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D2-40在结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取85例人结肠癌组织样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VEGF-C及D2-40的表达,并与其临床特征作相关分析。结果85例结肠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54.1%)及微淋巴管数量(LMVD)与正常结肠组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且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分期相关,而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大小、浸润深度和分化程度无关,VEGF-C的表达与LMVD呈正相关(r=0.543,P<0.05)。结论结肠癌中VEGF-C的高表达与淋巴管生成、淋巴结转移和预后有关,联合检测VEGF-C和D2-40的表达对判断结肠癌的早期淋巴道转移、预后及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2.
1病例简介 患者,男,65岁,农民,2010-07-10 T 20:00,因"口服12%盐霉素预混剂约1 g 4 h伴昏迷0.5 h"入院.患者于15:00~16:00在家自服"盐霉素预混剂"1 g后立即出现头昏眼花、心悸烦闷、四肢发抖、站立不稳、恶心、呕吐、呼吸急促.家人立即给予大量饮水并吐出较多胃内容物,后上述症状仍无好转,急送我院就诊.送我院途中患者反复呕吐并出现昏迷.既往于2006年患"下咽癌"行手术治疗,2010年3月在我院行放化疗.  相似文献   
43.
1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7岁,自幼发现C脏杂音,1999年;月来我院住院检查治疗,入院查体:发育正常,。C界不大,,c率70次/min,律齐,胸骨左缘2、3肋间可闻Ill/6吹风样收缩期杂音。经胸超声,C动图(rlyl?E)示房间隔缺损25mm,继发孔型,缺损边缘距腔静脉、肺静脉?..  相似文献   
44.
目的 探讨内科电子胸腔镜治疗自发性气胸的有效方法,总结肺自发性气胸的内科胸腔镜的治疗经验。方法 运用内科胸腔镜术,采取高频电凝术凝固肺大泡及高频电切术离断胸膜粘连带方法。结果 全组20例病人治疗后24-72小时肺全部复张,肺功能明显改善,随诊1年,术侧无复发,疗效满意。结论 自发性气胸采用内科电子胸腔镜治疗,具有安全性佳、疗效好、费用低、患者耐受性好的特点,尤其适合肺功能差不能耐受胸外科手术的患者。  相似文献   
45.
原发于心脏恶性淋巴瘤非常罕见,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者尚未见报道,现报告我院2005年经急诊床旁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心脏彩超)诊断并经手术和病理结果证实的原发于右房恶性淋巴瘤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1例,并探讨心脏彩超在该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1临床资料女性,70岁,患者于10d前因活动后胸闷、气促、呼吸困难,轻咳,面部浮肿在当地医院就诊,经心电图、胸部CT检查诊断为“肺源性心脏病”,经治疗后病情无好转,反而逐渐加重,于2005年3月3日来本院就诊。查体:体温36.2℃,脉搏86次/min,血压90/60mmHg(1mmHg=1.33kPa),呼吸26次/min。神志清楚,查体合作,发育正常,面部浮肿,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46.
47.
近年来研究发现,高血压病患者的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收集我院1996年收治的5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对象:高血压病患者53例,男30例,女23例,平均年龄48±6岁(35~64岁),均符合1978年WHO制订的诊断标准。经询问病史、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已除外继发性高血压。舒张压≥95mmHg、≤114mmHg,无心、脑、肾、眼底等靶器官严重并发症。 1.2 方法:于治疗前行UCG及Holter检查:采  相似文献   
48.
目的 探讨EMS1蛋白表达与喉鳞状细胞癌(LSCC)发生、发展及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45例LSCC组织(其中40例附癌旁组织)和8例正常喉黏膜组织中EMS1蛋白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EMS1蛋白表达定位于细胞的胞质,着色呈黄色至棕黄色;LSCC中阳性表达率82.2%,高于癌旁组织(30%)及正常喉黏膜组织(12.5%)(P<0.01);随着组织分级的增高(分化程度的降低),EMS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增高,其差异显著(P<0.05);EMS1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而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关.结论 EMS1蛋白的表达可作为LSCC患者疾病进展监控和预后观测的指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9.
再灌注治疗后心肌无再流现象的危险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阐明与急性心肌梗死成功再灌注后无再流现象发生相关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3 2例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症状出现后 2 4h内成功施行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使梗死相关动脉均达到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 (TIMI) 3级血流 ,术后 12h内进行静脉心肌声学造影 (MCE) ,应用多变量分析确定无再流现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3 2例患者根据术后 12hMCE积分显示无再流者 11例 ,再流者 2 1例。单变量分析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发作前 48h内无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心功能Killip分级、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异常Q波数、梗死相关动脉成功再通后2 0min相关导联ST段抬高指数 (∑STI)下降 <5 0 %和∑STI再抬高≥ 3 0 %及超声心动图上室壁运动积分与无再流现象明显相关 (P <0 0 5 ) ;多变量分析发现上述因素中除心功能Killip分级 ,其它均是无再流现象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中异常Q波数与无再流现象发生相关性最好 (R2 =0 896,P =0 0 0 0 4)。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成功再灌注后约 1/3患者静脉MCE时表现为无再流现象 ,无再流现象与心肌损害的严重性 (异常Q波数 )、危险区的大小 (室壁运动积分 )、梗死相关动脉完全闭塞、∑STI再抬高和无心肌梗死前心绞痛等因素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50.
Hartzler等首次报道直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可作为急性心肌梗塞(AMI)心肌恢复再灌注的一种选择性的介入治疗手段.高润霖等也报道急诊PTCA是AMI再灌注治疗的有效方法.1993年9月至1996年1月,我院开展PTCA87例,其中AMl14例均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