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61篇
医药卫生   51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49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1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老年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脑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一、资料与方法  以我院 196 5~ 1999年间全身尸检者中年龄≥ 6 0岁者的尸检资料为研究对象 ,共计 36 3例 ,男 2 2 8例 ,女 135例 ,年龄 6 0~ 95岁 ,平均 73 3岁 ,其中临床诊断为冠心病者 147例 ,脑梗死 98例 ,死于急性心肌梗死 34例 ,脑梗死 30例 ,其他肿瘤等疾病 2 99例。病理检查冠状动脉包括左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 ;脑动脉包括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椎基底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分级方法 :0级 :无动脉硬化 ;1级 :管腔狭窄 <2 5 % ;2级 :2 5 %~ 5 0 % ;3级 :5 1%~ 74% ;4级 :≥75 %。再以椎基底动脉、大脑…  相似文献   
102.
本成果首先在大鼠脑内纹状体尾内侧边缘,发现了一个由紧密平行排列的梭形细胞构成的带状区域,用免疫细胞化学研究证明该区内含多种和学习记忆有关的神经肽,根据其位置命名为“纹状体边缘区”,并于1988年在 Journal ofChemical Neuroanatomy 首先报道了这一发现。  相似文献   
103.
自从1969年Cotzias确认口服左旋多巴可治疗帕金森病(震颤麻痹)以来,左旋多巴已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首选药.1997年3月在伦敦召开的第12届国际帕金森病研讨会上,认为左旋多巴制剂仍然是控制帕金森病的最有效药物.但是用左旋多巴治疗5年后,有50%以上的患者均会出现药效消失、运动波动("剂末"现象、"开关"现象、"冰冻"现象)等"长期左旋多巴综合征".左旋多巴控释剂(或缓释剂)虽然能保持血浆左旋多巴水平相对恒定,但其生物利用度比普通制剂低,并且达到血浆峰值时间长,故限制了它的应用.因此寻找一种能延长左旋多巴半衰期、防止或推迟运动波动和运动障碍出现的药物,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关键,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COMT)抑制剂正好能满足这一要求,因而成为治疗帕金森病的新疗法.  相似文献   
104.
目的探讨P300潜伏期(P3PL)对达纳康的疗效反应及其药物治疗前后的变化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Disease,AD)诊断中的作用。方法AD15例,神经衰弱患者7例,达纳康80mg2次/d,治疗3个月,在治疗前后分别进行简易智力状态检查(MMSE)和P300检查。结果两组患者在达纳康治疗后MMSE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AD患者P3PL较治疗前明显缩短(P<0.05),而神经衰弱组无显著变化。判别分析表明,以治疗前P3PL及其治疗前后变化量共同区分AD和神经衰弱,其特异性可提高14%,准确率提高7%(P=“0.0213)。“结论达纳康可明显改善痴呆患者和神经衰弱患者所伴有的认知功能减退症状,并对AD患者的P300潜伏期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而达纳康治疗后的P3PL改变可提高AD诊断的特异性及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5.
泛素阳性包涵体在运动神经元病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泛素阳性包涵体在运动神经病(MND)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布、成分及与神经细胞变性的关系。方法:对5例MND和9例非神经系统变性病对照患者脑和脊髓进行苏木素-伊红、快蓝和Bodian常规染色,抗-泛素、抗-tau蛋白、抗-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和抗-神经丝蛋白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结果:5例MND抗泛素免疫组化染色在其中4例细胞 质内发现单线-线团样包涵体、透明包涵体、路易体样包涵体和不规则包涵体、相应前角细胞存在轻中度变性。3例海马颗粒细胞内出现泛素阳性包涵体。1例患者脊髓前角细胞内少数泛素阳性包涵体抗神经丝蛋白染色也阳性,各种泛不阳性包涵体抗tau蛋白及胶质纤维酸性蛋白染色为阴性,结论脊髓前角细胞质内的泛素阳性包涵体是MND较为特异的免疫病理改变,不同类型包涵体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演变规律,与相应神经细胞的变性相关。少数泛素阳性包涵体含有神经丝蛋白成分,海马颗粒细胞内出现泛素阳性包涵休提示此病同时累及非运动系统,并可能 与MND临床上智能或精神异常有关。  相似文献   
106.
