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00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河南省疟疾回升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为非稳定性疟疾地方性流行区。建国后的1960和1970年曾发生两次间日疟暴发流行,1970年全省发病率高达16944.40/10万。经过广大疟防工作者几十年的艰苦努力,全省疟疾发病已降至较低水平。到1994年全省仅发生疟疾813例,发病率降至0.91/10万,实现了卫生部颁布的基本消灭疟疾的标准。1995年全省发病757例,较上年下降7.69%。但是在豫南的局部地区却出现了疟疾暴发流行,个别村发病率高达37.81%。由于局部暴发流行的影响,1996~1998年连续3年全省疟疾发病呈逐年回升趋势。为了探讨疟疾回升的原因,为今后防治制定对策,我们对其开展了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82.
河南省永城市2005年疟疾疫情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分析河南省永城市2005年的疟疾疫情,为当地的疟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永城市2005年的疟疾疫情数据,采用EpiInfo软件制作流行病学地图,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5年永城市疟疾发病710例(均为间日疟),发病率为5.19/万,比2004年增加3.23倍。流行病学地图显示病例集中在南部地区的16个乡镇,发病人数为650例,占全市疟疾病例总数的91.55%。发病年龄集中在1039岁,占病例总数的51.83%(368/710);疟疾患者的男女性别比为1.30∶1(401/309);农民和学生为主要发病人群,分别为504例(70.99%)和172例(24.23%),两者占发病总数的95.22%。夏秋季节的810月份发病占全年疟疾病例总数的82.54%(586/710),其中9月份发病数达高峰,占30.56%(217/710)。结论河南省永城市疟疾疫情处于明显回升态势,应加强疟疾防治的各项措施,尽快遏制疫情上升势头。  相似文献   
83.
<正> 隐孢子虫病系人兽共患性原虫病,是一种条件性感染的疾病。临床可分轻型、自限型和重度型,前两型见于免疫功能正常者,一般疗法1~2周即痊愈。重度型见于免疫功能低下者,腹泻长期不愈,身体消瘦、脱水、营养不良,常出现感冒发热等病症。我们发现对一病程近一年的重型隐孢子虫病例,用“易蒙停”“大蒜素”药物治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4.
河南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掌握河南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制定的方法和要求,抽取17个县51个调查点进行肠道寄生虫调查,10个县20个点进行旋毛虫病调查,10个县30个点进行囊虫病调查,5个县进行弓形虫病调查,1个县进行包虫病调查,2个县进行黑热病媒介白蛉调查。结果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25894人,总感染率为14.96%(3873/25894),其中蠕虫感染率为9.80%(2537/25894),原虫感染率为6.61%(1609/24348)。查出肠道寄生虫29种,其中蠕虫18种,原虫11种。人群血清学调查。旋毛虫、囊虫,包虫和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7%(300/10103)、0.05%(1/2200)、0.60%(6/1007)和4.64%(216/4660);黑热病媒介调查2个县,发现2种自蛉,共317只,中华白蛉占98.42%(312/317)。结论河南省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10年前显著下降,但不同地区流行情况仍有较大差异,低年龄组仍是寄生虫感染的高危人群。人群旋毛虫和囊虫感染率较低,弓形虫感染率相对较高,包虫病仅有局部发病灶点。  相似文献   
85.
摘要:目的 对2015年将要参加消除疟疾考核的二类县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疟原虫检测能力的考核评估,了解其疟原虫检测能力。方法 将参加考核的技术人员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单位级别和类别进行分组,采用SPSS17.0软件对各组考核成绩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361 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考核,合计平均分为165.87分,最高者193分,最低者87分,120分及格,及格人数为354人,占98.06%。女性各项成绩均高于男性;>50岁年龄组的理论成绩与其他各年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年龄组间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学历的升高,各项成绩均依次递增;中级职称人员的镜检和合计成绩与初级职称技术人员的成绩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理论和血片制作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单位级别的提高,镜检、血片制作和合计成绩均依次递增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单位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类县技术人员的总体水平较高,但血片制作水平较低,需要加强技术人员的培训,尤其要加强血片制作的培训。  相似文献   
86.
河南淮滨县疟疾流行现状的基线调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掌握淮滨县疟疾实际疫情,评估疟疾的流行现状,为该县实施全球基金疟疾控制项目后的效果评价提供基线数据。方法 采取不等比例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逐户调查疟疾发病情况,疟防知识知晓率及发热病人血栓原虫阳性率。采用捕获—再捕获方法(CRM)估计全县疟疾实际发病率和漏报率。结果 全县2002年疟疾疫报发病为57例,发病率0.87/万,血检原虫阳性率0.69%。访问居民4801人,查出疟疾病例109例,发病率为2.27%。CRM估计全县发病率为1.04%,估计漏报率为89.57%。蚊帐使用率55.93%,疟防知识知晓率中小学生为9.36%,居民为14.36%。结论 淮滨县疟疾流行呈局部曝友流行态势,且漏报严重,居民疟防知识有待普及。应尽快采取抗疟措施控制疟疾流行。  相似文献   
87.
腹泻是我省夏秋季的多发病,尤其婴幼儿较常见,是否有隐孢子虫感染尚未见报道。为此,1990年8~10月份在开封地区对腹泻婴幼儿进行了调查。一、材料与方法粪便由开封市儿童医院、淮河医院门诊及病房化验室负责收集。凡4岁以下的腹泻者均为检查对象。将粪便涂成直径2cm大小的圆形粪膜,干后火焰固定,用改良抗酸染色法或沙黄——美蓝染色法染色。对阳性病例详细询问发病经过、临床表现等。并用大蒜素治疗,每次服大蒜素20~40mg,日服3次,6d为一疗程,同时观察粪便中卵囊转阴情况。二、结果共粪检483例,查出隐孢子虫卵囊阳性者12例,阳性率为2.48%。在阳性病例中,男8例,女4例。年龄最大4岁,最小的仅3个月,平均年龄为17.2月。  相似文献   
88.
国家实施药品GMP认证是对药品生产企业(车间)和药品品种实施监督并取得认可的一种制度,也是确保药品质量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手段。我公司于2001年11月开始准备GMP认证工作,在实施认证过程中,不断吸取先进经验,努力提高对GMP内涵的认识,并在一年内顺利通过了国家GMP认证,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回顾一年的GMP认证工作,有许多经验和成功之处,也有不少挫折与教训,下面针对认证工作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89.
目的了解目前云南省疟疾疫情的真实情况和疟疾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方法采取听汇报,查阅资料和走访居民的方法进行调研。结果共访问4个县8个乡16个村,走访居民2668人,查出2004年1~9月份病人109例,发病率为408.55。疟疾疫情平均漏报率为72.48%。红河县小学生带虫率为3.23%,麻栗坡县小学生带虫率为0.52%。在3个县中有使用过期抗疟药现象。发热病人血检和流动人口管理工作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结论云南省疟疾疫情漏报严重,抗疟药品管理混乱,疟疾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90.
刘颖  周瑞敏  苏云普 《现代预防医学》2013,40(15):2900-2901
目的 了解2011年河南省疟疾疫情特征,评价疟疾防治措施,为疟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1年河南省疟疾病例的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 2011年河南省共报告疟疾314例,其中本地病例为168例,输入性病例为146例.男性病例240例,女性病例74例.病例中以青壮年农民为主,全年均有病例发生,以流行季节的6~10月(153例)为发病高峰.结论 2011年河南省疟疾疫情明显下降,但是输入性疟疾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