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8篇
医药卫生   26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常规下腔静脉途径消融失败的 2 1例右前侧壁、右后侧壁、右侧壁、前间隔单一房室旁道患者 ,改经上腔静脉途径后均成功消融 ,手术时间及放电次数、X线曝露时间明显缩短。作者认为对常规经下腔静脉途径消融失败的右侧房室旁道采用上腔静脉途径可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22.
射频消融术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安全有效的主要方法之一。据文献报道[1~ 3 ] ,射频电流可致局部心肌病理性损伤。动物实验证实[4 ] 损伤的局部心肌酶发生变化。但从临床上反映这种心肌损伤与射频消融部位参数间关系的研究却很少。本研究通过血清肌红蛋白 (SMb)的测定反映射频消融对局部心肌的急性损伤及其与消融部位和参数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  1998年 9月~ 1999年 2月于我科行射频治疗的 40例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其中男 2 8例 ,女 12例 ,平均年龄 34 3± 15 9(9~ 6 1)岁。所有患者经临床检查排除冠心病、心力衰竭、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肾  相似文献   
223.
心脏起搏患者术前社会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心脏起搏患者术前社会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125例心脏起搏患者心脏起搏术前社会、心理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症状自评量表调查显示:125例心脏起搏患者存在以焦虑(60人)、躯体化(57人)、恐怖(38人)、抑郁(55人)、人际关系(34人)为主要表现的心理问题,其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积分明显高于25例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均<0.01),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积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症状自评量表(SCL-90)积分与经济收入、病情严重程度、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显著关联(P均<0.01).收稿: Oct. 16, 2003结论心脏起搏患者存在焦虑、躯体化、恐怖、抑郁、人际关系等明显心理问题,社会支持不满意.同时经济收入、病情严重程度、人际关系、家庭生活是影响患者心理状况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24.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在鉴别肥厚型心肌病和扩张型心肌病的特点及作用。方法对2组40例患者的心电图进行分析比较。结果2组ECG在QRS时限延长,电轴左偏及多导联小q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T-T异常分布的导联有明显不同,DCM在V5-V6导无Q波出现。  相似文献   
225.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支架术与择期支架术的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探讨即刻支架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005年1—12月在我科行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支架术(即刻组,n=115例)和择期支架术(择期组,n=172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A型和B型病变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型病变的成功率即刻组低于择期组(P〈0.01),而并发症率高于择期组(P=0.05)。结论A型和B型病变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支架术是临床可行的,而C型病变不宜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支架术。因此,冠状动脉造影后即刻支架术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6.
目的 构建人CMV/ARL-1真核表达栽体,为进一步建立转ARL-1基因Hep-G2单克隆细胞系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限制性内切酶技术,酶切真核骨架质粒pBK/CMV及另一质粒pBK/ARL-1(内含ARL-1cDNA全长),用TONA连结酶将目的基因连至骨架质粒上,酶切及序列分析的方法鉴定重组质粒。结果 经Eco RⅠ、NcoⅠ、UindⅢ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证明ARL-1基因已插入到pBK/CMV真核表达载体上。结论 成功地构建了CHV/ARL-1真核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227.
【目的】探讨早发心肌梗死家族患者健康青年子代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c)的关系。【方法】检测51例有早发心肌梗死家族史的健康青年子代和50例无心血管病家族史对照者的血清hsCRP和颈动脉IMTc。【结果】早发心肌梗死家族史患者健康子代较对照组血清hsCRP[(8.9±2.7)比(3.8±1.6)mg/L]和颈动脉IMTc[(0.49±0.02)比(0.43±0.02)mm]均明显增高(P<0.05)。【结论】早发心肌梗死患者健康青年子代存在血清hsCRP增高和动脉结构改变。  相似文献   
228.
用导管射频消融慢径路改良房室结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AVNRT)45例,其中慢快型44例,慢慢型1例。44例慢径消融成功,1例心动过速诱发“窗口”缩小,成功率91.1%,无并发症。随访2~8月均无复发。认为射频消融慢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229.
冠状动脉斑块形态与CD40配体及妊娠相关蛋白酶-A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检测经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为Ⅱ型斑块的冠心病患者血浆中CD4 0配体 (CD4 0L)和妊娠相关蛋白酶 A(PAPP A)水平 ,从临床角度探讨斑块破裂的原因。方法 对 6 8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的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斑块形态进行分型。根据斑块形态 ,患者分为 4组 :Ⅰ型病变组 (表面光滑 ,n =1 9) ,Ⅱ型病变组 (表面不规则 ,n =33) ,Ⅲ型病变组 (长段表面不规则 ,n =1 6 ) ,另 2 5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的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检测血浆CD4 0L、PAPP A、心肌肌酸激酶 (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结果 Ⅱ型病变组血浆CD4 0L水平 [(3 2 1± 2 0 8)mg/L]显著高于Ⅰ型病变组[(1 0 3± 0 98)mg/L ,P <0 0 1 ]、Ⅲ型病变组 [(1 2 3± 0 88)mg/L ,P <0 0 5 ]和对照组 [(1 0 1± 0 94 )mg/L ,P <0 0 1 ]。Ⅱ型病变组血浆PAPP A[(1 6 8± 7 2 )mU/L]显著高于Ⅰ型病变组 [(7 3± 4 1 )mU/L ,P <0 0 1 ]、Ⅲ型病变组 [(8 9± 4 9)mU/L ,P <0 0 5 ]和对照组 [(7 1± 4 4)mU/L ,P <0 0 1 ]。Ⅱ型病变组血浆CD4 0L与PAPP A呈显著正相关 (r =0 44 6 ,P <0 0 1 )。结论 冠状动脉造影显示斑块破裂的冠心病患者血浆CD4 0L、PAPP A水平明显升高 ,且CD4 0L与PAPP A呈正相关。提示CD4 0L可能通过上调PAPP A的  相似文献   
230.
1 临床资料 介入封堵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等先天性心脏病(CHD)9(男3,女6)例,年龄14~67岁,诊断PDA并发VSD1例,VSD1例,ASD3例,PDA4例,封堵方法同文献。除Coil外,术中所用的封堵器均为中国深圳先健公司生产。结果 PDA1例并发预激综合征B型,术中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约2min,患者无不适,术后择期行射频消融术治疗预激综合征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