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1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26篇
医药卫生   9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50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51.
新生儿窒息生后早期血气、电解质与脑电图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盛晖  张淑敏  张雪峰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31):4424-442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生后早期血气、电解质与新生儿脑电图的相关性。方法:对75例新生儿窒息患儿于生后1h内进行动脉血气、电解质测定,12~48h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75例窒息儿其中轻度窒息56例,重度窒息19例,并据动脉血气异常与否分为血气正常型及血气异常型。脑电图异常率分别为:轻度窒息组46.4%,重度窒息组52.6%,脑电图重度异常发生率两组分别为:3.6%及26.3%;血气正常型脑电图异常率为:42.1%,血气异常型54.1%,脑电图重度异常发生率分别为:2.6%及16.2%。研究表明出生早期有动脉血气异常的窒息儿,脑电图重度异常率高于血气正常的窒息儿(P<0.05),同时重度窒息组脑电图重度异常率也高于轻度窒息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电解质及血色素值异常与脑电图异常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电解质异常的窒息儿脑电图异常率也达到了55%,其中包括重度异常1例,因而也不能忽视电解质异常所造成的影响,结论:提示出生早期动脉血气异常的窒息儿与重度窒息儿脑血流再灌注损伤更明显,预后不良的可能性会增加,更应注意脑损伤的预防与修复。同时提示早期新生儿血气可作为判断新生儿窒息有无及程度、预后的指标之一。总之积极纠正血气、电解质,使之尽快达到正常范围在窒息复苏中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52.
目的:通过MR扩散加权成像(DWI)及MR波谱(MRS)分析脑白质疏松症(LA)的表观扩散值(ADC)和不同代谢产物比值的变化,探讨LA中脑白质缺血过程中出现的病理、生化改变与MR功能成像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30例经常规MRI检查诊断为LA患者,及30例年龄相匹配正常脑白质表现的患者作为对照组,进行DWI检查,分析病变不同区域ADC值的变化,同时对LA患者进行MRS分析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复合物(Cho)/肌酸(Cr)比值的变化,比较不同位置和不同程度病变在ADC值和代谢变化中的差异。结果:LA患者病灶区(双侧侧脑室枕角、体部旁脑白质)ADC值升高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相应病灶区的NAA/Cr均值明显降低,Cho/Cr均值升高,与正常白质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而枕角的NAA/Cr均值低于体部,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磁共振功能成像能够反映脑白质疏松症发展过程中的微观结构变化和局部代谢的异常。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DSP)对高原低氧多器官组织病理改变的影响。方法将平原大鼠运入高原(海拔5000m),随机分为DSP干预组(7只)和对照组(7只),实验20天后全部处死,取出心、肝、脾、肺、肾、脑组织用光电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SP干预组大鼠的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轻微。结论DSP能预防、改善细胞的低氧性水肿、变性、坏死等损伤,是高原自然环境条件下比较特异的低氧性器官组织损伤的保护剂。  相似文献   
54.
国产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临床安全性与免疫原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国产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法按整群随机抽样原则,以进口同类疫苗作为对照开展现场临床试验;比较两种疫苗免疫后临床反应率、抗体阳转率、保护率及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试验组及对照组接种后发热反应率分别为1.4%和2.1%(P>0.05),局部反应率分别为1.6%和1.7%(P>0.05);试验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的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75.30%、75.30%、42.59%;对照疫苗流感病毒H1N1、H3N2及B(亚)型的HI抗体总阳转率分别为75.10%、77.08%、39.52%;三(亚)型流感抗体总阳转率无统计学意义。三(亚)型流感抗体增长倍数均无统计学意义。三(亚)型流感HI抗体达到保护水平的保护率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国产流感裂解疫苗发热反应和局部反应与进口同类疫苗无差异,免疫后抗体阳转率较高,抗体滴度上升幅度较大,具有良好的临床安全性和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5.
1病例报告患者女,48岁。间断腹痛1年余,因肠梗阻一周于2005-07-03由外院转入。既往偶有便秘。入院后体检:腹平软,无胃肠型及蠕动波,右下腹可见一长约4cm陈旧性手术切口瘢痕。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无肌紧张,肝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包块,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稍弱。腹平片见有残留钡剂,升结肠及横结肠高度扩张,结肠袋消失,结肠最粗处直径约10cm,并在脾曲处见结肠狭窄,降结肠中段以下未见异常。临床诊断:不全肠梗阻。于入院后第2天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盲肠、升结肠及横结肠明显扩张,肠腔直径10cm,肠壁水肿,无蠕动,降结肠近脾曲处肠壁僵硬,约3cm…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疗法治疗术后炎性粘连性肠梗阻的疗效.方法回顾总结我院1988年3月至2004年10月住院诊治的44例术后炎性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疗方法与疗效.结果本组38例治愈,6例中转手术治愈,保守治愈率86.4%.其中38例中随访33例,5年均未复发.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非手术治疗术后炎性粘连性肠梗阻疗效好,复发率低,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7.
1.1通过阻断AT1受体产生的作用,AT1受体是AngⅡ的4个细胞膜受体(AT1,AT2,AT3,AT4受体)之一,存在于血管平滑肌细胞、心脏、肺脏、大脑、肝脏、肾脏和肾上腺,AT1受体激动可引起血管收缩(特别是心脑血管,肾)细胞生长,水钠重吸收和交感兴奋致心脏正性变力效应(即正性肌力,正性频率)RAS长期过度激活会通过AT1受体引起高血压,血管增生(特别是心脏,肾)心肌肥大增加心肌基质细胞内金属蛋白酶表达,胶原沉积和心肌纤维化促进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产生和释放过氧化物,  相似文献   
58.
斜视矫正术是临床上常见的手术。而由于斜视矫正术引起失明这在临床上实属少见。我院遇1例,报告如下。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59.
急进高原男性青年血雌二醇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用放射免疫法对急进海拔2800m和4700m地区3个月期间的同一男性青年人群血清雌二醇含量进行动态测定,以了解其变化规律和可以意义。结果:在不同梯度上,随着海拔高度的上升和大气压,大气氧分压的下降,血清E2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0.
胆道系统手术中十二指肠损伤时有报道,此属严重的医源性损伤,一旦发生,倍感处理棘手,而处理恰当与否,直接影响到原手术的结果和是否产生严重的并发症。1990年2月-2005年10月我们收治676例胆道手术中发生十二指肠损伤患者6例,现就其防范及处理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