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18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目的 分析胰岛素自身免疫综合征(IAS)的临床特点,结合文献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 经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病案室计算机检索2007年1月—2017年5月内分泌与代谢病科确诊为IAS的患者共10例,回顾性总结患者的临床特点,包括一般资料、临床症状、既往史、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及随访情况。结果 10例IAS患者中男、女各5例;年龄21~74岁,60岁及以上6例;低血糖发作时间多在夜间及凌晨;5例有含巯基药物服用史,3例有胰岛素应用史,2例无明显诱因;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提示糖尿病4例,糖耐量受损3例,糖耐量正常1例;10例患者血清胰岛细胞抗体(ICA)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均阴性,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均阳性。所有患者血清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并与C肽水平升高不匹配。10例患者均予少食多餐、高纤维素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其中3例患者加用阿卡波糖,6例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5例有含巯基药物服用史患者,均停用相应药物,均未再发作低血糖。完成随访9例,失访1例,随访时间为1~12个月,其中8例患者未再出现低血糖症状。结论 IAS为少见的内分泌疾病,尤其在老年人中高发,临床上对高胰岛素血症性低血糖症患者,应常规检测IAA,以避免漏诊、误诊及不必要的手术。  相似文献   
32.
多发性内分泌腺瘤病1型(MEN1)于1954年第1次报道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发病率约1/20 000~1/50 000[1]。其发病大多与基因突变有关,已报道的突变类型超过500种,未发现突变的MEN1患者报道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中老年社区居民糖化血红蛋白(hemoglobin A1c, HbA1c)水平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 MS)及各种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方法 2011年7月,对郑州市四个社区8 237名社区居民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按照HbA1c<5.7%,5.7%~,6.5%~分组后调查MS及各种代谢紊乱的患病率,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HbA1c与MS及各项代谢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 中老年社区居民HbA1c水平较高, MS和各种代谢紊乱随着HbA1c水平的升高而升高,当HbA1c≥6.5%时,MS、中心性肥胖、高甘油三酯(high triglyceride,H-TG)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血症的患病率分别为81.7%、78%、50.8%、58%。HbA1c与HDL-C呈负相关;与腰围、体重指数、舒张压、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糖耐量试验2h血糖呈正相关。 结论 2011年郑州市社区中老年人群HbA1c水平较高,HbA1c≥6.5%时MS和各种代谢紊乱的患病率较高,HbA1c与MS和各种代谢紊乱有较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采取不同口服降糖药,组成价格不等的治疗方案,比较方案的经济学、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差异,探讨消渴丸在药物经济学方面的优势。方法:选取糖尿病患者296例,随机分为4组,采取4种治疗方案,观察4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成本效果。结果: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4种治疗方案没有统计学意义,在药物经济学研究上,二甲双胍的C/E和总花费/HbA1c比率最低,可以认为最为经济,消渴丸次之,再次为格列吡嗪和瑞格列奈。结论:从药物有效性、经济性和安全性方面综合考虑,2型糖尿病的起始降糖治疗用药可选择二甲双胍或消渴丸,必要时两药联合;通过有效的管理有助于节省成本,改善血糖控制水平。  相似文献   
35.
回顾性分析10例垂体转移癌患者的肿瘤来源、临床特征、影像学特点、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显示,10例患者就诊时平均年龄62.0岁,转移灶9例源于肺癌、1例源于乳腺癌。所有患者均以尿崩症起病,部分合并垂体前叶功能减退,以及头痛、视物模糊等占位效应。MRI均显示垂体柄及垂体后叶异常,其中4例表现出特征性"哑铃状"改...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探讨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治疗方法.方法:依据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确诊甲状腺功能减退致垂体增生患者22例,均给予左甲状腺素钠片25~150μg/d,晨空腹顿服,至甲状腺功能恢复正常.治疗期间每月复查甲状腺功能,依据甲状腺功能检测结果调整剂量.随访6个月,观察其症状、体征、甲状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4例误诊垂体大腺瘤,其中1例外院误诊行手术治疗致永久性垂体功能减退.症状缓解14例,消失8例;泌乳素恢复正常14例,8例较治疗前降低;FT3,FT4,促甲状腺激素均恢复正常,甲状腺球蛋白抗体、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滴度分别较治疗前下降38%,32%;垂体MRI检查示14例恢复正常,7例垂体占位较前缩小0.5~0.8 cm,14例4~13岁患儿中5例身高平均增长8 cm,8例增长2~6 cm,1例因手术造成全垂体功能减退,身高无明显增长.结论: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引起的垂体增生易误诊为垂体大膝瘤,详细询问病史和全面的实验室检查可避免误诊.  相似文献   
38.
