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95篇
  免费   813篇
  国内免费   468篇
医药卫生   16776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56篇
  2022年   344篇
  2021年   305篇
  2020年   327篇
  2019年   359篇
  2018年   373篇
  2017年   183篇
  2016年   213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721篇
  2013年   703篇
  2012年   799篇
  2011年   864篇
  2010年   859篇
  2009年   729篇
  2008年   789篇
  2007年   713篇
  2006年   720篇
  2005年   720篇
  2004年   638篇
  2003年   541篇
  2002年   486篇
  2001年   490篇
  2000年   492篇
  1999年   351篇
  1998年   315篇
  1997年   320篇
  1996年   288篇
  1995年   253篇
  1994年   283篇
  1993年   208篇
  1992年   268篇
  1991年   249篇
  1990年   172篇
  1989年   199篇
  1988年   143篇
  1987年   117篇
  1986年   85篇
  1985年   73篇
  1984年   69篇
  1983年   60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41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28篇
  1978年   13篇
  1965年   11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4 毫秒
71.
舒张性心力衰竭(简称舒张性心衰)多见于老年女性,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常可见左室肥大,大部分患者有高血压、耱尿病、肥胖等基础疾病,而既往有心肌梗死和冠状动脉疾病的患者很少。心功能不全的诊断与收缩性心衰的诊断一致,超声心动图检查是确诊舒张功能障碍的一种重要的无创性方法,不但可以证实心脏的收缩功能正常,还能够对反映舒张功能的指标进行评价。此外,心功能不全时血液标记物脑钠肽(BNP)在诊断舒张性心衰方面也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2.
参芪散Ⅱ号治疗儿童铅吸收的临床与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黄雪梅  林则田 《中医杂志》1997,38(9):551-552
用参芪散Ⅱ号治疗300例小儿铅吸收患儿,并与维生素C治疗小儿铅吸收100例对照。结果:参芪散Ⅱ号治疗儿童铅吸收的总有效率达93.3%,治疗后患儿发样中钙、锌微量元素,均有不同程度增加;治疗小儿铅吸收显效率、总有效率,参芪散Ⅱ号治疗组明显优于维生素C对照组(P<0.01)。实验证明,参芪散Ⅱ号能明显降低铅中毒时小鼠毛发中的铅含量(P<0.05);对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有增强作用,对细胞免疫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脑缺血后脑片[Ca2+]i变化。方法:采用新型Ca2+荧光指示剂Fura-2双波长法测定兔大脑中动脉阻塞(MCAo)局灶脑缺血后脑片细胞内游离钙([Ca2+]i)。结果:脑缺血后脑组织[Ca2+]i显著升高。结论:[Ca2+]i在脑缺血损害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4.
75.
本文具体介绍了日本福利保健养老金医院实施质量管理的发展、完善过程,并重点阐述了中央监察委员会的组成和进行具体护理监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6.
西眯替丁是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常用药物之一,通过阻滞H_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物达到治疗溃疡的作用,毒副反应少。最近我们在门诊治疗随访中发现3例患者服用该药导致阳萎,现报道及讨论如下: 例1:罗××,男,36岁,已婚,因上腹部疼痛及酸3年,胃镜检查诊断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使用西咪替丁200mg, 每日3次及400mg睡前服,4周后腹痛、反酸症状消失,但出现乏力,失眠,性欲减退、阳萎。停服西咪替丁2周后性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77.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28例偏头痛、10例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和16例健康对照组血浆精氨酸加压素(AVP)、催产素(OT)、环磷酸腺苷(cAMP)及环磷酸鸟苷(cGMP)含量。结果表明,偏头痛发作期AVP含量下降、cAMP含量升高,偏头痛间歇期cGMP含量下降,血浆OT含量在发作期和间歇期均明显下降。慢性紧张型头痛患者血浆AVP、OT、cAMP和cGMP与对照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血浆AVP和OT水平降低以及环核苷酸的代谢异常与偏头痛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78.
临床资料 43例糖尿病病例中,男19例,女24例。年龄40~82岁,平均年龄61岁。43例病前多无烦渴、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等糖尿病典型的“三多一少”症状。入院时首发表现的形式有:肺部感染12例(经胸片证实肺炎、肺结核);肾功能不全9例(小便蛋白+~++,血BUN14.2~2.5mmol/L,Cr381~1989μmol/L);动脉硬化性脑梗塞14例(肢体偏瘫、失语、神志不清或血压升高);不明原因意识障碍5例(发热、嗜睡、神志恍惚、昏迷、抽搐);心肌炎3例(心悸、胸闷、心电图异常)。43例均是住院病人,且年龄在40岁以上,经常规查血糖、尿糖  相似文献   
79.
Schilder病是一种脑白质广泛脱髓鞘疾病,临床上比较罕见,经脑组织活检证实的病例国内尚未见报道。该病表现可以类似其他多种疾病,如颅内肿瘤、脑炎、代谢性疾病等,容易误诊,需做脑组织病理检查确诊。 患者,男,8岁。1991年9月出现精神不振,学习成绩下降,孤僻。11月听力明显减退,12月左侧肢体无力,跛行。1992年1月双眼视力下降,3月不能看字学  相似文献   
80.
我院遇到一例甲状腺嗜铬细胞瘤,现报道如下。患者女,48岁。以高血压阵发性加剧,多饮、多尿、多食、多汗,5年为主诉入院。5年前在洗澡擦洗颈部时突然晕倒,自认为是虚脱,经休息后好转。5年来每于转动或触摸颈部时即有眩晕、心悸,且伴有血压增高。波动范围在22.7~36.0/14.7~24.0kPa,(170~270/110~180mmHg)。近2年来眩晕、心悸症状加重,并出现四肢肌肉萎缩。检查:T37.2℃Bp24.0/14.7kPa(180/110mmHg),精神不振。颈部右侧甲状腺下极可触及肿块,约1.2×1.5cm,随吞咽而上下移动,触及此肿物时血压升至32.0/17.3kP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