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0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阐明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二尖瓣环峡部线(MI)嵴部缝隙依赖折返的电生理特点和产生原因。方法选取82例曾于房颤导管消融术中行MI消融并因术后复发规则房性心动过速(OAT)而行二次消融的患者,行电生理检查和二次导管消融,一旦判定为MI嵴部传导缝隙依赖的OAT,则在三维电磁导管定位系统(CARTO)引导下在MI消融线上和嵴部取点,计算左心房内膜周长占心动过速周长(TCL)比例,术后至少随访6个月。另外选择2012年10月至2012年12月间于房颤导管消融术中行MI消融且已达阻滞标准者36例。将消融导管置于嵴部,重复鉴别性起搏过程,观察嵴部是否存在传导缝隙。结果 82例因房颤导管消融术后复发OAT行二次消融的患者有7例(8.5%)为MI嵴部缝隙依赖折返,心动过速周长(TCL)为(247.9±19.2)ms,左心房内膜面激动时间为(145.4±17.7)ms,占TCL(58.5±3.2)%。体表F波形态和激动标测符合围绕二尖瓣环大折返特点,但MI消融线上拖带起搏后间期(PPI)较长[PPI-TCL(34.3±6.6)ms],且存在较宽双电位[间距(99.7±7.4)ms],而嵴部拖带PPI-TCL明显较短[(11.4±3.9)ms,P0.001];6例于嵴部消融终止,1例于冠状窦远端对应位置消融终止,随访(11.1±4.5)个月无复发。另外,36例行MI消融且满足双向阻滞标准的患者,于嵴部重新行鉴别性起搏,发现5例(13.9%)存在嵴部传导缝隙。结论 MI嵴部缝隙依赖折返是一类以嵴部缝隙为关键峡部、而既往MI消融线在折返路径之外的独特OAT,其成因可能与嵴部尚存传导缝隙却符合MI阻滞判定标准的MI假性阻滞现象有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 评价典型心房扑动(房扑)对心房颤动(房颤)导管消融复发的影响.方法 120例药物治疗无效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和肺静脉环状标测电极导管联合指导下行环肺静脉电隔离.其中17例(14.2%)合并典型房扑(房扑组,其余作为对照组),行三尖瓣环峡部消融,三尖瓣环峡部消融终点为三尖瓣环峡部双向阻滞.房颤复发定义为导管消融3个月后发生房性快速心律失常.结果 房扑组房颤病程(9.8±10.7)年,长于对照组(5.9±6.3)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房扑组与对照组相比,年龄、性别、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左心房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91~401(237±79)d,房扑组房颤复发率为47.1%,对照组房颤复发率为12.6%,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经校正年龄、房颤病程、合并器质性心脏病、左心房直径等因素,Cox多因素分析发现消融术前合并房扑是房颤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危险比3.52,95%可信区间1.32~9.34,P=0.012).结论 典型房扑可能增加房颤导管消融术后房颤的复发,房颤导管消融前应对患者是否合并典型房扑进行认真评价.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地高辛用于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远期安全性。方法:中国心房颤动注册研究在北京市31家医院前瞻性纳入房颤患者25 512例,排除行射频消融术,最终纳入冠心病合并房颤患者1 810例。根据是否服用地高辛分为服用地高辛组和未用地高辛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远期临床结果,并通过Cox回归分析进行校正。主要终点事件...  相似文献   
24.
目的 评价一种新的简化方法验证左心房顶部线完全传导阻滞的可靠性.方法 对31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双侧肺静脉完全电隔离后进行预部线消融,在窦性心律下用一种新的简化方法评价顶部线是否完全阻滞.假定在窦性心律下,左心房后壁的激动顺序发生变化(变为自下而上)和/或沿顶部消融线记录到连续分布的双电位,顶部线完全传导阻滞即实现.检验结果将与经典的起搏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用简化的方法对31例患者的左心房顶部线进行评价,初次消融后8例未实现传导阻滞,再次标测及消融后所有患者顶部线均实现完全传导阻滞.25例沿左心房顶部消融线可记录到双电位,电位间距为(60±13)ms.窦性心律下左心房顶部左右两端传导延迟(87±11)ms和(82±9)ms(从左心房最早激动算起),左心耳起搏时左、右两端传导延迟(129±13)ms(P<0.05)和(135±22)ms(P<0.05).该方法评价左心房顶部完全线性阻滞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88.9%,96.8%和100%.结论 窦性心律下左心房后壁激动顺序变为自下而上以及沿顶部消融线连续双电位分布,提示顶部线性阻滞实现.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碎裂QRS波(f QRS)与肥厚型心肌病(HCM)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的复发是否有关。方法:纳入在北京安贞医院行导管消融术的HCM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共91例(阵发/持续性心房颤动:60/31)。消融策略包括: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行双侧肺静脉隔离(PVI);持续性心房颤动患者行PVI加左心房顶、二尖瓣峡部和三尖瓣峡部线性消融。术前评估基线心电图,fQRS定义为常规12导联心电图中至少2个连续导联的QRS波存在≥2个R波或者R波的波顶或S波的波谷出现顿挫波。术后定期随访,复发定义为导管消融术后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记录的任何类型的30s的房性快速性心律失常。结果 68.1%(62/91)患者fQRS阳性。fQRS最常见于下壁导联(75.8%)。平均随访18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为54.2%(59/91),74.6%(44/59)复发发生在1年以内。fQRS阳性组复发率高于fQRS阴性组(79.0%vs.34.5%,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fQRS是术后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的危险因素(HR=3.243,95%CI:1.147~9.167,P=0.026)。结论:fQRS是HCM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律失常复发的预测因子,可用于预测该类患者心房颤动射频术后转归。  相似文献   
26.
