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139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41.
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步长稳心颗粒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50例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75例。治疗组给予步长稳心颗粒1包(9g),口服,3次/d;对照组常规口服盐酸普罗帕酮片100mg,3次/d,均4周1个疗程。观察2组临床症状及24h动态心电图的变化,以评估其疗效。结果治疗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82.67%vs64.00%,χ2=6.682,P<0.01);心电图变化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vs58.67%,χ2=5.122,P=0.024)。房颤疗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6.52%vs61.90%,χ2=0.132,P=0.717)。结论步长稳心颗粒对治疗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有一定疗效,安全性好,但对房颤的疗效并不优于普罗帕酮。  相似文献   
42.
目的观察双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6例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进行双心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观察术前、术后3个月和术后6个月的NYHA心功能分级、QRS时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二尖瓣反流量(MR)和6min步行试验的变化。结果6例患者顺利完成三腔双心室起搏器植入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双心室再同步化治疗后的第3个月和第6个月,患者NYHA心功能分级由术前(3.7±0.5)改善为(2.6±0.5)、(2.2±0.6),P均〈0.05;QRS时限由术前(150.8±21.5)ms减少到(120.2±21.4)m、(118.6±20.2)ms,P均〈0.05;LVEF由术前(0.28±0.06)增加到(0.46±0.08)、(0.51±0.10),P均〈0.05;LVEDD由术前(70.5±8.3)mm减少到(64.6±8.1)mm、(61.8±10.2)mm,P〈0.05);MR由术前(27.8±13.6)ml减少到(16.7±8.7)ml、(10.9±9.2)ml,P〈0.05;6min步行试验由术前(170.6±123.7)m增加到(326.8±112.4)m、(440.2±172.1)m,P〈0.05。结论双心室起搏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明显改善慢性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和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3.
目的:国内外医疗仪器的发展正朝着自动化、智能化、模块化方向发展,但主要集中于诊断方面,用于治疗仪器极少,本仪器目的是为危重病人的抢救。材料与方法:本仪器是综合临床成功经验设计研制,程序结合实验中数学模型汇编,通过在线闭环自动检测,直接、快速、连续、高密度地采集血压,肺毛细血管契压(PCW)、心率等重要生理参数,经压力传感器、A/D转换卡实时连续地输入计算机,通过用户界面人机对话,由医生选择药物,经数学模型及程序的运算,D/A转换器输出指令经输液器控制给药量,药物在机体反应及时、迅速地反馈回计算机,计算机不断更新计算结果,以此调节给药速率及剂最。此外该系统还有监控、报警、故障自诊断、智能化运行等特点。结果:通过八只犬的实验表明。计算机取样及时、准确、快速。给药结果证明能按照预期设计要求达到治疗目的。结论:传统的临床治疗方法从收集病人数据到决定准确的给药节反馈过程太长,还有不少人为及计算的干扰和误差,因此抢救成功率极低。该系统从获取血压变化到多次反馈调整给药整个周期短、计算准确,疗效可靠。是一个很有发展前景的抢救危重病人的仪器,目前该仪器仍待进入临床评价。  相似文献   
44.
目的探讨房性心动过速临床和电生理特点及常规标测和非接触球囊标测射频消融治疗。方法对37例经电生理检查证实为房性心动过速的患者进行常规标测和非接触球囊标测下射频消融治疗,观察消融的成功率并进行随访观察其复发情况。结果37例房性心动过速35例经常规标测行射频消融成功30例,4例(其中2例经常规标测消融失败)经非接触球囊标测射频消融均成功,总的手术成功率为91.89%。随访(30.65±22.21)个月,2例复发,无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射频消融治疗房性心动过速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可作为房性心动过速的一线治疗,而非接触球囊标测则在一些特殊病例的消融中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45.
患者女,72岁,务农。因“近40d内反复突发晕厥3次”来我院求治。每次晕厥发作前无任何前兆,持续数秒自行恢复意识,无大小便失禁。既往无类似发作史,无癫痫及精神异常等病史,家族成员无类似病史,第3次晕厥后到当地县人民医院就诊,接诊医师行心电图检查提示部分导联ST-T改变,心肌酶谱正常,初步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46.
47.
