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8篇
医药卫生   269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21.
黄志军  祁述善 《山东医药》2008,48(28):32-33
采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检测隐匿型冠心病患者及健康对照组的溶血磷脂酸(LPA)、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载脂蛋白AⅠ(ApoAⅠ)、ApoB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LPA的影响因素.结果 隐匿型冠心病患者TC、TG、LDL、ApoB、LP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HDL、ApoAⅠ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直线相关分析显示,LPA与TG、LDL、ApoB呈正相关(P<0.05),与HDL、ApoAⅠ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LDL(回归系数0.47,P<0.05)、HDL(回归系数-0.41,P<0.05)、ApoB(回归系数0.39,P<0.05)纳入回归方程.认为血脂和LPA与隐匿型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LPA与TG、LDL、HDL、ApoAⅠ、ApoB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22.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治疗并发心脏压塞的处理策略。方法 12例心脏压塞患者,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28~52岁。其中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术8例,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1例,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2例,右心室起搏1例。根据心脏穿孔的不同原因、可能的部位及心脏压塞情况,分别采用心包穿刺引流、心包穿刺引流与开胸修补或开胸置管引流等方法治疗。结果 3例单纯心包穿刺引流均痊愈;8例紧急心包穿刺引流后开胸修补有7例痊愈,1例主动脉根部破裂者因心源性休克时间过长,死于呼吸衰竭;1例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者左回旋支穿孔,紧急心包穿刺引流后心包切开、胸腔置管引流痊愈。结论 根据心脏介入性治疗导致心脏压塞的不同原因、可能部位及心脏压塞进展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可有效治疗此类并发症。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高脂饮食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变化及其与动脉内膜增生的关系。方法对高脂饮食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不同时间段的颈总动脉标本采用组织形态学方法检测内膜增生;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损伤血管NF-κB mRNA的表达。结果⑴球囊损伤后,内膜面积随时间逐步增生,中层各时段均未见明显变化,内膜/中层比率随时间逐步增长。对照侧内膜轻度增生但明显较损伤侧轻(P<0.05)。⑵球囊损伤后6 h即可见NF-κB表达,并于2周达高峰,4周仍有较强表达。NF-κB在损伤侧表达均强于对照侧(P<0.05)。结论高脂饮食兔颈总动脉球囊损伤后,NF-κB被激活,从而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内膜增生可能是再狭窄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4.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红细胞变形性 (RCD)与红细胞内Ca2 + 浓度及细胞膜ATP酶活性的关系。方法 用粘度法、化学比色法测定了 2 0例正常人及 30例高血压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形指数 (DI)、红细胞内Ca2 + 浓度、红细胞膜Na+ K+ ATP酶和Ca2 + Mg+ ATP酶活性。结果 高血压病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DI值显著升高 ,ATP酶活性显著降低 ,红细胞内Ca2 + 浓度升高 ;高血压病患者DI与ATP酶活性呈负相关 ,与红细胞内Ca2 + 浓度及DBP呈正相关。结论 高血压病患者RCD降低 ,并与细胞膜ATP酶活性降低及红细胞内Ca2 + 浓度、血压升高相关。  相似文献   
25.
单导管射频消融治疗频发房颤的预激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单导管射频消支治疗12例预激综合征(WPW)。12例中8例有反复快速性房颤史,3例须用同步直流以电复律,1例伴有晕厥。旁路分别为左侧8条,右后间隔2条,右后侧及右前间隔各1条,右侧者有1工存1条左侧隐匿旁路。全部旁践一次消融成功。术中未诱发房颤。随访5~17月未见复发。  相似文献   
26.
对有心功能损害、心律失常、胸痛及/或心前区紧压感等症候一种以上,且一月内有带咽痛的上呼吸道感染史的患者568例,作^99mTc-MIBI民灌注断层显像。结果表明,有404例(71.22%)支持临床对心为的诊断。另108例患者一月内仅有咽痛的上呼吸道感染史,其中6例(5.5%)其核素心肌灌注显像支持心肌炎,其血清柯萨奇B组病毒IgM抗体呈阳性,诊断搂病毒感染所天才心肌反应,一月后出现心律失常。症候学  相似文献   
27.
在22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CHD)行右心导管检查中,通过检测应用维拉帕米(VP)前后的右室血浆心钠素(ANF)浓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结果显示:①应用VP前ANF与平均肺动脉压(mPAP)明显正相关;②应用VP后伴肺动脉高压(PAH)的CHD患儿ANF浓度与mPAP均明显降低;而肺动脉压正常患儿无明显变化。③VP对平均右房压,平均右室压和平均心率均无影响,本文提示钙拮抗剂-维拉帕米可降低CHD伴PA  相似文献   
28.
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技术指导下,应用连续波多普勒超声获取23例冠心病患者的二尖瓣返流频谱。计算左室压力上升速率,与心导管法△P/△t比较,二法具有高度相关性;与心血管造影EF比较,r=0.87,P〈0.001。表明多普勒超声无创性测定左室△P/△t准确可靠,能真实反映左室收缩功能变化。  相似文献   
29.
用球囊二尖瓣扩张术治疗30例慢性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患者,术后左房和肺总动脉压力,左房内径和二尖瓣口面积均明显好转。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经皮球囊二尖瓣扩张术可替代外科开胸手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并能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0.
置人心脏起搏器后出现焦虑、抑郁症状三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报道3例患者置人心脏起搏器后因强烈心理应激诱发焦虑、抑郁症状。其临床特点为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运动性不安、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治疗后1例痊愈,1例好转,1例将起搏器取出后症状消失。提示置入起搏器术后随访时应注意患者出现的精神症状,可采取药物、行为和心理等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