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89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51.
目的 了解特发性间质性肺病(IIP)患者肺活检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对1993年11月至2008年2月行肺活检的66例IIP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按肺活检方式分2组:(1)外科肺活检(SLB)组,21例,其中开胸肺活检11例,胸腔镜引导下肺活检10例;(2)非SLB组,45例,其中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肺活检(TBLB)28例,CT或B超引导下肺活检17例.统计患者肺活检并发症发生率,并将2组患者分别按有、无并发症分组,进行人院时一般情况、症状、体征、肺功能、动脉血气分析、病理分型比较.肺活检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5 d、机械通气时间>72 h、急性左心衰竭、胸腔积液、气胸、咯血量>50 ml/d和IIP急性加重.统计患者术后90 d内病死率.结果 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0.9%(27/66),SLB组为71.4%(15/21),非SLB组为26.7%(12/45)(x2=4.55,P=0.03).SLB组并发症为胸腔引流管拔管时间延长(10例,47.6%)、胸腔积液(5例,23.8%)、急性左心衰竭(5例,23.8%)和肺部感染(4例,19.0%);非SLB组并发症为气胸(12例,26.7%)、IIP急性加重(2例,4.4%)、机械通气>72 h(1例,2.2%)和肺部感染(1例,2.2%).SLB组有、无并发症患者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分别为(46.83 ±17.01)%和(75.93 ±25.62)%(t=2.55,P=0.02),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非SLB组有、无并发症患者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肺活检后90 d内6例(9.1%)患者死亡,其中3例考虑与肺活检相关(CT导引下肺活检和TBLB术后出现IIP急性加重各1例,CT导引下肺穿刺后出现气胸致呼吸衰竭1例).结论 接受SLB患者较接受非SLB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正常可能是外科肺活检出现合并症的相关因素.Cr引导下肺活检或TBLB也可能诱发IIP急性加重而致死亡.  相似文献   
52.
周庆涛  贺蓓 《中华医学杂志》2009,89(24):1686-1686
20世纪90年代后期,包含禽、人和猪流感病毒基因的三源重配株A型(H1)猪流感病毒的多个菌株和亚型(H1N1、H3N2和H1N2)在北美洲猪群中出现并占优势.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评价高分辨率CT(HRCT)半定量分值对于特发性间质性肺炎(IIP)患者糖皮质激素(简称激素)近期治疗反应和预后的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至2007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收治的83例IIP患者.HRCT选择气管分叉处、左心房顶、右膈肌顶3个层面作为研究对象.计算网格影和蜂窝病变在3个层面上所占百分比的算术均值(HRCT分值),分别以HRCT分值10%、20%、30%、40%和50%为临界点,判断激素治疗效果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独立样本采用.t检验或秩和榆验,定性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 以HRCT分值20%为临界点的准确度最高(70.6%).将83例中使用激素治疗的51例分为HRCT分值≥20%组25例,<20%组26例,其住院期问病死率分别为40.0%和3.8%(X2=9.848,P<0.01),激素近期治疗有效率分别为8.0%和50.0%(x2=10.829,P<0.01),平均住院时间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3.0(1.0~6.5)个月和1.2(0.7~2.0)个月(z=-2.758,P<0.01),病程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24.0(4.0~48.0)个月和2.0(1.0~12.0)个月(z=-2.900,P<0.01).共15例明确病珲分型,其中HRCT分值≥20%组4例,均为普通型问质性肺炎(UIP);<20%组11例,分别为急件问质性肺炎1例,UIP 1例,非特异性问质性肺炎9例.结论 HRCT分值有助于判断IIP患者激素治疗的近期反应.HRCT分值20%足较为合适的临界值,并与病理诊断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54.
55.
很多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物能够增加人群死亡率,降低肺功能.目前认为,肺功能是心肺健康和个体延长寿命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实停止吸烟能够有效地减缓肺功能的恶化,但对于减轻空气污染对肺功能的保护作用的研究还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56.
针对医院党员计算机信息管理效率不高的情况,研究医院党员计算机管理系统和党内年度统计系统。本文对该系统在医院实践管理工作的应用进行了需求性和可行性分析,介绍了该系统的主要功能及其特点。该系统改变了手工操作的过程,提高工作高效性和准确性,解决了计算机自动管理和年度统计工作中的标准化问题。  相似文献   
57.
持续性高血糖是呼吸重症监护病房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患者血糖升高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2000年~2004年RICU收治的325例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或合并呼吸系统感染,并有入院次日清晨血糖检测结果者,分为糖尿病组(n=60)、非糖尿病性高血糖组(n=147)和血糖正常组(n=118)。非糖尿病性高血糖组患者再根据血糖是否在24 h内恢复至6.1 mmol/L以下分为一过性高血糖组(n=74)和持续性高血糖组(n=73)二个亚组。对血糖结果、平均住院日、死亡率及相关临床情况进行分析。结果(1)非糖尿病性高血糖组入院APACHEⅡ评分和有创机械通气比例明显高于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血浆白蛋白显著低于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脏器受累分值和机械通气(包括有创和无创)比例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死亡率明显高于血糖正常组(37.4%比13.6%),与糖尿病组(26.7%)无显著差异;RICU住院日与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糖尿病组死亡率显著高于血糖正常组。(2)持续性高血糖组血浆白蛋白低于其他三组,机械通气比例和有创机械通气比例、脏器受累分值、死亡率均高于其他三组,RICU住院日较血糖正常组和一过性高血糖组明显延长,与糖尿病组比较虽有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APACHEⅡ评分高于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与一过性高血糖组无明显差异。(3)一过性高血糖组RICU住院日和死亡率与糖尿病组和血糖正常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非糖尿病性高血糖在RICU发生率高,与已知糖尿病组和正常血糖者相比,新发生的持续性高血糖可能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58.
贺蓓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23):1652-1652
支气管热整形术(bronchial thermoplasty,BT)是一种新的介入技术,通过支气管镜将热能转送至支气管壁,导致气道平滑肌持久变薄,从而减轻支气管收缩。为研究支气管热整形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Cox等进行了为期1年的随机对照研究,结果发表在N Engl J Med 2007年3月356卷13期上。  相似文献   
59.
沈宁  贺蓓 《中华医学杂志》2007,87(8):517-517
呼吸机相关肺炎(VAP)在接受机械通气的危重患者中的发生率约为20%。与不发生VAP的患者比较,发生VAP的患者病死率高,住ICU的时间长,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VAP的病原菌诊断一直是一个未能很好解决的重要问题。既往研究表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通过保护性毛刷采样定量培养能提供较好的诊断信息,而依靠气管内吸出物的培养结果可能会影响治疗和预后。目前对可疑VAP患者何种诊断方法最好仍存在争议,为此,加拿大危重疾病实验组(the Canadian Critical Care Trials Group)对可疑VAP的危重患者进行了一项随机实验来比较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定量培养和气管内吸出物培养的优劣,研究结果发表于N Engl J Med 2006年12月21日355卷25期。  相似文献   
60.
八年制医学生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见习是医学生由理论学习向临床实践的重要转折.八年制医学生是一种新的培养方式,目标是毕业时达到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水平.结合八年制医学生自身特点及培养目标,内科临床见习由各三级学科主治医师带教.使用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品德和伦理学教育、重视三基训练和临床思维的培养、灌输循证医学观念和科研意识、促进医学英语学习,使学生全面提高,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