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82篇
  免费   473篇
  国内免费   347篇
医药卫生   7902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85篇
  2022年   293篇
  2021年   316篇
  2020年   248篇
  2019年   287篇
  2018年   291篇
  2017年   181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58篇
  2014年   405篇
  2013年   478篇
  2012年   522篇
  2011年   524篇
  2010年   482篇
  2009年   393篇
  2008年   400篇
  2007年   362篇
  2006年   342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26篇
  2003年   209篇
  2002年   146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28篇
  1999年   88篇
  1998年   5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42篇
  1995年   33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5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王磊  王宏涛  张军芳 《中医杂志》2013,54(3):259-262
通心络胶囊动脉粥样硬化(AS)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共同病理学基础,其致病因素较多,发病机制复杂.通心络胶囊是在中医脉络学说指导下研发的治疗心脑血管病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抗炎、抗氧化、调脂、抗凝等作用,尤其在血管保护及稳定斑块等方面作用独特,对AS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2.
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的临床研究及其药理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讨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理。方法将符合标准的29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42例,口服六味地黄丸,对照组50例,口服安慰剂。并进行相应的动物实验观察六味地黄丸延缓衰老的作用。结果治疗组肾虚衰老治疗后症状积分值,比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01,P〈0.01);安慰剂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区别。近视力、握力、心理衰老、瞬时记忆积分等,应用六味地黄丸后均有显著改善(P〈0.01);安慰剂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血清过氧化脂质、肾上腺皮激素,超氧化物歧化酶、血浆睾酮、雌二醇、细胞免疫功能等方面,治疗组比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变化不明显。药理学研究证明,六味地黄丸具有滋补肝肾、降血压、抗心律失常、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降血糖、抗应激等作用。结论六味地黄丸具有延缓衰老的功效,且具有一定的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参松养心胶囊与曲美他嗪联用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患者心功能和HRV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石景山医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窦性心动过缓患者94例。按照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予以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分别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功能、24 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以及HRV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87%(46/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1%(40/47)(P0.05)。治疗前2组患者各项心功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别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CO、SV、6 min步行距离分别为(53.6±4.1)%、(5.0±0.7)L/min、(46.1±6.9)mL/次、(394.2±60.4)m,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9.2±3.9)%、(4.2±0.6)L/min、(41.4±5.7)mL/次、(363.6±58.2)m(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24 h动态心电图平均心率分别为(66.8±6.1)次/min、(55.2±6.7)次/min,均显著高于治疗前,而观察组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SDANN、SDNN、r MSSD、PNN50水平分别为(112.6±20.1)ms、(129.2±21.5)ms、(25.2±5.7)ms、(6.0±0.8)%,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7±19.2)ms、(94.1±14.5)ms、(20.1±5.8)ms、(2.8±0.7)%(均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与曲美他嗪联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窦性心动过缓的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以及HRV相关指标,有利于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4.
风邪是引发肺系病的始发和首要病因,而肺为“娇脏”,在五脏六腑中位置最高,所以,风邪犯肺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临床研究表明,定量理论在病因、病理、诊断等中医学方面均应用较广.同时,风邪与肺系病之间也存在量的相关性.不同程度的风邪侵犯机体呼吸道,会对呼吸道产生不同程度的病理损害,因而临床辨证分型及遣方用药也不同.  相似文献   
75.
目的:运用表面肌电分析拨法及揉法缓解肱二头肌运动性疲劳的作用,从肌肉层面揭示推拿作用机制。方法:以30名男性大学生为受试对象,随机分为休息组,拨法组,揉法组,首先以60%最大随意收缩力(MVC)为负重,使肱二头肌静力收缩至力竭以建立疲劳模型,并获取收缩时长(T),中值频率(MF)变化率,MF变化百分比,平均功率频率(MPF)变化率,MPF变化百分比,其次进行干预或休息,随后再进行静力收缩至力竭,再次获取表面肌电值,最后统计分析。结果:各组干预前后T、MF变化率、MPF变化率等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拨法组及揉法组与休息组的干预后T、MF变化率和MPF变化率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拨法组与揉法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拨法和揉法缓解肌肉疲劳的效果优于休息,两手法均能缓解肌肉疲劳,效果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76.
艾灸疗法作用机理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68,自引:8,他引:68  
王磊  李学武  张莉 《中国针灸》2001,21(9):19-27
目前,国内外在艾灸的药性作用,物理作用,局部(包括穴位)作用,艾灸对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血液循环系统以及艾灸对机体代谢的调节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虽然对艾灸疗法的作用机理尚未明了,但研究工作在不断深入,本文对近10年来艾灸疗法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77.
目的 探讨儿童及青少年布加综合征介入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1990年12月至2012年8月收治25例布加综合征患儿,男16例,女9例,年龄5~17岁,平均(14.5±3.4)岁.本组均行彩超检查,其中12例行磁共振静脉成像(MRV)检查,诊断为布加综合征.25例均行造影检查,其中下腔静脉型5例、肝静脉型15例、混合型5例.其中24例行介入治疗并术后随访,1例未治疗.结果 24例行介入治疗后受累下腔静脉、肝静脉即刻畅通,肝静脉压力由术前(42.1±4.2)cm H2O(37 ~ 50 cm H2O)(1 cm H2O=0.098 kPa)即刻降至术后(17.3±3.3) cm H2O(14 ~26 cm H2O),下腔静脉压力由术前(30.6+2.9)cm H2O(26~36 cm H2O)即刻降至(18.8±4.2)cm H2O(15 ~26 cm H2O).症状和体征即刻消失,无一例出现并发症,总体初次成功率96%.术后随访6个月~8年,平均25.8个月,7例出现再狭窄,5例给予血管成形术、1例给予血管成形术+置管溶栓+血管成形术、1例给予血管成形术+支架置人治疗后患者受累静脉再次畅通,临床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介入治疗儿童及青少年布加综合征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8.
患者女 ,2 4岁 ,农民。因发热 10天、复视 2天 ,于 1997年6月 4日入院。患者近一月常在树丛中劳动。入院前 13天感头隐痛 ,10天前始发热 ,体温持续在 38~ 40℃之间波动 ,两天前出现复视。既往无斜视病史 ,家中无眼肌疾病者。入院时体查 :T37.6℃ ,P82次 /分 ,R2 0次 /分 ,BP15 / 10 k Pa。神志清楚 ,急性病容。皮肤粘膜未见出血点及皮疹 ,右肩部见一直径0 .8cm的焦痂。全身浅表淋巴结均肿大 ,以右腋下淋巴结肿大为甚 ,触痛明显。心肺无异常。肝肋下 1cm,脾及边。病理征未引出。眼科检查 :右眼外展受限 ,右眼内斜约 15°,眼底视盘边界欠…  相似文献   
79.
翼状胬肉治疗方法很多,却很难有效控制其复发。笔者采用彻底切除翼状胬肉根部的方法,治疗146例,经长期随访观察,效果满意。报告如下。对象与方法1.对象:本文以门诊及住院的翼状胬肉患者134人(146眼)为治疗观察对象。男93人,女41人。年龄18—74岁。双眼发病12  相似文献   
80.
混合型高脂血症是相当常见且比较难治的一种脂代谢异常类疾病,通过参阅、归纳、总结近年来的相关文献,对混合型高脂血症的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为其进一一步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和经验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