目的分析肺癌外科术后合并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特征,并评价此类患者接受导管消融治疗的效果。方法共入选14例肺癌外科术后合并房颤行导管消融的患者(观察组),按照1∶2随机选取同期入院消融的无肺部手术史的房颤患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导管消融,并随访心律失常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体质量指数小于对照组[(23.6±3.1)kg/m2比(26.3±2.8)kg/m2,P=0.006],而合并糖尿病患者多于对照组(35.7%比7.1%,P=0.019);心房扑动或房性心动过速等在观察组患者中更为常见(64.3%比17.9%,P=0.002),且房颤相关症状更为严重。观察组患者的导管消融总手术时间及X线透视时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7.5±73.2)min比(169.5±65.3)min,P<0.01]和[(45.7±28.5)min比(32.0±26.8)min,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有9例(64.3%)和14例(50.0%)复发心律失常。观察组患者单次消融的窦性心律维持率略低于对照组(35.7%比50.0%,P=0.18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肺癌外科术后合并房颤的患者,尽管单次消融成功率略低,导管消融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7.
目的:初步探讨心房颤动合并帕金森病(PD)患者导管消融治疗可行性、潜在获益.方法:纳入北京安贞医院自2017年3月至2019年9月,接受导管消融的心房颤动合并PD患者8例.记录患者基线数据,术中消融情况、围术期并发症,随访患者术后心房颤动复发情况、症状改善、临床事件、抗心律失常与抗凝性药物停药情况.结果:患者中男性居多...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高密度标测在复杂心外膜大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MRAT)标测中的作用, 阐明心外膜MRAT的电生理及消融特点。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描述性研究。纳入2019年10月至2022年6月于北京安贞医院心律失常中心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的心房颤动(房颤)术后复发心外膜MRAT患者, 应用高密度标测及拖带标测对MRAT进行标测及消融, 总结不同心外膜结构参与的MRAT的电生理及消融特点。结果共纳入心外膜MRAT患者61例, 其中男41例, 年龄(61.0±10.3)岁。45例(73.8%, 45/61)为Marshall韧带(LOM)介导的二尖瓣峡部依赖性心房扑动(PMAT)。PMAT是最常见的心外膜MRAT类型, 其次为双心房折返MRAT 9例, 隔肺束相关顶部依赖MRAT 7例。LOM介导的PMAT的心动过速周长为(260.0±39.7)ms, 心内膜面标测的周长为(207.1±42.5)ms, 标测周长缺失4%~32%, 其中34例患者为逆钟向PMAT, 11例患者为顺钟向PMAT。隔肺束相关顶部依赖MRAT心动过速周长为(257.4±42.5)ms, 心内膜面标测的周长为(172.6±40....  相似文献   
29.
目的:探讨不同睡眠时长(SD)对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入选2017年2月至2017年10月,在北京安贞医院首次接受导管射频消融治疗的432例心房颤动患者,定期随访并收集患者的睡眠时长、心电图、24 h动态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等资料。根据术后第6个月的睡眠时长,将患者分为三组:睡眠时长不足组(SD≤6 h)、睡眠时长正常组(6SD8 h)、睡眠时长过多组(SD≥8 h)。结果:随访至术后第6个月, 330例患者维持窦性心律,97例患者复发,4例患者失访,1例患者死亡。睡眠时长正常组患者的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睡眠时长不足组和睡眠时长过多组(85.9%vs. 60.7%vs. 69.5%,P0.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左心房内径(HR=1.060, 95%CI:1.004~1.118)、睡眠时长不足(HR=2.643, 95%CI:1.540~4.535)及睡眠时长过多(HR=1.920, 95%CI:1.120~3.290)是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睡眠时长不足或过多是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0.
<正>1病例资料患者,男,20岁,曾因心动过速就诊于当地医院,考虑预激综合征,在三尖瓣环游离壁侧消融失败。患者窦性心律下体表心电图显示(图1):V1导联无r波、呈QS型、预激波为负,Ⅲ导联预激波为负正双向,Ⅱ、aVF导联预激波为正,推测可能为间隔旁路。经股静脉途径送入冠状窦10极电极,右心室4极电极,经SL1长鞘送入7F冷盐水灌注消融导管(Thermocool Smart TouchTM,D curve,Biosense Webster),应用Carto3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Biosense Webster,Inc.,Diamond Bar,CA,USA)进行标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