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3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22篇
医药卫生   93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77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7篇
  2009年   60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9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评价一种氧化酶拭子检测技术在男性急性尿道炎临床快速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用氧化酶拭子直接蘸取 189例门诊男性急性尿道炎可疑病例尿道分泌物 ,并观察棉拭子上有无氧化酶反应 ,同时接种于TM培养基。比较两种检测手段的检测结果。结果  189例标本中TM培养和氧化酶反应的阳性率分别为 78.8%和 79.9% ,两法总符合率为 91.5 % (31 14 2 /189)。与培养法比较 ,氧化酶拭子敏感性 95 .3% ,特异性 77.5 % ,阳性预测值 94 % ,阴性预测值 81.6 % ,两法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氧化酶拭子检测技术能对淋菌性和非淋菌性尿道炎进行快速初步鉴别且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方法简便、成本效益性好。  相似文献   
72.
本主要对夏桑菊含量测定方法进行讨论。经试验发现。对照品采用熊果酸较妥;提取熊果酸的溶剂宜用水饱和正丁醇或乙醚,并以薄层层析实验结果予以确证。  相似文献   
73.
肺动脉栓塞影像学诊断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动脉栓塞 (Pulmonaryembolism ,PE)是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国外文献报告住院病人死后尸检PE发生率可高达65 % ,美国每年估计约有65~70万新发病例 ,其中约30 %因未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而死亡。国内流行病学资料匮乏 ,有资料显示发病率不低。PE经及时治疗死亡率可降至3 %~10 % ,故早期诊断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PE病因和易发因素中最主要是深静脉血栓形成 ,是在先天性基因缺陷的基础上 ,在某些诱因作用下发病 ,如创伤及手术、长期卧…  相似文献   
74.
肺动脉栓塞的螺旋CT肺动脉造影征象、分型及演变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目的:观察肺动脉栓塞(PE)的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征象及其演变,探讨CTPA区分急、慢性PE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69例计1241支PE患者的CTPA资料。CTPA征象包括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根据直接征象即肺动脉内充盈缺损的形态,分为急性(aPE)、慢性(cPE)和慢性合并急性(c aPE)3类,并与临床标准对照。28例行治疗后CTPA复查。结果:肺动脉内充盈缺损包括中心型117支(9.43%),锐角附壁型226支(18.21%),钝角附壁型576支(46.41%),完全闭塞型215支(17.32%);管腔突然狭窄93支(7.49%),腔内网状改变14支(1.13%)。CTPA诊断aPE、cPE及c aPE分别为34例(49.28%)、29例(42.03%)和6例(8.69%),65例(94.20%)与临床分型一致。间接征象包括主肺动脉和/或右侧叶间肺动脉扩张、胸腔积液、“肺少血”征、肺梗死、右室增大伴或不伴室问隔偏移、“马赛克”征,支气管动脉扩张。治疗后CTPA上肺动脉显示率显著提高,栓塞支数明显减少,aPE变化更明显。结论:螺旋CTPA能够清楚显示PE的征象及其演变,根据直接征象能较准确地对PE进行分型。  相似文献   
75.
1型糖尿病防治展望--内分泌代谢疾病(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涛  王姮 《新医学》2003,34(12):765-766
1引言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B细胞破坏而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北美和欧洲,每300人中就有1例患1型糖尿病,而且流行病学资料表明,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全世界范围内递增。迄今为止,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使新发病的1型糖尿病病人达到长期缓解,临床上也没有一种有效的方法能预防该病的发生。但是,随着我们对其发病过程的免疫学、细胞学及分子生物学机制理解的加深,终将会找到切实可行的措施。最重要的是要兼顾治疗方法的安全性与有效性。目前新的观点认为,对于新发病的1型糖尿病病人来说,只要确实能使疾病长期缓解,即使某种…  相似文献   
76.
甲状腺功能减退性肌病二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病例1:男,47岁,因颜面及眼睑浮肿半个月就诊,伴明显乏力,下蹲后起立困难,手足肿胀,便秘,体重半年内增加10kg,无肌肉疼痛。既往史:18年前曾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予中药治疗1年痊愈。体格检查:皮肤干燥,甲状腺Ⅰ度大,表面不平,质韧;心率80次/min,跟腱反射弛张期延迟。血生化检查: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0.35nmol/L  相似文献   
77.
论实习医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阶段.包括实习前制度和法规教育、询问病史和查体、向患者和家属介绍病情、有创检查或手术前签字、病情突然变化或出现并发症、和出院前后的沟通等几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8.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是恶性程度极高的皮肤恶性肿瘤,其多数发生淋巴结或血液远处转移,转移性恶性黑色素患者5年生存率仅5%~10%,转移是恶性黑色素瘤患者存活率低的重要原因。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RNA)是不具备蛋白质编码功能且长度普遍大于200个核苷酸的RNA分子,lncRNA差异性表达可能通过调节上皮-间质转化(EMT)相关因素、改变细胞外基质(ECM)性能等环节促进或抑制恶性黑色素瘤的增殖、侵袭和转移过程。本文综述了lncRNA在恶性黑色素瘤侵袭和转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旨在为恶性黑色素瘤转移的早期诊断及预后预测寻找新的标志物。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应用多b值DWI中不同b值ADC值评估胶质瘤近期治疗效果及鉴别肿瘤进展的价值。方法 对4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脑胶质瘤且接受联合放化疗的患者行常规MRI及多b值DWI(b=0、1 000、2 000、3 000 s/mm2)扫描。分别在5种不同b值组合(b值组合分别为:0、1 000 s/mm2,0、2 000 s/mm2,0、3 000 s/mm2,1 000、3 000 s/mm2,2 000、3 000 s/mm2)的ADC图[ADC(1 000/0)、ADC(/2 000/0)、ADC(3 000/0)、ADC(3 000/1 000)、ADC(3 000/2 000)]中测量病灶的平均和最小ADC值(ADCmean和ADCmin),计算其相对值(rADCmean、rADCmin)。比较治疗后不同反应类型(完全有效、部分有效、稳定、进展)间及进展组与非进展组间ADC值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不同ADC值诊断肿瘤进展的最佳临界值和诊断效能。结果 ADC(3 000/0)、ADC(3 000/1 000)和ADC(3 000/2 000)图中的rADCmean在不同反应类型间和进展组与非进展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DC(3 000/1 000)和ADC(3 000/2 000)图中的ADCmean在不同反应类型间和进展组与非进展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DC(3 000/2 000)图中ADCmean和rADCmean诊断肿瘤进展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分别为0.86和0.84,以ADCmean=408.65×10-6 mm2/s和rADCmean=1.12诊断胶质瘤进展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9.3%、71.0%和92.9%、77.4%。结论 通过高b值ADC图中病灶的ADCmean和rADCmean可较准确地评估胶质瘤的近期治疗效果,并为鉴别胶质瘤术后肿瘤进展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80.
张微  袁涛  全冠民   《放射学实践》2012,27(5):479-483
脑缺血及其他脑血管病 1.脑梗死 脑梗死的短T1信号主要见于亚急性期,原因包括出血与皮质层状坏死,病理学基础为脱氧血红蛋白、高铁血红蛋白、铁、钙盐及其他顺磁性物质沉积.继发于抗凝治疗或再灌注所致的出血,称为出血性转化(图22),临床病例发生率高达43%,病理学发现率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