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7篇
  免费   211篇
  国内免费   109篇
医药卫生   3907篇
  2024年   26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131篇
  2021年   111篇
  2020年   125篇
  2019年   155篇
  2018年   173篇
  2017年   97篇
  2016年   120篇
  2015年   115篇
  2014年   259篇
  2013年   261篇
  2012年   271篇
  2011年   261篇
  2010年   230篇
  2009年   220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205篇
  2006年   139篇
  2005年   122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88篇
  2002年   63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8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探讨氯诺昔康超前镇痛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介质及血糖波动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151例下肢骨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4例)和研究组(67例),两组均接受腰硬联合麻醉,研究组在手术切皮前30 min静脉注射8 mg氯诺昔康,对照组在手术切皮前30 min注射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比较两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手术前后疼痛介质及血糖的变化、术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前列腺素E2(PGE2)、P物质(SP)、β-内啡肽(β-EP)水平、视觉模拟评分(VAS)及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PGE2、SP、VAS低于对照组(P<0.05),β-EP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糖值均上升(P<0.05),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有头晕、恶心呕吐及瘙痒发生,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诺昔康超前镇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镇痛方式,可降低术后疼痛介质及血糖的变化幅度,减轻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02.
103.
目的比较中国大陆湖沼型流行区日本血吸虫不同分离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为建立吡喹酮敏感性检测/监测技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和江苏5省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采集感染性钉螺,分离尾蚴,以40条各虫株尾蚴感染小鼠,感染35 d后分为6组,5个用药组分别一次灌服37.5、75、150、300 mg/kg和600 mg/kg吡喹酮,对照组小鼠灌服2.5%Cremophor EL溶液。所有小鼠于感染后50 d解剖,收集小鼠体内成虫,统计虫负荷和减虫率,计算并比较不同分离株血吸虫的吡喹酮半数有效剂量(ED50值)。结果37.5、75、150、300 mg/kg和600 mg/kg吡喹酮一次灌胃给药后,各组小鼠减虫率分别为10.37%~19.81%、23.22%~33.09%、39.25%~49.61%、62.87%~74.44%和91.26%~98.09%。经不同剂量吡喹酮给药后,各组小鼠减虫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株日本血吸虫不同分离株的吡喹酮ED50值为134.1~186.7 mg/kg,但各分离株的吡喹酮ED5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国大陆湖沼型流行区日本血吸虫不同分离株对吡喹酮的敏感性差异无显著性。血吸虫吡喹酮ED50值作为定量指标,能够客观反映血吸虫种群对吡喹酮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04.
钉螺是日本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消灭和控制钉螺是控制血吸虫病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主要从日本血吸虫毛蚴入侵钉螺的机制、钉螺对血吸虫幼虫的抵抗机理,以及影响此过程的因素等几个方面进行综述,探索在毛蚴感染钉螺的各个环节进行阻击,通过先保护钉螺使其不受血吸虫感染(即钉螺无害化)而最终保护人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优势病原体及耐药情况。方法对新生儿社区获得性肺炎和院内感染性肺炎的痰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及耐药情况。结果 1.社区获得性肺炎及院内感染性肺炎病原学特征都为细菌感染多于病毒感染;2.医院内感染性肺炎检测出的病原菌较单一;3.革兰氏阳性菌对青霉素耐药率较高,对氯唑西林钠较敏感,革兰氏阴性菌对头孢曲松钠敏感率高。结论新生儿院内感染性肺炎病原相对单一,耐药率低。  相似文献   
106.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结合显微镜治疗颅内表皮样囊肿效果和技术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天坛医院内镜神经外科专业组从2010年4月至2013年4月,应用神经内镜结合显微镜治疗颅内表皮样囊肿41例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肿瘤颅内表皮样囊肿内容物镜下全切除,5例少量残留;6例将囊肿壁完全切除,其余部分切除,手术后恢复良好,无迟发性出血和无菌性脑膜炎的发生.结论 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表皮样囊肿,能最大限度的切除肿瘤,有效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7.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内肿瘤的临床疗效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神经内镜手术治疗的脑室内肿瘤的临床资料,其中肿瘤单纯位于侧脑室8例,第三脑室6例,同时位于侧脑室和第三脑室2例.结果肿瘤全切除4例,部分切除8例,囊性颅咽管瘤经囊腔内置Ommaya管术后囊腔明显缩小4例.术后根据病理检查对部分病例进行放射治疗.均无明显手术并发症.随访2~36个月,平均15.7个月,无死亡病例,第三脑室内生殖细胞瘤复发1例,第三脑室内囊性颅咽管瘤囊腔扩大1例.结论神经内镜手术治疗脑室内肿瘤具有微创、手术视野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有效的诊疗手段.  相似文献   
108.
<正>肾功能衰竭是各种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的共同转归。肾衰患者脂质代谢紊乱,血液黏稠度高,导致肾血管硬化,肾血流量减少是主要发病机制,在以往的临床治疗中,我们观察到益肾化瘀解毒汤具有调节血脂、改善全血黏度及肾功能的作用。我们用益肾化瘀解毒汤联合爱西特片内服治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模拟失重效应对下肢肌萎缩的影响及中药红景天的干预作用。方法 16名成年男性健康志愿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人)和用药组(8人),进行45 d-6°头低位卧床模拟长期失重效应实验。卧床期间,用药组和对照组每天分别服用红景天(红益胶囊)和安慰剂。卧床前、中、后动态测量小腿围径;并采用MRI技术,测试和分析卧床前、后大腿和小腿肌群最大横截面积和肌肉体积的变化。结果1)卧床期间用药组和对照组小腿围径进行性下降,在卧床30和45 d均显著下降(P0.01),但用药组下降幅度显著减少(P0.05);2)卧床45 d,用药组和对照组大腿和小腿肌肉最大横截面积均显著降低(P0.01),其中小腿比目鱼肌下降幅度最大。用药组肌肉最大横截面积的减少较对照组均有改善作用(P0.05);3)对照组大腿和小腿肌群肌肉体积在卧床45 d均显著下降(P0.01),以比目鱼肌体积下降最为明显,用药组下降幅度显著减少,且比目鱼肌对抗作用最为明显(P0.01)。结论 45 d-6°头低位卧床引起进行性加重的肌萎缩,中药红景天可部分对抗模拟长期失重效应诱导的下肢肌萎缩。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探讨伤后第3天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血小板计数的比值(RPR)在严重烧伤患者预后中的判断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 201 4年12月收治的符合重度以上烧伤标准的成年患者325例,检测患者伤后第3天RDW和血小板计数.根据患者伤后第3天RPR中位数值将其分为高RPR (RPR≥0.124)组和低RPR (RPR<0.124)组,收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烧伤严重程度、是否有吸入性损伤等指标的数据,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严重烧伤住院期间生存率并将结果带入Cox回归分析,同时绘制61例死亡患者ROC受试者工作曲线,探讨伤后第3天RPR对严重烧伤患者预后的判断作用.结果:伤后第3天高RPR组和低RPR组在严重烧伤住院期间生存率分别为70.2%(118例)和93.0%(14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提示伤后第3天RPR为预测烧伤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风险比:0.398,95%置信区间:0.200~0.794,P<0.01).对61例死亡患者ROC曲线分析提示,伤后第3天RPR值ROC曲线下总面积为0.776(95%置信区间为0.706~0.846,P<0.01).其中伤后第3天RPR的最佳阈值为0.192时敏感性62.3%,特异性86.3%.结论:伤后第3天RPR对严重烧伤患者预后的预测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