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了解目前云南省疟疾疫情的真实情况和疟疾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方法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和走访居民的方法进行调研。结果共访问4个县8个乡16个村,走访居民2668人,查出2004年1~9月份病人109例,发病率为408.55。疟疾疫情平均漏报率为72.48%。红河县小学生带虫率为3.23%,麻栗坡县小学生带虫率为0.52%。在3个县中有使用过期抗疟药现象。发热病人血检和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结论云南省疟疾疫情漏报严重,抗疟药品管理混乱,疟疾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2.
献血与输血疟疾148例报告河南省卫生防疫站郑州450003苏云普,郭祥树开封市卫生防疫站马建设根据疫情报告,对1994年开封市发生献血与输血疟疾148例进行了调查。其中献血后患疟疾122例,占82.43%,输血后患疟疾26例,占17.57%。发病时间...  相似文献   
93.
刘颖  周瑞敏  苏云普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5):2900-2901
目的 了解2011年河南省疟疾疫情特征,评价疟疾防治措施,为疟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河南省疟疾病例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河南省共报告疟疾314例,其中本地病例为168例,输入性病例为146例.男性病例240例,女性病例74例.病例中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以流行季节的6~10月(153例)为发病高峰.结论 2011年河南省疟疾疫情明显下降,但是输入性疟疾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94.
目的 建立云南光壳钉螺人工繁殖的饲养方法.方法 在实验室条件下采用泥盘草纸饲养法,对云南两地钉螺进行平行饲养观察.结果 3、4、5月份两地子一代钉螺产卵指数分别为6.3、14.5、15.7,3月份孵化率达75%,12个月死亡率22%.结论 本方法适用于云南钉螺的人工饲养繁殖.  相似文献   
95.
<正> 国内应用乙胺嘧啶食盐(下简称乙盐)预防间日疟,已在各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大剂量(平均每人每日6.25mg连续服用120天)连续服用的后期、可在部分人群中产生巨幼红细胞性贫血的付作用。为了减少付作用、找出乙盐预防服药的合适剂量和服用时间、我们今年以较低剂量、对其预防疟疾的效果及付作用进行了继续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6.
河南省1993年疟疾情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7.
目的 通过对黄淮流域居民进行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调查,评价黄淮流域不同媒介地区疟疾流行水平。 方法 2006和2007年选择沿黄淮流域单一中华按蚊为媒介的安徽省宿州、怀远和砀山县、河南省永城县,嗜人按蚊与中华按蚊复合媒介地区的河南省桐柏县和湖北省广水县,每县分别选择2个自然村,采用重复横向调查方法,连续两年于疟疾流行季节末期对调查点居民(≥1.5岁)采制滤纸干血滴,用IFAT检测人群疟疾抗体水平,计算人群疟疾抗体阳性率与阳性几何平均滴度倒数(GMRT);分别以20岁以下年龄组的抗体阳性率通过可逆催化模型估算这些地区的疟疾感染概率,并与当年疟疾发病率进行比较。 结果 2006和2007年安徽、河南和湖北等3省6县12个自然村的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6.1%(153/2 489)和12.0%(295/2 458),其中单一中华按蚊媒介地区2007年的平均抗体阳性率12.0%(194/1 624)]明显高于2006年的4.1%(69/1 670)(χ2=69.9,P<0.01);而嗜人按蚊和中华按蚊复合媒介地区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10.3%(84/819)和12.1%(101/834),两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7,P>0.05)。2007年12个自然村平均阳性GMRT为26.2,略高于2006年的22.7。可逆催化模型估算结果显示,单一中华按蚊媒介地区和复合媒介地区年感染概率均明显高于当地疫情报告的疟疾发病比率,前者平均分别为后者的117.3倍和17.2倍。在抗体阳性者中,有87.8%为疟疾无症状者,表明黄淮流域地区存在一定比例的无症状潜在传染源。 结论 黄淮流域地区疟疾实际发病远较报告疫情为高,单一中华按蚊为媒介地区疟疾发病呈回升趋势,嗜人按蚊与中华按蚊复合媒介地区疟疾传播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98.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赫坎按蚊复合体近缘种按蚊基因鉴别技术,应用于现场按蚊样本的鉴别。方法用分子生物学软件Vector NTI 9.0,对赫坎按蚊复合体的嗜人按蚊、雷氏按蚊、中华按蚊、八代按蚊4个近缘种按蚊rDNA基因的ITS2区段序列进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位点预测分析,选择特异性内切酶,建立一种能同时鉴别4种近缘种按蚊的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PCR RFLP)单酶切法鉴别技术,并对现场捕获的452只按蚊样本进行基因鉴别。结果软件预测赫坎按蚊复合体近缘种4种按蚊的rDNA基因的ITS2区段可被限制性内切酶Dde I切成大小易于区分的不同片段,PCR RFLP单酶切实验结果和软件预测结果完全吻合。4个疟疾流行区捕获的452只按蚊样本经PCR RFLP Dde I单酶切法鉴定有20只嗜人按蚊、6只雷氏按蚊、391只中华按蚊、35只八代按蚊,与形态学鉴别结果符合率为93.4%,与PCR RFLP双酶切法结果符合率为100%。结论新建立的PCR RFLP Dde I单酶切法基因鉴别技术可准确鉴别赫坎按蚊复合体,比传统的形态学鉴别更为简便、可靠,适合用于复合媒介地区的媒介监测。  相似文献   
99.
目的:了解人芽囊原虫(B.hominis)人工感染昆明小鼠后在肠道内寄生、自然病程和治疗情况,观察肠道内环境对其寄生的影响。方法:从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培养人芽囊原虫,昆明小鼠分为接受免疫抑制剂处理组、非免疫抑制剂处理组和正常对照组。分别经口人工感染不同数量的人芽囊原虫。感染后第2天粪便检查观察感染情况,感染第6天处死各组2/3实验鼠,各肠段分别取肠内容物涂片镜检虫体寄生情况,观察各段肠腔内环境(pH值、肠道菌群)。观察剩余实验鼠的自然病程,2周后对未愈小鼠给予甲硝唑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粪便检查人芽囊原虫检出率为83.3%(75/90)。剖杀后观察pH值在6.5~7.5的肠段有虫体寄生,回盲部(pH7.04±0.16)和盲肠(pH7.1±0.15)部位多见,主要寄居在肠腔和/或附着在肠粘膜表面。各组实验鼠肠道菌群没有差别。68.4%(13/19)的剩余阳性实验鼠多在7~10天内自愈,2周后仍未愈者甲硝唑治疗100%(6/6)有效。结论:人芽囊原虫主要寄生在小鼠回盲部的肠腔和粘膜表面,肠道pH值对人芽囊原虫寄生有影响,甲硝唑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0.
国家实施药品GMP认证是对药品生产企业(车间)和药品品种实施监督并取得认可的一种制度,也是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我公司于2001年11月开始准备GMP认证工作,在实施认证过程中,不断吸取先进经验,努力提高对GMP内涵的认识,并在一年内顺利通过了国家GMP认证,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回顾一年的GMP认证工作,有许多经验和成功之处,也有不少挫折与教训,下面针对认证工作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