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87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2 毫秒
21.
原发性脑室出血预后相关因素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与原发性脑室内出血(IVH)预后风险独立相关的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一对照研究,收集发病24h内人院的90例成人原发性IVH患者的临床资料,3个月后用GOS评分判定预后。用统计学软件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各个参数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单因素分析中与预后相关的因素包括年龄、平均动脉压、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GCS评分、瞳孔不等大、血糖、IVH量、IVH范围、第四脑室状态、脑室颅腔比(VCR)(P〈0.05或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与死亡独立相关的变量依作用大小依次为第四脑室出血性扩张、低GCS评分、瞳孔不等大、弥漫性IVH、高NIHSS评分(P〈0.05或P〈0.01).尤以第四脑室出血性扩张最有意义(P〈0.01);而预后良好的独立预测因子包括低体温和低NIHSS评分(P〈0.05或P〈0.01)。结论及时解除第四脑室出血对脑干的压迫,防止脑干功能进一步恶化及低温治疗将有助于降低IVH患者的死亡率,改善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颅脑损伤患者的血清C反应蛋白(CRP)、前白蛋白(PA)水平和损伤严重程度及恢复情况的关系。方法:选取95例颅脑损伤患者,根据GCS评分分为轻、中、重型三组,以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患者伤后第1,3,7,14天上午8时血清CRP和PA值。结果:中、重型组在伤后当天血清CRP即升高,第3天达到最大值,而轻型组除第3天CRP高于正常值外其他各天检测值在正常范围。CRP的检测值在不同组别有差异。第3天中、重型组的PA值和轻型组之间,第7天重、轻型组之间有差异,但均在正常值范围。以两周后的GCS评分评价患者的短期恢复情况,恢复良好组和恢复欠佳组之间各天CRP值均有显著差异,而PA值均在正常范围。结论:CRP的检测对颅脑损伤患者的伤情、疗效和预后估计较PA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3.
刘琦  王穗暖  龚德生 《江苏医药》2005,31(9):713-713
外伤性脑积水是重度颅脑外伤病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主要表现为脑室扩大、颅内压增高,严重影响病人的恢复,及时恰当的治疗对病人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院2000-2003年对96例外伤性脑积水病人行脑室一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疗效满意。现将诊断,治疗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4.
高血压脑出血破人脑室患者临床病情严重,凶险,病死率高,治疗比较棘手,我院对此类患者分别采用单纯脑室外引流和脑室外引流加尿激酶灌注引流进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5.
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的救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后急性弥漫性脑肿胀(PADBS)的发生机制、影像学表现、处理方法,以提高生存率.方法回顾分析137例PADBS的致伤原因、救治措施及预后.结果致伤原因主要为交通事故和坠落伤;表现为半球性或双侧大脑弥漫性脑肿胀,可合并有硬膜外、硬膜下血肿及脑挫裂伤;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3~5分62例,6~8分46例,9~12分29例;本组病死率为60.6%.结论PADBS伤情重,进展快,病死率高,治疗应采取综合疗法,及时手术解除脑受压,积极防治脑膨出,保持生命体征稳定,控制并发症,加强监护和开展亚低温疗法,这些是提高生存率、降低病死率和致残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6.
血管内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较理想方法,特别是经颈内动脉途径可脱性球囊栓塞术,既闭塞瘘口,又能保持颈内动脉通畅,常常作为首选方法。现将作者1999-2002运用可脱性球囊闭塞瘘口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失败3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7.
我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定量检测80例星形细胞瘤组织中miR-106a的表达水平,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以及患者预后的关系,观察miR-106a在星形细胞瘤发生过程的作用[1]。一、材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2000年到2008年间在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接受诊断与治疗的80例星形细胞瘤患者,其中20例有癌旁组织,均保存于液氮中。临床随访数据建立在定期随访基础上,第1年每3个月1次,第2年半年1次,其后每年1次直到患者死亡。随访期从手术日期起算到死亡日期或到最后一次随访日期止。  相似文献   
28.
脑室内注射河豚毒素对老年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研究发现,河豚毒素(tetrodoxin,TTX)对器官的缺血性损伤有保护作用,其在对抗心肌缺血、肾缺血中的作用已有报道。我们于2004年3~6月,通过向大鼠侧脑室内注射TTX,观察其对缺血脑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9.
目的通过检测人脑胶质瘤患者肿瘤组织中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nhibitorymemberoftheASPPfamilY)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中的作用。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p53凋亡刺激蛋白抑制因子(IASPP)mRNA在45例脑胶质瘤组织和13例正常脑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IASPP在胶质瘤Ⅱ~Ⅳ级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正常脑组织,而且在低分化组(Ⅲ~Ⅳ级)胶质瘤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高分化组(I~Ⅱ级)。结论IASPP在胶质瘤组织中高表达,而且表达水平和恶性程度有密切联系。IASPP的检测可作为胶质瘤恶性程度判断的参考,为从基因水平上探讨胶质瘤的生物学行为、预后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0.
目的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C端的血红素样结构域(MMP-2-PEX)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用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116例垂体腺瘤标本的MMP-2-PEX及MMP-2的表达,分析其与侵袭性垂体腺瘤的关系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组MMP-2-PEX mRNA表达较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显著降低(P<0.01)。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的MMP-2 mRNA表达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P<0.01)。侵袭性垂体腺瘤组中MMP-2-PEX mRNA表达与MMP-2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66,P<0.05),而非侵袭性腺垂体腺瘤组中无相关性(r=-0.22,P>0.05)。结论 MMP-2-PEX低表达及MMP-2高表达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密切相关,MMP-2-PEX及MMP-2可以作为垂体腺瘤侵袭性的重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