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2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41.
淋病奈瑟菌临床菌株PⅠ基因型及PⅠB基因点突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浙江地区淋病奈瑟菌株外膜孔蛋白PⅠ基因序列及其点突变与耐药性关系,了解本地区淋病奈瑟菌株PⅠA与PⅠB基因分布及其优势基因型。方法采用高保真PCR扩增34株淋病奈瑟菌全长PⅠ基因序列,T-A克隆后测序。根据测序结果,建立多重PCR同时检测113株淋病奈瑟菌PⅠA和PⅠB基因。分析测序菌株PⅠB基因中与耐药性密切相关的G120和A121变异情况,采用二倍琼脂稀释法确定PⅠB菌株的耐药性。结果11株PⅠA^+淋病奈瑟菌均为ⅠA6血清型。23株PⅠB^+淋病奈瑟菌中,6株(26.1%)为ⅠB3血清型、5株(21.7%)为ⅠB3/6血清型、2株(8.7%)为ⅠB4血清型、9株(39.1%)为ⅠB3/6-ⅠB2嵌合血清型、1株(4.3%)为ⅠB2-ⅠB4嵌合血清型。所建立的多重PCR可特异和准确地对PⅠA和PⅠB基因分型,检测灵敏度为10雌DNA模板。113株淋病奈瑟菌中,26株(23.0%)和87株(77.0%)分别携带PⅠA和PⅠB基因。经测序的23株PⅠB^+淋病奈瑟菌中,1株(4.3%)G120和A121均未突变,3株(13.0%)G120或A121突变,2株、8.7%)G120突变但A121缺失,17株(73.9%)双位点突变。22株G120和/或A121突变的PⅠB^+菌株均对青霉素和四环素耐药。结论所建立的多重PCR可用于淋病奈瑟菌PⅠA和PⅠB基因的分型检测。本地区流行的淋病奈瑟菌主要携带PⅠB基因。ⅠA6为PⅠA菌株优势血清型。PⅠB菌株以ⅠB3/6-ⅠB2嵌合、ⅠB3和ⅠB3/6血清型常见,但主要为耐药性G120和/或A121突变株。  相似文献   
42.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对哮喘大鼠中性粒细胞(NEU)内皮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30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哮喘组、健康对照组、地塞米松治疗组。以卵清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制备大鼠哮喘模型,分离纯化血NEU,流式细胞仪测定血NEUENA-78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血NEU和支气管组织中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地塞米松治疗组NEUENA-78的平均荧光强度[(71.82±8.87)MFI]显著低于哮喘组且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地塞米松治疗组NEU和支气管的TGF—β1蛋白的平均吸光度A值[依次为(0.173±0.014),(0.202±0.019)A值]显著低于哮喘组且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1)。NEUENA-78的表达水平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炎性细胞总数呈显著正相关(n=29,1=0.762,P〈0.01)。结论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治疗哮喘大鼠的部分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EU分泌ENA-78和TGF-β1蛋白,从而抑制哮喘大鼠气道炎性。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蔷薇科植物果核油性提取物初提液和提纯液体内外抗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作用。方法从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Hp临床菌株。分别采用二倍平皿稀释法和试管法测定油性提取物初提液和提纯液对96株Hp的M IC和MBC。建立Hp小鼠感染模型,检测油性提取物初提液和提纯液体内抗Hp的效果。结果从患者胃黏膜活检标本中分离获得96株Hp。油性提取物初提液和提纯液对上述Hp菌株的M IC90分别为体积分数0.16%和0.32%。体积分数为0.16%油性提取物初提液作用5 min及体积分数为0.16%的提纯液作用15 min即可杀灭HpNCTC11637株、临床菌株75b和81 a株。所有感染小鼠胃窦部组织Hp SS1株分离培养结果均阳性,体积分数为0.5%的油性提取物初提液和提纯液灌小鼠Hp分离培养结果均阴性。结论较低浓度的蔷薇科植物果核油性提取物初提液和提纯液即有体内抗Hp的作用,具有进一步开发抗Hp口服液的价值。