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2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93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911.
全冠民  袁涛 《放射学实践》2007,22(11):1244-1244
病例资料 患者,男,38岁.无意中发现脐周肿块2个月,近来增大,伴腹痛及直立时腹部下坠感,无腹泻及呕吐.体检:腹部可及15 cm×12 cm大小质韧包块,边界不清,有轻压痛,无反跳痛与移动性浊音.  相似文献   
912.
读片窗     
袁涛  全冠民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6,25(10):901-901,902
患者 男,52岁.于2周前进"冷食"后反酸,当地医院行CT检查提示右肾上腺占位.实验室及体格检查无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913.
袁涛  梁忠 《西部中医药》2007,20(5):11-13
本文从气虚证的辨证、量化指标检测、治疗等多方面对气虚证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证实气在机体活动中的确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14.
RPR和TP-ELISA、TPHA三种试验方法检测梅毒抗体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快速血浆反应素试验(RPR)、酶联免疫吸咐试验(TP-ELISA)和血球凝集试验(TPHA)三种试验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TP-ELISA检测阳性108份同时采用RPR,TPHA法进行检测分析,并对三种试验方法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08份TP-ELISA阳性病例经TPHA确认阳性率98.1%,两法的灵敏度与特异性相当接近,无显著性差异(P〉0.05),RPR法阳性率64.8%,TPHA、TP-ELISA法与RPR法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TP-ELISA是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操作简便,成本低,易推广的检测方法,RPR法可作为观察疗效,判断复发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915.
彭好  蒲友华  胡波  刘定远  袁涛 《华西医学》2012,(9):1369-1371
目的探讨围产期各种相关因素与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关系。方法选择2011年1月-5月85例产科出生足月高间接胆红素血症患儿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依据其小时龄)达到全国新生儿学组干预推荐方案光疗标准、且结合胆红素<34μmol/L,即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同时按同性别同年龄阶段出生抽取85例无高胆红素血症足月儿按1︰1配对作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方法,筛选高间接胆红素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引起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的围生因素包括胎龄、产式、窒息、开奶时间延迟、胎粪排出时间延迟、喂养方式、出血、低血糖、红细胞比容和出生体质量下降。其中引起高间接胆红素血症独立的高危围生因素为胎龄、开奶时间延迟、低血糖、出血、红细胞增多症和出生体质量下降。结论临床对具有多种高危围生因素的患儿应提高对其发生高胆红素血症可能的预见性,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916.
917.
骨科手术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围手术期多模式镇痛在骨科手术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于我科实施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在围手术期多模式使用镇痛药物,对照组术后常规使用镇痛药物.记录术后镇痛药物的使用量及整个围手术期镇痛药物的使用量.于术后不同时间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术后24 h、术后48 h试验组...  相似文献   
918.
疣状皮肤结核继发鳞状细胞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患者女,51岁。因右臀部结节,疣状增生伴瘙痒20多年,形成肿块1年,于2004年6月7日来我院就诊。患者20多年前右臀中段无明显诱因出现一蚕豆大红色结节,微痒,搔抓后破溃,流少许淡黄色黏稠分泌物,自用“中药”外敷无效,皮损周围出现散在丘疹或结节,并逐渐增大、增多。  相似文献   
919.
先证者女,1岁,左侧上下肢分布红色斑丘疹伴瘙痒1年.患者出生10 d后发现左下肢可见散在分布红色斑丘疹,后逐渐增多至左侧上下肢、会阴部,呈线性分布,伴有明显瘙痒.患者外祖母及母亲均有类似皮疹,无银屑病家族史.体检未见其他异常.皮肤科情况:左足背、足底、左足大拇指、左足第四拇指与第五拇指之间、左侧胭窝、左侧会阴部及腹股沟...  相似文献   
920.
目的探讨成人结节性红斑(EN)的临床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2019年11月至2022年7月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收治并经病理组织确诊的54例成人EN临床资料。结果 54例EN患者中, 男6例, 女48例, 年龄18 ~ 73(42.50 ± 11.68)岁, 病程1 d至10年。特发性EN 30例(55.56%), 继发EN 24例(44.44%)。继发性EN中, 17例病因为感染, 包括呼吸道感染9例、结核感染6例、上呼吸道感染合并乙肝病毒感染活动期2例;7例病因为结缔组织病, 包括白塞综合征4例、干燥综合征1例、未分化结缔组织病2例。继发性EN组患者年龄(38.33 ± 12.15)岁, 低于特发性EN组(46.17 ± 10.20)岁(t = 2.58, P = 0.013)。所有EN患者发病部位均包含小腿, 特发性EN中24例局限于双小腿, 继发性EN中12例局限于双小腿, 继发性EN组皮损局限于双小腿患者比例低于特发性EN组(χ2 = 5.44, P = 0.020)。继发性EN组白细胞计数[(7.56 ± 2.46)× 109/L]、C反应蛋白水平[(34.34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