目的探讨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髓过氧化物酶(MPO)和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等炎性指标与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及病情严重度间的相关性。方法冠状动脉造影患者85例,按狭窄程度分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中度狭窄组和重度狭窄组;按病情分为急性心梗(A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稳定型心绞痛(SAP)和健康对照组。结果①血清sCD40L水平,AMI组[(16.42±4.66)ng/m1]与UAP组[(13.50±5.29)ng/m1]显著高于SAP组[(9.22±3.65)ng/m1]和对照组[(8.66±2.92)ng/m1]。②血清MPO水平,冠状动脉不同狭窄程度各组之间差异均存在显著统计学意义(F=25.95,P〈0.001),AMI组[(156.61±33.63)U/L]显著高于UAP组[(92.06±42.11)U/L]、SAP组[(80.02±20.28)U/L]和健康对照组[52.33±14.32)U/L]。③hs—CRP水平,重度狭窄组略高于与无狭窄组(3.61±0.64比1.41±0.55,P〈0.05);AMI组hs—CRP水平[(5.74±1.09)mg/L]显著高于UAP组[(1.91±0.72)mg/L,P〈0.001]、SAP组[(2.61±0.60)mg/L,P〈0.01]和对照组[(1.47±0.47)mg/L,P〈0.001]。结论在冠心病不同程度冠脉狭窄组之间,血清MPO水平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而sCD40L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冠心病不同程度病情组之间,血清sCD40L水平有统计学意义,而MPO和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对心衰大鼠心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MP-1)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异丙肾上腺素(ISO)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大鼠的心力衰竭模型,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心肌内分别注射BMSCs(BMSCs组)、BMSCs条件培养液(BMSCs-CM组)及生理盐水(NS组)。RT-PCR检测3组心肌组织MMP-2、MMP-9和TIMP-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心肌组织MMP-2、MMP-9和TIMP-1蛋白,胞浆和胞核内核因子κB(NF-κB)的p65和p50,以及总蛋白中NF-κB抑制物(I-κB)和磷酸化NF-κB抑制物(p-Iκ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和NS组比较,BMSCs组和BMSCs-CM组MMP-2和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而与BMSCs-CM组比较,BMSCs组MMP-2和MMP-9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减弱(P<0.05),TIMP-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增强(P<0.05)。胞核中p65和p50蛋白表达,NS组明显多于BMSCs组和BMSCs-CM组(P<0.05);而胞浆中p65和p50蛋白表达,NS组明显少于BMSCs组和BMSCs-CM组(P<0.05)。和BMSCs-CM组比较,BMSCs组胞核中p65和p50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而胞浆中p65和p50蛋白表达,BMSCs组明显少于BMSCs-CM组(P<0.05)。NS组心肌组织总蛋白中p-IκB/IκB最高,明显多于BMSCs组和BMSCs-CM组(P<0.05),BMSCs组最低(P<0.05)。结论:BMSCs及其在缺氧条件下的培养液均可通过改变NF-κB的抑制蛋白IκB的活性,从而改变心衰心肌细胞胞核中NF-κB含量,影响有关基因的转录,使得MMPs水平升高和TIMPs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大剂量利尿剂联用高渗盐水在治疗晚期严重水肿的顽固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防治对策。方法 分析观察大剂量利尿剂联用2.0-2.5%高渗盐水在晚期严重水肿的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前后的心功能、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后心功能明显改善,尿量明显增加,心率减慢,体重减轻,肌酐,尿素氮无明显变化。结论 大剂量利尿剂联用高渗盐水能迅速改善心功能,尿量明显增加,体重减轻,且肌酐,尿素氮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50.
老年冠心病患者抑郁程度与心肌缺血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观察老年患者心肌缺血与抑郁程度的关系 ,了解老年冠心病患者发生抑郁的一般规律。方法根据流行病研究中心抑郁度量表 (CES D)评分 ,将完成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心病的老年患者 12 1例分为无抑郁组 (A组 ,64例 ) ,轻中度抑郁组(B组 ,3 4例 )和严重抑郁组 (C组 ,2 3例 ) ,观察不同组别之间在日常生活和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心肌缺血发生状况。结果无抑郁组以单支冠状动脉病变为主 ,轻中度抑郁组单支、双支和 3支病变比例相近 ;严重抑郁组以 3支病变为主。日常生活中 ,轻中度抑郁组ST段下降 (4 2± 1 3 )次 ,ST段下降持续时间 (3 5 8± 9 2 )min ,ST段下降指数 (3 2 8± 0 9)min/h ,均高于无抑郁组的 (1 8±0 3 )次、(16 6± 4 2 )min、(1 76± 0 4)min/h和严重抑郁组的 (2 1± 0 7)次、(17 8± 5 8)min、(1 69± 0 5 )min/h(P <0 0 5 ) ;运动试验中 ,轻中度抑郁组心肌缺血阳性率与严重抑郁组相近 ,明显高于无抑郁组 (P <0 0 5 )。日常生活中缺血症状与无抑郁组相似 ,但活动后明显高于无抑郁组 (P <0 0 5 )。结论抑郁程度与冠脉病变程度有关 ,不同抑郁程度的患者心肌缺血的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