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性和滴虫性阴道炎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了解所分离的厌氧菌和阴道毛滴虫对上述药物的敏感性。方法根据细菌学和寄生虫学实验室检查结果,将290例厌氧菌性和62例滴虫性阴道炎患者各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采用二倍试管平皿稀释法测定厌氧菌分离株对不同药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采用二倍试管稀释法测定阴道毛滴虫分离株对不同药物的最低杀虫浓度(MPC)。结果①厌氧菌性阴道炎组中,甲硝唑亚组的有效率为54.6%,明显低于替硝唑亚组的68.8%(P〈0.05)和奥硝唑亚组的74.2%(P〈0.01),后两组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滴虫性阴道炎组中,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亚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0.5%、100.0%和100.0%,3个亚组间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②甲硝唑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高于替硝唑(P〈0.01)和奥硝唑(P〈0.01),但后两组间不良反应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③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对266株革兰阴性厌氧菌MIC90范围分别为4~8、1~2和1~2μg/mL,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对261株革兰阳性厌氧菌MIC90范围分别为32~64、8~32和8~16μg/mL。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杀灭阴道毛滴虫的MPC分别为25、5和5μg/mL。结论与甲硝唑比较,替硝唑和奥硝唑治疗厌氧菌性阴道炎的疗效高、不良反应少,但甲硝唑的价格低廉。临床厌氧菌株对甲硝唑有较高的耐药率。3种药物抗革兰阴性厌氧菌的作用均明显高于革兰阳性厌氧菌,但革兰阳性厌氧菌对奥硝唑仍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5.
目的 确定致病性问号钩端螺旋体(钩体)属特异性外膜蛋白的抗原性和交叉免疫反应性,为研制通用性钩体基因工程疫苗及检测试剂盒提供依据。方法采用Ni—NTA亲和层析法,提取了4种钩体外膜蛋白主要基因型重组表达产物rLipL21、rLipL32/1和rLipL32/2、rLipL41/1和rLipL41/2、rOmpL1/1和rOmpL1/2,并用SDS-PAGE检测表达及提纯效果。上述重组蛋白常规皮下免疫家兔获得抗血清,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检测各抗血清交叉凝集效价。采用盐变法提取了我国15群问号钩体参考标准株及非致病的双曲钩体Patoc Ⅰ株的外膜蛋白。以免抗血清为一抗,采用Westernblot检测上述4种外膜蛋白自然表达情况及其免疫反应性。结果 rLipL21、rLipL32/1和rLipL32/2、rLipL41/1和rLipL41/2、rOmpL1/1和rOmpL1/2表达量分别约占细菌总蛋白的10%、40%和35%、15%和10%、30%和15%,各重组蛋白SDS-PAGE提纯后均仅见单一的蛋白条带。重组蛋白兔抗血清在同一基因不同基因型表达产物之间有广泛的交叉免疫反应性.与不同钩体血清群的MAT效价为1:2~1:128。各血清群钩体外膜中均可检出上述4种外膜蛋白,但LipL21仅存在于问号钩体中。结论 LipL21、LipL32、LipL41、OmpL1均为钩体属特异性表面抗原,可作为通用性钩体疫苗及检测试剂盒的候选抗原。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在生物化学教学中的教改实践及其效果。[方法]采用多种评判性思维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活动,应用评判性思维能力(中文版)测量表(CTDI—CV)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教学前后CTDI—CV测量总分、分析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方面的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基础医学课中对护生进行评判性思维训练可为后期临床课学习及今后的护理实践工作中运用评判性思维能力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47.