脑深静脉血栓形成两例临床和病理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分析脑深静脉血栓形成(DCVT)的临床和病理物点。方法:分析2例患者的临床床及尸检资料,结果:本病临床常表现呼精神障碍。CT、CT血管造影(CTA)、MRI和磁共振血管造影(MRA)等使早期临床诊断成为可能。早期诊断抗凝、溶栓治疗使本病预后趋于良好。DCVT往往累及整个深静脉表现各异,首发症状多为头痛、意识和精神障碍,CT检查显示双侧基底节或丘脑梗死;CTA或MRI(MRA)检查能够辅助临床诊断,早期抗凝和溶栓治疗使预后趋于良好。  相似文献   
107.
阿尔茨海默病与血管性因素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与血管性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解放军总医院临床诊断可能的AD患者91例,以性别、职业和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认知功能正常老年人155例为对照,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种血管性因素与AD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起搏器心律、贫血、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脑卒中、心律失常、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心脏传导阻滞、高脂血症、糖尿病史、婚姻状况及年龄与AD有关,OR值范围为12.83~1.18。多因素分析校正了年龄和婚姻状况的影响后,证实贫血、冠心病和脑卒中史与AD有关,OR值(95%可信区间)依次为4.87(2.12~11.22)、2.94(1.38~6.27)、2.44(1.28~4.64)。结论AD与血管性因素有关,贫血、冠心病和脑卒中史可能是AD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08.
轻度认知损伤患者记忆功能的随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轻度认知损伤(MCI)患者记忆功能的变化特点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临床记忆量表、词语流畅性测验、词语即刻和延迟回忆测验对14名MCI患者和18名正常老年人进行3年随访研究。结果与正常老年人相比,在第2年随访时MCI患者词语延迟回忆成绩明显下降(P〈0.05),有1名进展为阿尔茨海默病(AD);在第3年随访时MCI患者无意义图形回忆、词语即刻回忆、词语延迟回忆成绩明显下降(P〈0.05),有2名进展为AD。结论MCI患者较正常老年人的记忆功能衰退速度更快,而且早期以言语性情节记忆减退为主。MCI患者进展为痴呆的危险性更大。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报告1例经尸检证实的晚发型Hallcrvorden-Spatz病(进行性苍白球变性综合症)。患者临床表现为巴金森综合症,尸检见病损限于苍白球及黑质:神经细胞脱失伴胶质细胞增生,大量含铁色素颗粒沉积及球形体(Spheroid)形成。文章对该病与其他变性病的鉴别诊断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0.
目的:研究载脂蛋白E(ApoE)ε4等位基因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患者总体认知功能和P300的影响。方法:选取做过P300检查和ApoE基因分析的所有轻中度AD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携带ApoEε4等位基因分为携带组8例,非携带组12例。对两组间简明精神状态检查(MMSE)成绩和P300潜伏期(P300peaklatency,P3PL)的差异进行分析,并进一步分析了年龄、MMSE成绩和P3PL之间的相关性。结果: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组平均年龄高于非携带组犤(81±4)比(77±4)岁,t=2.19,P=0.0419犦,MMSE成绩低于非携带组犤(19.5±2.2)比(21.6±1.8)分,t=2.34,P=0.0309犦,P3PL表现出延长的趋势犤(386±21)比(360±30)ms,t=2.12,P=0.0481犦。但年龄与MMSE之间(r=-0.4013,P=0.0795)以及年龄和P3PL之间(r=0.3861,P=0.0927)均无相关性,MMSE对P3PL也无显著性影响(r=-0.0484,P=0.8396)。结论:AD患者中,ApoEε4等位基因携带者认知功能衰退更明显,并且其P3PL也明显延长,说明不同的ApoEε4表现型可能具有不同的认知和P300表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