目的研究叉头状转录因子O1(FoxO1)及吡格列酮干预对高胰岛素诱导的肝癌HepG-2细胞葡萄糖消耗的影响及机制。方法1×10^-6mol/L胰岛素培养HepG.2细胞24h后,诱发培养基葡萄糖消耗减少建立细胞模型,将细胞分为对照组、空白质粒组、FoxOlsiRNA载体组、1×10^-5mol/L吡格列酮组。以普通培养基培养的细胞作为空白对照组。37℃、5%CO2培养箱中孵育24h,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FoxO1mRNA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Westernblot法检测PPAR-γ蛋白表达。将FoxO1mRNA、PPAR-γ mRNA、PPAR-γ蛋白表达与葡萄糖消耗量进行相关分析和曲线拟合。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样本均数两两比较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胰岛素培养24h较未诱导细胞培养基的葡萄糖消耗降低[分别为(1.36±0.03)和(2.93±0.05)mmol/L,P〈0.01],细胞Fox01mRNA升高(分别为0.513±0.016和0.425±0.011,P〈0.05),PPAR-γmRNA降低(分别为0.260±0.025和0.441±0.012,P〈0.05),PPAR-γ蛋白降低(分别为0.312±0.032和0.600±0.046,P〈0.05)。在抑制FoxO1和吡格列酮干预后此趋势有所缓解,逐渐接近于空白对照组。FoxO1mRNA、PPAR-γ mRNA和PPAR-γ蛋白表达与葡萄糖消耗量高度相关。结论FoxO1表达升高或降低对葡萄糖代谢产生不利影响;增强PPAR-γ表达可有效恢复高胰岛素诱导的高糖,增加肝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39.
目的 通过基因测序,在分子水平确诊厚皮性骨膜病1例。 方法 收集1例26岁男性厚皮性骨膜病患者及其父母外周血DNA,PCR扩增HPGD及SLCO2A1基因外显子片段,通过基因测序查找有无突变。根据测序结果进行蛋白质空间结构的同源性分析。 结果 基因测序结果显示,患者HPGD基因第3外显子存在移码突变c.310_311delCT(p.L104AfsX3),为纯合子,其母为该突变的杂合子携带者,其父正常。蛋白空间结构预测显示,上述基因突变可使编码蛋白缩短60%。 结论 厚皮性骨膜病的典型临床表现及影像学表现有助于诊断,HPGD、SLCO2A1基因突变测定则是确诊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40.
目的通过激活和抑制叉头状转录因子01(Fox01)活性及表达,探讨其对高糖培养下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将FoxOl短发夹样RNA(Fox01shRNA)质粒载体稳定转染MCs;用高糖(30.0mmol/L)和白藜芦醇(Resv20.0txmol/L)培养稳定转染后的MCs。以5.6mmol/L葡萄糖培养的MCs为正常对照组(NG),将高糖培养的MCs分为5组:单纯高糖组(HG)、HG+Resv组、HG+Fox01shRNA转染组、HG+Resv+Fox01shRNA转染组、HG+转染阴性对照组(shNC)。培养72h后,用荧光酶标仪检测各组MCs内活性氧(ROS)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去乙酰化酶(Sirtl)、Fox01、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mRNA表达;Westernblotting法检测Fox01及磷酸化Fox01(p-Fox01)水平。多组间数据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与NG组相比,HG组SirtlmRNA表达下降,p-Fox01水平升高,MnSODmRNA表达下降,ROS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38、13.27、14.13、8.36,均P〈0.05)。与HG组相比,HG+Fox01shRNA转染组Fox01mRNA表达被抑制,MnSODmRNA表达更低,ROS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61、13.61、10.13,均P〈0.05);HG+Resv组SiitlmRNA表达升高,p-Fox01水平下降,MnSODmRNA表达升高,ROS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02、10.69、5.39、5.37,均P〈0.05)。与HG+Resv组比较,HG+Resv+Fox01shRNA转染组,Fox01mRNA表达被抑制,MnSODmRNA表达降低,ROS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2.53、15.31、14.63,均P〈0.05)。结论Fox01是调节MCs内ROS水平的重要转录因子,其可能通过激活下游抗氧化靶基因MnSOD的表达,保护MCs对抗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