目的:构建问号钩端螺旋体(简称钩体)lipL32/1-lipL41/1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了解钩体野生株lipL32和lipL41基因携带和表达情况及钩体患者的血清抗体水平.方法:采用连接引物PCR构建lipL32/1-lipL41/1融合基因,常规方法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采用SDS-PAGE检测目的重组蛋白rLipL32/1-rLipL41/1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鉴定rLipL32/1- rLipL41/1的免疫原性.采用PCR和MAT分别检测97株问号钩体野生株lipL32和lipL41基因及其表达情况.采用ELISA检测228例钩体患者血清lipL32和lipL41基因产物的抗体.结果:与报道的相关序列比较,lipL32/1-lipL41/1融合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9%和99.8%.目的重组蛋白rLipL32/1-rLipL41/1表达产量约为细菌总蛋白的10%,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rLipL32/1和rLipL41/1兔抗血清均能与rLipL32/1-rLipL41/1结合.97.9%和87.6%问号钩体野生株分别有lipL32和lipL41基因.95.9%和84.5%问号钩体野生株分别与rLipL32s和rLipL41s兔抗血清出现效价,为1:4~1:128的MAT阳性结果.分别有94.7%~97.4%和78.5%~84.6%患者血清rLipL32s和rLipL41s抗体阳性.结论:本研究成功地构建了lipL32/1-lipL41/1融合基因及其原核表达系统,所表达的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lipL32和lipL41是广泛存在于不同血清群问号钩体并有较高表达率的基因,且其不同基因型的表达产物有交叉抗原性.  相似文献   
48.
问号钩端螺旋体病人血清中LipL21抗体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寻找钩体属特异性保护抗原,对于研制通用型钩体疫苗及实验室诊断试剂盒均有重要价值。Cullen等首先报告了致病性问号钩体均具有属特异性lipL21脂蛋白基因。我们也曾证实我国15群15型问号钩体参考标准株均含有序列保守的lipL21基因。已知钩体病免疫保护作用主要依赖血清抗体为主的体液免疫。我们采用显微镜凝集试验(MAT)检测了156份钩体病人血清的凝集效价,并建立rLipL21-IgM/IgG-ELISAs对血清标本中LipL21的IgG和IgM型抗体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49.
RhoA/ROCK Ⅰ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RhoA和Rho激酶Ⅰ(ROCKⅠ)蛋白在前列腺癌中的表达,探讨RhoA/ROCKⅠ信号传导途径在前列腺癌形成过程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08年5月住院手术的前列腺癌患者20例(前列腺癌组),年龄57~86(73±7)岁,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并留取前列腺癌组织,以及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36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组),年龄50~83(71±7)岁,行尿道前列腺电切除术,留取增生的前列腺组织。免疫组化法测定两组前列腺癌与增生前列腺组织中RhoA和ROCKⅠ蛋白的表达。结果前列腺癌组RhoA和ROCKⅠ蛋白的表达水平(0.225±0.068、0.273±0.070)均明显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0.126±0.047、0.176±0.040,P<0.01)。相关分析显示,RhoA与ROCKⅠ蛋白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487,P<0.01)。结论RhoA和ROCKⅠ蛋白在前列腺癌中表达增加,且高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组织;RhoA/ROCKⅠ信号传导途径可能参与了前列腺癌的形成。  相似文献   
50.
目的观察蔷薇科植物果核油性提取物初提液和提纯液体外抗病原真菌和细菌的作用.方法以二性霉素B、阿莫西林、庆大霉素为对照,分别采用二倍平皿稀释法和试管法测定油性提取物初提液和提纯液对假丝酵母菌、毛癣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临床菌株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初提液和提纯液对79株假丝酵母菌菌株的MIC90分别为1.25%和2.5%(V/V)、对34株毛癣菌的MIC90分别为0.62%~1.25%和1.25%~2.5%(V/V).初提液和提纯液对38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0株大肠埃希菌的MIC90均分别为0.31%和0.62%(V/V).0.31%初提液作用15min、0.62%提纯液作用30min可杀灭白假丝酵母菌7374株和红色毛癣菌6180株.0.16%初提液作用5min、0.31%提纯液作用15min可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株和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株.结论较低浓度的蔷薇科植物果核油性提取物初提液和提纯液即有体外抑制和杀灭常见皮肤和粘膜感染病原真菌和细菌的作用,具有成为高效外用消杀剂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