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6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38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81.
目的观察十全大补汤配方颗粒对骨髓抑制小鼠外周血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0)的影响。方法采用60钴(60Co)照射、注射环磷酰胺、氯霉素复合处理建立小鼠骨髓抑制模型后,给予十全大补汤配方颗粒进行治疗,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其对外周血的影响;双抗体夹心生物素-亲和素复合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ABC-ELISA)法检测血清中EPO含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骨髓及肾脏EPO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正常对照纽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血象、骨髓有核细胞数降低,血清EPO含量升高,肾脏、骨髓细胞EPOmRNA表达增强。经十全大补汤配方颗粒治疗后,外周血、骨髓有核细胞数升高,血清EPO含量升高,肾脏、骨髓有核细胞EPOmRNA的表达增强。结论十全大补汤配方颗粒可能通过在转录水平上促进肾脏、骨髓有核细胞EPOmRNA的表达,促进受损骨髓红系造血的恢复。  相似文献   
382.
目的探讨颈前路松解后路固定治疗伴咽后颈内动脉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13例伴有咽后颈内动脉的难复性寰枢椎脱位患者的病历资料, 均采用一期颈前路寰枢关节松解, 后路复位固定融合术。男8例、女5例, 年龄(46.1±12.6)岁(范围34~65岁)。术前均行正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MR和CTA检查, 伴有双侧咽后颈内动脉4例、单侧9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主要观察指标为颈椎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JOA)评分、寰齿间距(atlantodental interval, ADI)、Chamberlain线(Chamberlain line, CL), 以及咽后颈内动脉形态变化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 13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245±21)min(范围210~260 min);术中出血量(490±107)ml(范围350~600 ml)。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 随访时间(15.1±6.2)个月(范围9~24个月)。术前JOA评分为(6.9±2.3)分, 术后...  相似文献   
383.
黄芪注射液对贫血小鼠巨核系造血的作用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黄芪注射液 (AMI)对贫血小鼠巨核系造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制备贫血小鼠模型 ,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组 ,分别腹腔注射 AMI〔2 0 m g/ (ml· 2 0 g)〕或等量生理盐水 q.d× 6 ,于给药后第8、11、14天常规方法检测外周血血小板数、骨髓有核细胞数 ,同时用体外巨核系祖细胞 (CFU- Meg)培养方法检测CFU- Meg,采集血清作巨核细胞系集落刺激活性 (Meg- CSA)测定。结果 贫血小鼠给药组和对照组比较 ,血清Meg- CSA明显升高 ,给药后第 11天所测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 ,恢复时间明显缩短。结论  AMI能够升高血清Meg- CSA,加速骨髓抑制后巨核系造血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384.
益活清下法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附32例报告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本文提出以整体观、辩证观和热病观为指导,以热病理论概括重症急性胰腺支的病机证治,采用益活清下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有阻断其病机发展,控制胰腺及胰周器官的炎症。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胰周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报告32例,治愈31例,死亡2例,病死率为3.1%。  相似文献   
385.
本文提出以整体观、辩证观和热病观为指导,以热病理论概括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机证治,采用益活清下法为主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有阻断其病机发展,控制胰腺及胰周器官的炎症,防治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胰周脓肿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报告32例,治愈31例,死亡1例,病死率为3.1%  相似文献   
386.
目的 证实颌下腺是否合成影响造血的细胞因子 ,并探讨其对粒 -单系和巨核系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有何影响 ,为重新认识颌下腺的生理功能提供实验证据。方法 采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和流式细胞术检测 CD13膜抗原及细胞周期 ,研究小鼠颌下腺组织培养上清液 (SGCM)对小鼠粒 -单系和巨核系造血发生的影响。结果  SGCM对粒 -单系祖细胞 (CFU- GM)集落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 ,能明显促进巨核系造血祖细胞 (CFU- Meg)集落生成 ,而且雄性 SGCM刺激活性高于雌性 SGCM,IL- 3与雌性 SGCM有叠加作用 ,贫血雄性 SGCM对 CFU-GM和 CFU- Meg的刺激活性高于正常小鼠 ,SGCM能促进小鼠骨髓细胞进入增殖活跃期 (S/G2 )。结论 颌下腺能合成与粒 -单系、巨核系造血相关的造血因子。提示颌下腺与造血调控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387.
内皮细胞对小鼠粒系、红系和巨核系造血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内皮细胞对小鼠粒系、红系和巨核系造血功能的影响 ,为进一步研究血发生及其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取剖腹产术后 12小时以内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按 Jaffe法进行培养 ,建立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而后收集原代培养的内皮细胞上清液 ,应用造血祖细胞体外培养方法进行体外粒 -单系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 ( CFU - GM)、早期红系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 ( BFU - E)、晚期红系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 ( CFU - E)和巨核系祖细胞克隆形成单位 ( CFU - MK)半固体培养。结果 在有内皮细胞上清液存在的各培养体系中 ,集落形成良好。而在同样培养条件下 ,在无内皮细胞上清液存在的体系中 ,需加入外源性的 GM- CSF、EPO和 IL - 3才能表现出对粒系、红系和巨核系造血的刺激作用。结论  1内皮细胞能够通过分泌造血生长因子 ,支持各系祖细胞的增殖与分化 ;2内皮细胞上清液可作为标准的生长因子来源 ,用于体外干细胞的扩增和某些血液病的治疗 ;3内皮细胞和造血干细胞 /祖细胞的相互作用在体内的造血调控中也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4在内皮细胞上清液中可能含有尚未能证明的其他造血生长因子。这些因子单独或协同地发挥作用 ,支持了各系祖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