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联合检测在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颅脑手术患者11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出现感染将其分为感染组(53例)和未感染组(65例),检测比较两组患者血清PCT、CRP及WBC水平,通过ROC曲线下面积对患者颅内感染预测价值进行评价,并评价PCT、CRP及WBC的灵敏度及特异度。结果术后,感染组患者的PCT、CRP及WBC水平显著高于未感染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曲线分析表明,PCT、CRP、WBC联合检测预测效能高于任一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PCT、CRP及WBC联合检测预测颅脑手术后颅内感染的灵敏度及特异度最高,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青浦区颅脑创伤的发生规律和临床特点,为制定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12年青浦区颅脑创伤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时间、文化程度、职业、受伤原因、伤情、治疗方法、并发症、治疗费用和治疗效果等临床资料,并进行前瞻性分析。结果 共收集颅脑创伤资料597例,男女之比2.69∶1。平均年龄(38.35±20.35)岁。20~59岁占总数的70.85%。农民是颅脑创伤最高发病人群,其次为工人和学生。交通事故发生率最高占79.56%,受伤者主要为电瓶车和摩托车占65.54%。文化程度是中学发病率最高,占49.41%;其次为小学,占32.33%。颅脑创伤的发生高峰时间在5、7、8、10、12月份;一天之内7—9点钟、16—18点钟是两个发病高峰期;一周内周五,周六,周日发病率最高。颅脑创伤合并伤涉及皮肤骨骼最多,占14.79%。不同类型颅脑创伤程度与预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76.67,P<0.001)。结论 颅脑创伤的发生,在年龄、性别、时间、文化程度、职业、地点、受伤原因及治疗等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规律性,根据不同人群的特点,可采取一定预防和干预措施,以利颅脑创伤的预防和控制颅脑交通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因高压舱特殊的治疗环境以及舱内设备条件的限制,长期以来高压氧(hyperbaric oxygen,HBO)治疗的对象只局限于生命体征稳定的适应证患者,而对于临床上急性缺血缺氧急需HBO治疗却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急危重症患者,无法得到及时的HBO治疗,以至错失了抢救的最佳时机.为此,我科与氧舱厂合作,在新的多人空气加压舱装配了舱外神经中央监护系统和舱内多功能呼吸机抢救设备,并成功应用于临床,自2008年3月至2010年1月已开展救治急危重症30例,共335人次,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突发性耳聋患者高压氧治疗时机与疗效的关系.方法:对236例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高压氧综合治疗,并分析高压氧疗效与高压氧介入时间及治疗次数的关系,探讨本文高压氧介入时间超过15d的患者未及时行高压氧治疗的原因.结果:本文236例患者经过高压氧综合治疗,痊愈118例(50%),有效198例(83.9%).高压氧介入时间1-14d总有效率91.54%,痊愈率59.23%,15d以上总有效率74.53%,痊愈率38.68%,两组总有效率与痊愈率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者痊愈与有效需要的治疗次数明显少于超过15d的患者,说明高压氧早期介入有效率高且需要的治疗次数少.结论:高压氧综合治疗的早期介入且坚持足够疗程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既往未使用颅内压监护仪时,对颅脑损伤患者开颅后的颅内压(ICP)高低的判断缺乏客观依据。在使用脱水剂甘露醇时,单纯靠观察神经系统症状来判断ICP是否增高,难以说明ICP的实际水平,因此,使用甘露醇往往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如果使用的时;司、剂量不当则疗效不佳,过多又矫枉过正而造成甘露醇的并发症。我院采用光导纤维传感器(简称:光纤探头厂412例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硬脑膜外ICP监护,体会到能客观地了解ICP的高低,从而及时地、准确地应用降ICP药物,对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现分析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胰岛素强化治疗控制重度颅脑损伤患者并发高血糖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对收治的88名重度颅脑损伤伴高血糖患者分别采用胰岛素强化治疗(A组,n=46)和胰岛素传统治疗(B组,n=42),监测患者血糖水平,随访患者的恢复情况。结果A组感染率为30.4%,B组感染率为47.6%(P〈0.05);A组住N1CU病房时间为(4.2±3.4)天,B组为(5.6±4.3)天(P〈0.05);6个月内意识GCS评分好转率A组为30.4%,B组为21.4%(P〈0.05);住院死亡率A组为26.1%,B组为26.2%(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减少重度颅脑损伤患者感染率,减少住NICU病房时间并能加快意识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回顾性分析老年结核性脑膜炎(TBM)的临床特点,提高早期诊断率。方法 收集2008年1月至2013年6月北京老年医院明确诊断的TBM患者60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TBM患者31例(老年组)和中青年TBM患者29例(中青年组)。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特点,包括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脑脊液检测、颅脑CT和(或)MRI、误诊情况、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老年组患者颅内压低于青年组(P=0.000);脑脊液白细胞计数也低于青年组(P=0.001)。老年组脑梗死发生率高于中青年组(41.9% vs 17.2%,P=0.037),误诊率高于中青年组(51.6% vs 24.1%,P=0.029),治愈率低于中青年组(54.8% vs 79.3%,P=0.044)。结论 老年TBM患者颅内压及脑脊液白细胞计数升高较少、脑梗死发生率高、误诊率高、治愈率低,临床上应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老年血行播散型肺结核(DPT)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入选2006年1月至2014年4月期间在北京老年医院感染疾病科进行治疗的DPT患者96例。根据年龄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老年组(n=42)和非老年组(n=54)。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点和转归。结果老年组患者合并症发生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66.7%vs 24.1%;P=0.000)。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患者的结核菌素试验(PPD)阳性率、血红蛋白含量和白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而白细胞计数显著增加(P0.05)。老年组患者的误诊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45.2%vs 24.1%;P=0.029)。与非老年组相比,老年组患者的治愈率显著降低(52.4%vs 77.8%;P=0.009),而死亡率显著增高(11.9%vs 1.9%;P=0.044)。结论老年DPT患者治愈率低,误诊率和死亡率高,临床应予以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NEDD4-1 shRNA对U251胶质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构建NEDD4-1 shRNA表达载体。以不同比例质粒和脂质体转染U251细胞,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存活情况,优化转染效率。转染48 h后采用Western blot、RT-PCR分别检测NEDD4-1蛋白及mRNA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MTT法检测细胞增殖,DAPI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结果 NEDD4-1 shRNA表达载体构建成功。脂质体与质粒的最佳转染效率比例为2.5μl∶1μg,48 h转染效率在60%~70%。与对照组比较,转染NEDD4-1 shRNA后,U251胶质瘤细胞NEDD4-1的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均下降(均P<0.05),细胞大多停滞在G0-G1期(均P<0.05),增殖率明显降低(均P<0.05),凋亡率显著增加(均P<0.05)。结论 NEDD4-1作为PTEN泛素连接酶,为胶质瘤基因治疗提供靶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二种不同肺活检方法的临床价值,以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 回顾我院1988~2000年经影像学、痰细胞学、细菌学及纤维支气管镜 (以下简称纤支镜 )检查不能确诊的患者293例,对两种不同方法的肺活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经皮肺穿刺活检148例,分别采用X线、CT、B超引导方法,其活检阳性率为87.8%;经纤支镜肺穿刺活检145例,活检阳性率为79.3%。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3.6%和21.4%。结论 采用肺活检的方法不同,其结果和临床意义不同,经皮肺活检以CT引导下的方式,诊断准确率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