等体格测量相关数据的变化较试验前变化不明显(t=0.977、1.038,P=0.343,0.315),试验组干预前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升高,主观综合性营养评分(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SGA)下降(t=-2.325、-2.257、3.598,P=0.027,0.032,0.001);2组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均较干预前上升,其中试验组血清白蛋白上升更明显[试验组前后差值=(3.40±3.78)g/L,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值=(1.48±3.5)g/L,t=2.415,P=0.018];试验组血钙升高幅度高于对照组(t=3.126,P=0.002),试验组血糖变化幅度小于对照组(t=2.083,P=0.045)。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持续给予营养补充剂乐析能可从多方面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PEW症状及其它并发症。  相似文献   
52.
目的 针对当下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数据难采集、难整理、难分析、难应用等问题,顺应疫情风险评估和防控需求,构建全球疫情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平台。方法 从业务需求、架构设计、功能建设等方面,阐述全球疫情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并分析平台应用效果。结果 通过充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模型算法、地理信息等先进技术方法,实现标准化、可视化、关联化和模型化等综合利用,集成疫情信息一站式浏览平台。结论 平台的建立填补了我国在全球疫情监测系统化方面的空白,为常态化开展全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监测提供技术支撑,为开展科学研究和循证决策提供数据保障。  相似文献   
53.
54.
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前必经的关键环节,通过临床试验来对新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不良反应进行科学评价,为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进行新药审评和批准上市提供重要依据。我国药物临床试验必须在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和卫生部组织的资格认证的医疗机构中进行。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和研究者一起作为临床试验中的研究方,承担着对医疗机构有关临床试验的医疗与研究条件的系统管理职责和对所承担项目的管理职责。而临床试验机构办公室,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营养护理干预对早产低体重儿营养状况及喂养不耐受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本院出生的120例早产低体重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本院新生儿科针对早产低体重儿的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营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浆白蛋白、总蛋白水平及喂养不耐受事件发生率.结果 两组出生后第7天的血浆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出生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生后第7天的血浆白蛋白、总蛋白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出生后第7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出现呕吐、腹胀、胃残留等喂养不耐受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营养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早产低体重儿的营养状态,降低喂养不耐受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可视麻醉喉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婴幼儿先天性会厌囊肿的临床疗效及特点。方法 选取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7年2月-2020年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会厌囊肿婴幼儿15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创面反应进行统计分析,并观察随访半年以上。结果 15例先天性会厌囊肿患儿手术均获得成功,手术时间(22.67±7.99)min;术中出血量(3.47±1.60)mL;术后会厌创面轻度水肿3例,中度水肿2例;术后半年无1例复发。结论 可视麻醉喉镜下低温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先天性会厌囊肿具有可行性,为先天性会厌囊肿患儿提供了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疗效明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7.
不同信息系统在全方位一体化药房的联合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实现HIS系统、PASS系统和超然PIVAS管理系统与针剂、片剂全自动摆药机在我院肿瘤大楼药房中的联合应用与管理。方法:总结我院肿瘤大楼药房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经验,分析信息系统的联合应用情况。结果:通过信息系统的无缝对接,肿瘤大楼药房实现了数据共享、保证了工作流程的流畅、提高了药学服务水平。结论:不同信息系统的无缝联合应用可有效地整合药房的各项工作流程,有利于全方位一体化药学服务模式的建立和运行,适于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索小儿热性惊厥(FC)的HLA-DOA1和HLA-DRB1等位基因的遗传易感性,揭示其遗传背景。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策略.引入PCR-SSP技术.在祖籍三代居住包头地区,无血缘关系,无与异族通婚史及其他神经和免疫系统疾病史和家族史的汉族人群中,选择53例FC为病例组,53名健康儿童为对照组,作以HLA-DOA1和HLA-DRB1等位基因的型别分析。基因频率比较在单因素分析的基础上又作以多因素Lo-Nsac回归。结果病例组HLA-DQA1*0101基因频率为8.5%,比对照组的1.9%高,P=0.047〈0.05。B=1.566〉0.OR=4.789〉1,其95%可信区间为1.021~22.547,其内不包含1。EF=0.647〉0。促进发病;而HLA-DQA1*0401基因频率在病例组为0.9%,比对照组的8.5%低,P=0.035〈0.05。B=-2.240〈0,OR=0.106〈1,其95%可信区间为0.013~0.857,其内不包含1。PF=0.458〉0。阻止发病。HLA-DRB1基因频率比较均P〉0.05,OR的95%可信区间内亦包含1。结论HLA-DQA1*0101等位基因可能是包头地区小儿FC发病单体型中一个遗传易感基因;而HLA-DOA1*0401等位基因可能为其保护基因。HLA-DRB1等位基因与FC发病无关联性。  相似文献   
59.
目的观察枢瑞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符合条件的患者50例,口服枢瑞40mg/d,饭后服药,至下次月经来潮,经期停药。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疗效、血清性激素及血脂;肝功能:SGOT、SGPT;血脂变化;B超、钼靶片、检查腺体厚度、结构等变化。结果总有效率为90%,明显促进腺体退化;并能调整机体内源性激素水平,改善乳腺慢性增生的病变过程。结论枢瑞治疗乳腺增生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0.
周围性面瘫是以口眼歪斜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疾病,古称"口",俗称"口眼歪斜",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面神经麻痹,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笔者自2001年以来,运用火针疗法治疗此病,取得满意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